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北大弑母男生落网: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怎么成了丧心病狂的杀人犯

2019-04-28    作者:陈毛毛本人    来源:网络

  生活远比电影来得真实。

  时隔三年,之前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学子弑母案”的嫌疑人吴谢宇,已在重庆江北机场落网。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弑母这条不归路的?

  案件最早要追溯到2016年3月3月,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里边称:

  2月14日,警方发现一名女子谢天琴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被杀害,而他的22岁的儿子谢天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悉,犯罪嫌疑人谢天宇就读于北大,作案后用塑料布将母亲尸体层层裹住,足足包了十几层,并封死了住处。不仅如此,他还每包裹一层塑料布,就加一层活性炭粉,目的是为了防止尸体变臭。

  之后,为了便于监控,他买了两个摄像头以及红外线报警器,布置在藏尸体的房间内。(也就是说,那天警察进入案发现场,吴谢宇在监控的另外一端看得清清楚楚。而那时距离他弑母藏尸已经过去半年……)

  此外,他还从母亲日记本上剪字,复印,伪造辞职信交给谢天琴所在的学校,然后用母亲的名义向亲戚借钱,前后共凑了一百多万。

  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网友看完都不禁感慨:

  这不就是电影里边的高智商犯罪么?

  

  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吧。

  事情发生后,他的亲朋好友都难以置信:这么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怎么可能是丧心病狂的杀人犯?

  嗯,从记者采访吴谢宇周遭朋友,无论同辈或者长辈,对他的评价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完美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高中的老师评论他:

  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他完全没有缺点。

  有人把弱点比作影子,每个人都有影子。

  而什么而什么时候人才会没有影子?

  除非,他身处在黑暗之中。

  其实,恶魔不一定来自地狱,有可能来自母亲严苛,父亲缺位的家庭。

  吴谢宇的人格的缺失,有一部分来自他的家庭教育。

  他的母亲是一位老师,性格内敛,但十分要强。

  父亲患肝癌离世后,原本可以领取到抚恤金,可她母亲却坚决拒绝了。

  也许她母亲和全世界望子成龙的母亲一样,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敢有丝毫懈怠,甚至有些严苛。

  青春期本是孩子最叛逆的时期,而吴谢宇丝毫没有半点不听话的迹象。

  相反,他还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符的坚强:

  父亲的离去,母亲受打击很大,他安慰母亲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他一直尝试着压抑着人的本性,小时候不贪玩,不偷懒,他竭尽全力去追逐完美,努力成为那个人们口中“最优秀的孩子”。

  而他也都一一做到了:

  顺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经济学院,大一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大二得了奖学金,参加GRE考试得了很高的分数,依旧是人们眼中在的“大神”、学霸,接下来还有出国留学的打算。

  在外人看起来,这孩子应该是前途无量的。

  只是,心里的弦绷得太紧,终有一天会断。

  甚至案发前,邻居碰见吴谢宇母子,吴谢宇还热情地和她打了招呼:“阿姨好!”

  是什么支撑着他这个时候还不忘维护人前那个“完美人设”?

  周围的人只知道他自律得可怕,却不知道,在这样高压的自律中过度追求完美,他的内心早已扭曲。

  完美人设是他人前的铠甲,却也成了他最后的软肋。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所谓的完美,不过是把缺陷隐藏起来罢了。

  《暗黑者》里边有一集也是讲“别人家的孩子”,经历和吴谢宇有点相似。

  里边的学霸吴洋是所有人崇拜的对象,但他却处在一个被母亲过度关心、过分照顾的家庭。

  在他家里,最常听到母亲说的四句话就是:

  “你不好好写作业,玩什么手机?"

  "手机给我看看!"

  "你是我生的!看你手机怎么了!"

  "连我的话也不听了!非要气死我才甘心吗?!"

  不仅如此,他妈妈还将吴洋每天24小时精确划分,除了学习时间固定,连上厕所都要按照指定时间去!

  被过分的爱压到窒息,吴洋觉得这样的生活比活在监狱更加痛苦。

  最终,母亲的控制欲和爱最终将他逼上了绝路,他不但杀了母亲,也毁灭了自己。

  在自杀前,他说了一句:“妈妈,我活成了你的骄傲。”

  结局可叹,又可悲。

  当然,《暗黑者》中的母亲有点极端,“北大弑母案”中吴谢宇的犯罪行为也不能说就是他母亲的责任。

  毕竟,一个21岁成年人弑母,问题的根源也绝不应该在被害者身上去找。

  在此只是希望各位知道:

  每一位父母,在管教孩子之前,都要学会爱与沟通。

  每一位孩子,和全世界和解之前,要学会先和自己和解。

  而当今的教育现状下,常常见到的多是高智商的孩子,却没有高情商。

  韩剧《天空之城》里边有一位母亲----韩瑞珍。

  她父亲是澳大利亚银行行长,丈夫是朱南大学医院整形外科教授。

  为了让婆婆看得起自己,她立志要将女儿姜艺书送进高等学府首尔医科大。

  在她的严苛教育以及殷勤盼望下,女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由于自私傲慢,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性格,艺书的周围没有多少朋友,只懂得一味地读书。

  而比“高智商低能”更可怕的是,“高智商犯罪”。

  电影《告白》里边,有个少年杀人犯A。

  从小,母亲就严厉教育他,时不时会抱怨“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强迫他学习拆解组装器械,尽管A的兴趣不在于此。

  后来,A的确遂愿母亲的愿,成了学霸,甚至拿了奖。

  但他却不满足,因为他始终得不到母亲的关注以及认可。

  于是,他最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计划一场“完美的谋杀”。

  在这里当然不是说这些犯罪嫌疑人无罪,想可怜他们,或者替他们开脱。

  只是我们意识到,这种悲剧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最终量变形成质变,才爆发的。

  所以,如何尽可能地避免更多的悲剧重演,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蔡元培曾经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培养。

  可是当今“只求成绩第一,其他一概不理”的教育例子比比皆是:

  记得小学的时候,同年级有个孩子和我一起上奥数班,后来代表学校去比赛,他拿了二等奖,我们都想高高兴兴要替他庆祝一番。可他却提不起兴致,相反,他说自己很害怕,害怕爸爸回家知道不是拿的一等奖而打他。

  后来上初中,成绩依旧名列前茅,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却极差,且不要说帮忙做家务这种,就连简单的系鞋带,洗头洗澡都不会。

  记得老师也和他父母沟通过,但他父亲还很沉浸在自我感动中:小孩子会读书比什么都强!

  在当今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听话,是否有出息,但却常常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是否健康。

  日剧《绝对零度》里边有个小孩,外人看来是善良听话的男孩子,但私下却虐待小动物,最后因为长期得不到爱的灌溉导致心灵极度扭曲,最终杀了自己的父亲。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也许,每一位母亲都应该正视一下自己和子女的关系。

  因为,畸形的教育只会导致畸形的人格产生。

  “望子成龙”初衷不错。但别忘了,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和心灵的疏导,那么,那条龙有可能变成恶龙。

  而除了家庭教育,个人成长选择也很重要。

  随着年岁的增长,孩子的接触面逐渐变广,父母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学会自我圆满,也是一门必修课。

  但圆满,并不等于完美,而是允许自己有不完美。

  要知道,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想起《我们与恶的距离》里边有一句话:

  “如果这件事情不去试着找出答案,去预防,那这类事情在世界各个角落会每天上演。”

  我们与恶的距离很近,与善亦然。

  最近花了 ¥138大洋 买了套

  让人欲罢不能、自拍中毒的VSCO滤镜

  现在免费送送送送……你!

  只需长按添加就能轻松拥有☟☟☟

  - END -

  插图:祭玛德

  音乐:Always On The Run

  「  更  多  文  章  点  击  下  方  图  片  即  可  查  看  」

  ☟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