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2019-04-24    作者:西窗竹影    来源:网络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2019-04-22 西窗竹影

  关于大脑的认知规律,有一本书叫《认知天性》,是由11名认知心理学家经过10年的研究写出的,干货满满。

  他们研究出来的大脑学习规律是一条普适规律,适用于所有人。

  无论你是一名想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学生,还是一名需要加强自己工作技能的职场人士,还是一名孜孜以求的终身学习者,都能运用这些规律,完成高效学习。

  通过我自身的经历和对周围的观察,发现大部分人确实不会学习,或者说,学习效率很低。

  比如我自己,理科还行,但是文科类的东西一塌糊涂。

  现在我都很清楚的记得,小学因为古诗记不住,被老师罚站的窘境,那时候,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能记住我就记不住呢?

  是我笨吗?是我智商不如人吗?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智商挺正常的,脑子也没有什么毛病啊,数学什么的,还在班里名列前茅,对细节的记忆,还往往有出色的表现。

  直到前不久,我读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书,才彻底明白,当初学习效率差,纯粹就是自己的学习方法问题。

  下面是我列举的大部分人学习效率不高的常见状态,看看:

  经常重复阅读,也就是死记硬背

  很少回顾当天学习过的知识

  碰到不懂的题目,很少努力去思考,经常的状态是,稍微思考一下,脑子反应不出来,就去翻看答案。

  很少做自我检测

  很少联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很少主动去探索学习

  读完一本书,便就不再管它了,然后没几天又忘了,并且常常感觉读书没用

  很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死学死用

  ok,错误的说完了,接下来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了:

  一、检索式学习

  《认知天性》里说,重复阅读是效率最低的一种学习方式。

  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浪费时间

  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

  元认知带来学习假象,误以为掌握了知识,其实根本不精通

  对于第三点,书中是这样说的:对一段文字越熟悉,越能流畅阅读,就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

  在另一本书《学习之道》里面针对这个现象是这样说的:当书本摆在眼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

  元认知的意思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能准确判断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与此相反的学习方法是:检索式练习(这是在很多讲知识学习类的书中都出现的一个高效学习方法)

  检索式练习,就是指去努力回想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并且你回想的越吃力就越能长久而牢固的记住知识。

  当学生的时候,很多人都对考试充满恐惧,但是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

  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不知道的,你会十分努力的回想你脑海里的知识,这个举措,会大大的巩固已有的知识。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我们需要去认识。

  那就是,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如果你感觉学习很吃力,那就说明你现在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

  研究也证明,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希望认识到这一点,你以后不会再逃避困难,当困难来了,你只要记得,这是你进步的机会,这是你大幅超越别人的机会。

  我也反思自己,过去用重复阅读的方式去学习,其实是在偷懒,因为阅读课本比起努力回想或做小测验轻松的多,你不需要调动多少脑力,而且元认知也会给你已经掌握知识的错觉,千万要警惕。

  在检索式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得做到重复检索,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检索之间要有间隔。如果检索之间没有间隔,很容易就把检索,做成了无意义的背诵,知识也就不会内化成我们的认知。

  有一项研究证明了检索学习的好处,他们让学生阅读课本里的一段文字,然后让其中一部分参与考试,一周后再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发现,那些接受考试的学生比没有考试的学生多记住了50%的内容。

  还有一次有趣的研究是这样的,研究人员让3000多名六年级学生,研读几篇含600词的文章,然后在两个月里参加多次测验,最后进行一次大考。实验结果是:第一次测验延迟的时间越长,遗忘情况就越严重。而且,学生只要参与一次测验,就几乎不会再遗忘,后面考试的分数几乎不会下降。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学习后,要迅速对知识进行一个复盘,根据人脑的遗忘规律,人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忘掉70%的内容,所以复盘的时间,千万不要间隔的太久。

  检索式学习法,之所以高效,就是因为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

  它适用于一切人,适用于你学习任何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用来学习新单词、新概念。职场人士或终身学习者,可以用来管理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作者就说他每天都会进行自我反思。也正是反思的习惯,让他在底层认知的水平上超过了大部分人。反思就是一种检索式学习。

  二、后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中说,刻意练习的本质就是拥有长期记忆,下面这几个学习方法,就能有效锻炼你长期记忆的能力。

  1、间隔练习

  与间隔练习相对的就是集中练习。

  许多人对刻意练习的理解就是集中的练习某些没有掌握的技能。

  但是认知天性里说,相比集中练习,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是间隔练习。

  因为人的大脑在记忆一个东西的时候,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分。大脑编码内容进行长期记忆,需要一个过程的,可能是几个小时或几天,集中练习就给不了这个过程,所以集中练习带来的效果是短期记忆,而进行间隔练习,大脑则有时间进行充分的编码,学习到的知识就会储存为长期记忆。

  所以说,在学习中一定要使用间隔练习的方法。

  2、穿插练习

  就是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不要只单单学习一样,你可以学习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这样也有助于长期记忆。

  用书中的例子来说明:让两组大学生计算4种少见的几何体的体积(楔体、椭球体、锥球体及半椎体),然后让他们解练习题。一组学生的题目按照问题类型区分(先解四道计算楔体体积的题,再解四道计算椭球体体积的题,以此类推)。另一组学生解同样的练习题,只是题目的类型是混合的(穿插安排的),而不是将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根据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概念,大家应该能猜到结果。在练习中,按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也就是集中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89%,而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0%。但是在一周后的最终测验上,之前练习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只有20%,而进行穿插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63%。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虽说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有所阻碍,但这种方法让最终测验成绩提高了惊人的215%。

  看到了没有,提高了215%,多么夸张的一个数字。

  但是很多人在学习中,相当喜欢使用集中练习,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元认知错觉,错觉让我们误以为集中练习更能掌握一个知识,但这只是假象,我们需要去透过表象看到更本质的东西,集中练习的效果,就是短时效益高,长期来看效率非常低。穿插练习虽然短期效果不凸显,但是长期来看,给你的回报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这种即使满足的心理,眼光放长远,好的方法都是让人不那么痛快的,要是非常痛快,人人都使用了,早就烂大街了。

  3、多样化练习

  有过一个测验,让一群孩子练习投沙包,一组站在距篮子三英尺远的地方,一组距离为2—4英尺,没有固定距离,然后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让这些孩子站在距离篮子三英尺远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那些训练距离不固定的孩子的成绩更高。

  为什么这些没有站在三英尺训练的孩子成绩反而更高呢?原因是多样化的练习能够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

  好了,我们回顾一下以上几条关于学习的普适性原则:

  检索

  有间隔

  有穿插

  多样化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内容,但是篇幅太长的话,很多人就不爱看了,放上一张《认知天性》的思维导图,如果你对原书感兴趣,会对你有帮助。

  顺便盘点一下提高学习力的书籍:

  《认知天性》 作者:彼得•C.布朗 亨利•L.罗迪格三世 马克•A.麦克丹尼尔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作者:成甲

  《学习之道》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刻意练习》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 罗伯特•普尔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