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他发了火,我却要道歉”:过度反省自己,是最可怕的自我攻击

2019-04-25    作者:严选团    来源:网络

  你是一个容易过度自我反省、想太多的人吗?

  你在生活中,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辗转反侧吗?或是在工作中一个项目出了差错,你总是在内心把所有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感到愧疚不安?

  或者,你会因为伴侣的忽视、态度冷淡的话语,而不断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请放掉这种想法吧,真的不是你不好,请别再自我攻击了。

  Tanny | 作者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最近网上流行起了一个话题:

  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三观不正”但又广为流传的话?

  图 / 微博

  有人说,他小时候总是听到这样的话:

  “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小时候他在外面受了同学欺负,回家想告诉妈妈,没想到只听到妈妈这么一句冷漠的话。

  他觉得十分委屈,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被欺负的是他,却还要遭受指责?

  也许妈妈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让他学着反思自己。但这样的应对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凡事都有我的错”的想法。

  还有一些父母,总是对孩子期望颇高,实施“打击式教育”,因为“不能夸,一夸就会骄傲自满”。

  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养成“内疚型”的孩子,并且让否定自己成了一种习惯。这样的孩子会认为:是不是我哪里不好,爸妈才总是不满意?

  孩子得到的只是“有条件的爱”,遇到矛盾的时候,也会潜意识地先找自己的原因。

  因为像“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样广为流传的“传统话语体系”,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隐喻——事情变成这样,一定有你自己的原因。

  而一旦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思维范式,就会容易陷入“过度反省”。

  固定的思维范式,通常是无意识或者下意识的。当面对冲突时,总是不自觉地躲避,和首先思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然后将自己的底线一退再退。

  因为对方的一个眼神、动作,就辗转反侧;或是和人产生了冲突,明明自己占着理,也要自我反省是不是哪里没有做好。

  对于一件事的过度思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刍思维”,指经历了事件后,个体还在对事件本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

  一个内疚型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对别人的情绪变化极度敏感,经常对一件过去的事进行反刍,渐渐地就会变得不自信,老是觉得“是我做错了什么“。

  每个人的童年,都对“别人家的孩子“恨之入骨 图 / 《少年说》

  过度自我反省,是一种自我攻击

  在工作上,过度自省者一遇到难题就会强烈怀疑自我,心理负担非常重。

  他们总是想“为什么别人能做好我却做不好”,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个被父母责怪“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却不行?”的无助孩子。

  与人交往时,总是把自己放在卑微的境地,一旦出现一丁点矛盾,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将每一个细节都放大,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原因。

  比如当人生气时,自信的人也许会想“这个人的情绪管理出了问题”,而过度自省的人就会想:“是不是我又做错了什么?”

  甚至,收到对方一个“嗯”“哦”的微信回复,都会感到不安:我是不是说错了话?

  心理学家海德在60年前提出了归因理论,人出于对环境理解的需要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

  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试图解释行为并从中发现因果关系。

  其实你不是真的不好,你只是像一个不遵守科学性的心理学家,不以事实而以脑中的想象为依据,将原因都归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对现实进行选择性忽略,将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这种过度思考救会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攻击。

  即使是“盗圣“白展堂,也有一颗脆弱的少男之心 图 /《武林外传》

  过度自省会导致抑郁

  网络上有一个博主,也是一个总是过度自省的人。

  但她意识到,富有洞察力的自省和过度敏感之间,有一条健康线。

  健康的自省是基于事实的、会带来对自我认同的积极效果,而过度敏感是过多关注负面信息,过多地反刍并想象负面后果。

  而过度的思考自己哪里做错了,对心理健康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研究表明,沉溺于过度自省会导致抑郁、焦虑、酗酒、暴食、失眠和自我伤害。

  其实,当你遭遇了一件让你不断反省自己的事,你对这件事的心理反应,远远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

  那么要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度自省?博主提供了以下3个方法:

  1、练习正念

  正念的关键就在于“觉知当下“,当你每天给自己留出十分钟的时间冥想,腾出大脑,你可以练习控制你的大脑,同时放掉一些负面的想法。

  2、保持积极

  把你的时间与创造力花在其他地方上吧!别再将让你宝贵的思考过度地停留在某一件事上,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占据你的大脑,让它没有时间想太多。

  3、练习更富有同情心的问题解决方式

  如果你真的忍不住一遍遍想,不如放掉你的负面情绪,理智地思考一下:你能做点什么来弥补?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与其不停给自己传达“我是一个糟糕的人”,你应该更专注于如何更正、解决这件事,鼓励自己因为意识到了而变得更好。

  严选团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事实并不如此,而你总是将事实在脑中按照自己的想法曲解,误以为都是你的错。

  严选团教你一个分辨事实与想象的小方法:在你又开始乱想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一个想法是事实还是观点亦或是你的价值判断?

  例如,当有人对你生气时,你不断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让他不满意,这个时候,一定要分清:他生气是事实,“他不该生气“是价值判断,“他不满意“是你的猜测,而“你不好“就是你的错误归因了。

  因为,他生气也许只是因为他想发泄情绪,压根没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呢。

  所以,别再过度自我反省和错误归因了,你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啊。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4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