美文
+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做最擅长的事

2019-04-01    作者:书单君    来源:书单

  你有自己的职场目标吗,有没有想过怎么实现它?

  有些人想的是拥有一项专长,一辈子靠手艺吃饭,不想当什么领导,岁月静好就行。

  还有些人理想更远大,想先成为业务骨干,然后凭过硬的工作能力成为管理者。

  这两种想法差不多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态度。共同点是,大家都很看重能力,把它看作了在职场立足的根本。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能力或专长,有朝一日会成为你进步的阻碍?

  今天书单君想和大家介绍的这本《能力陷阱》,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它的作者是管理思想家埃米尼亚·伊贝拉。他认为,一项引以为傲的专长,也可能成为人生牢笼。正确认知专长,是所有职场人的一门必修课。

  能力像毒品 

  林涛是一个公认的能人,以前在南方一家饮料公司干销售。他特别擅长与人打交道,通过多年苦心经营,打通了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分销渠道,每一个城市都有几个和他称兄道弟的分销商。

  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把他当成宝。前些年,他被公司委以重任,让他去开拓东南亚这块海外市场。许多人都认为,这一仗能够顺利拿下,林涛晋升为公司的销售总经理是铁板钉钉的事。林涛自己也信心满满。

  但结果却并没有如他所愿,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远比国内复杂,文化差异让他处处碰壁。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折腾后,公司要求林涛使用最新的IT技术和大数据,建立新的电子商业模式。

  但性格外向、擅长人际交往的林涛,打心底就抗拒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他把这项“杂事”,交给一名下属负责。

  一年过去,这名下属取得了巨大突破。而林涛的传统销售路子,却再次被证明行不通,不仅分散了个人精力,给公司也带来不小的损失。更糟糕的是,那名有着突出表现的下属,成了林涛晋升销售总经理的最大竞争对手。

  林涛就是职场中我们熟悉的那一类业务骨干,工作能力强,掌握着其他人并不拥有的优势。

  但也正因为这项优势,面对新环境和公司提出的新挑战,他才感觉到不适,甚至有所抗拒。此时的“能力强”,已经成了他前进路上的陷阱。

  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阱》中对林涛这样的业务骨干有一番告诫: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但这样一个循环就像毒品一样,深深吸引我们,因为我们的快乐和自信都来源于此。但它也让我们陷入误区,让我们误以为,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且最重要的事。

  事实上,一个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赚钱,当你掌握的能力已经失效时,如果不主动自我革命,公司可能就会革你的命。

  可是,不去依赖已有的优势,转去开发新能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甚至堪称残忍的事。

  在销售领域如此,在技术领域更甚。因为,让一个人放弃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基本是等于让他出局。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技术更新速度惊人的时代,曾经的技术能人,常常变成老顽固,而成为公司矛盾冲突的焦点。

  当年,联想凭借独特的汉卡技术,在中国的计算机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但90年代中期之后,W 3.2操作系统已经不再需要汉卡辅助,就能很好地支持汉字处理,几乎不需要任何附加成本,汉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放弃一项技术优势,对公司来说是一次技术迭代,可是对掌握这项技术优势、靠它扬名立万的人而言,如果不及时警醒,可能就意味着落后淘汰了。

  埃米尼亚·伊贝拉提醒我们,当你沉迷在自己的优势里,不愿意接受新模式、新技术,不愿意放弃暂时的荣耀和利益,不愿意探索新领域时,也就是你快要出局之时。

  “真实自我”错觉

  如果我们掌握了一项带来无限荣耀的能力,整个生命价值都会寄托于此,它甚至成为我们判断善恶、好坏、真假的标准。

  当外界要求我们放弃这项技术或专长,产生“死磕到底”的心思也是必然的。

  迎合这种心思的鸡汤很多,比如:“做你自己就好。”

  其实这句话正是在迎合我们不愿意改变的顽固心理,它把过去掌握的专长当成了我们的全部,当成了我们自己。

  但人是活的,专长是死的,专长失效了,可以培养下一个,过去不该绑架未来。

  如果把自己死死绑在一个失效的专长上面,甚至上升到“我就是专长,专长就是我”的程度,那就是陷入了埃米尼亚·伊贝拉所说的“真实自我”的误解。

  这种“真实自我”的错觉,有时就像锚一样阻碍前进的道路,有时又像是心理学家马克·斯奈德说的“自我监督”,随时都在防止自己干出不符合“真实自我”的行为。

  书单君以前在报社工作时发现,有一些老同事,无论写什么文章,似乎都有一套非常严厉而几乎不可动摇的标准,比如社论的语言应该如何如何,人物报道又该如何如何。

  这些标准的形成与过去的媒介环境、阅读习惯有关。然而,时代已经不同了,还沿用这些老规矩写的文章,放到新媒体平台,传播数据往往惨不忍睹。

  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坚持那样写呢?

  一开始我会以为,那套写法是符合某种客观标准的“正统”,所以坚持好像就是在坚守某种“正义”。

  但久了你就会发现,那些老人家之所以这么坚持,仅仅是因为他们习惯或擅长那套写法,于是把一切不符合他们习惯的东西,都视为冒犯。

  换句话说,这些老人家都是“坚持真实者”,把自己擅长的东西,上升到一种道德的高度。

  埃米尼亚·伊贝拉在书里举了一个自身经历的例子。

  早前他在大学里教书,按照过去的正统教法,就是在上课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备课,确保内容一清二楚,在课堂上他力求事无巨细,随时解释清楚学生可能提出的一切问题,严肃、严谨、专业,一丝不苟。

  但几堂课下来,他发现效果极其差劲,学生根本就不爱听。直到有个知名的教授告诉他,你应该把课堂当成个人表演的小天地,就像站在罗马圆型剧场,轻松自在,甚至饿了都可以随时拿起东西来吃。

  他听了这个建议之后很吃惊,这种方式,显然跟他坚持的“真实自我”,或者他擅长的“专业”教学不太一样。但尝试几次之后,他发现这才是现在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课堂评价也越来越好。

  埃米尼亚·伊贝拉说,“坚持真实者”最大的问题,是把过去的荣耀或优势,幻化成唯一的正确标准,却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变化。但时代变迁、环境变化,都要求我们因时因地做出调整。

  [ 面对变化,你能做出相应调整吗?文末有一个测评,可以给你答案。]

  做人要像水一样

  和“坚持真实者”相反,埃米尼亚·伊贝拉主张,我们都应该做“随机应变者”。

  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因为,当我们想要抛弃一种原有的优势时,除了可能会暂时影响到我们的利益外,还有可能对心理和自尊产生巨大冲击。

  所以,要做一个“随机应变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去除附着在优势上的那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自尊感。

  在埃米尼亚·伊贝拉看来,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备“领导思维”的关键所在。

  就拿林涛的案例来说,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实质是不愿意将个人的利益服从公司的利益,说严重点,是没有大局观。

  他热衷于表现自己的才能,而忘记了公司最大目的是获取利润。实际上,只要能获得利润,使用任何合法的手段,都是可以考虑的,未必一定要使用他擅长的那种。

  假如林涛当时具备一点点“领导思维”,拥有更加长远的战略性思考,他不至于那么固执己见。

  “随机应变者”应该是什么样呢?埃米尼亚·伊贝拉举了奥巴马的例子。

  奥巴马贵为美国总统,但长期被人称为“变色龙”。

  当黑人族裔说奥巴马不是纯黑人血统时,他会强调,自己比大多数美国黑人和非洲的联系更直接;

  当有人说他不完全是美国人时,奥巴马就会说自己的母亲来自美国中西部;

  面向商界人士演讲,他的表达坦率直接,面向退伍军人演讲时,他的语风又很轻松惬意。

  许多评论家说,奥巴马就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家伙。

  但在埃米尼亚·伊贝拉看来,这恰恰是奥巴马最大的优势所在。尽管“变色龙”的名号不好听,但能够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社会里平衡、维系好各个群体的利益与情感,获得最多数人的支持,这不就是一个最高领导该干的事情吗?

  “领导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只有奥巴马这样的领导人才需要,其实对任何人都适用。

  著名的武术明星李小龙,在电影中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但许多观众也许想象不到,这位世界级武术表演大师,最尊崇的哲学理念是“做人应该像水一样”

  在他看来,格斗只以打倒对方为目的,所以他从来不会限定自己的武术必须是什么门派,又必须如何表现。他创立的截拳道,核心要旨正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水的形状永远是不确定的,倒进杯子,就是杯子的形状,倒进茶壶,就是茶壶的形状,永远依据环境而改变自己。

  做人做事也一样,懂得随机而变,才是真正的优势。

  一提到“领导思维”,许多人脑海中就会出现强硬或锋芒毕露这样的做事风格,而把“随机应变”或“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视为软弱。

  但“领导思维”的核心要义,恰恰是弱化自我、反自恋,将个人荣辱服从大局和长远利益。

  哪怕你做的是公司最基层的工作,其实也该学一点“领导思维”,在发展自己专长的同时,花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战略性眼光,这是避免自己掉入“能力陷阱”的关键。

  我们这一辈子,大概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在工作,必然意味着多次的能力更新扩展。尤其是在这个技术迭代奇快的时代,真正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拥有随时跳出专长束缚的能力,才是职场中最值得拥有的专长。

  主笔 | 左页  编辑 | 黑羊

  图源 | 《迷雾》

  这里有一个测评

  可以分析你的性格特点

  了解自己在职场、生活中的适应和改变能力

  帮助你根据未来的变化做出调整

  2019知识锦囊

  跳出专长的束缚,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升级思维方式。查里·芒格(股神巴菲特黄金搭档)更是说过:要想成为有智慧的人,100个思维模型就够了

  今天呢,小白就给书米们介绍一位国内顶尖的思维训练导师,他说:“我研究的主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怎么让你变得更聪明’。”

  21天带你学会超级思考术

  掌握思维模型

  10万名学员验证过的思维训练课

  已更新完毕,大人、孩子都可永久回听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

  ???

  迭代自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