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巴黎圣母院大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需要美?

2019-04-16    作者:时光君丨双木    来源:网络

  lowtime | 慢时光

文/时光君-双木慢时光
原创,
转载请
联系
授权

  相信今天大家都被“巴黎圣母院大火”刷屏了。

  当地时间4月15日18:50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00:50分,有着80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

  现场浓烟滚滚,火势窜天。

  大火持续烧了4个多小时,教堂顶部基本上已被焚毁,标志性的塔尖更是已经倒塌。

  圣母院内部,也是一片残垣断壁,场面令人不忍直视……

  大火无情,这个全世界人们的艺术瑰宝殿堂,转眼在烟雾里遍体鳞伤。

  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它作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石头的交响乐”

  1163年奠基,1345年竣工,从出生到现在的800年间,它躲过了一重又一重战火,却没能在和平年代下保存完好……

  01

  800年艺术瑰宝,毁于一旦

  为什么说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因为它不只是个旅游打卡圣地,更是一座艺术美学殿堂,它身上所代表的文化、艺术、建筑、宗教价值无可取代。

  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创造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结构,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各种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祭坛、回廊、门窗等处都刻有精美的雕塑,这些雕塑伴随着巴黎圣母院的建成而塑成,每一尊雕塑都精雕细琢,体态、神情和动作栩栩如生。

  十二使徒的雕像之一,幸好修缮开始时被移走了

  大天使神情端宁,撒旦则盘算着将称灵魂的秤的打乱,好让地狱再添加一枚恶灵。

  最著名的玫瑰花窗,建于1220-1225年,直径十几米,每块都不一样,用绚丽的的彩色玻璃描绘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在这次大火中全烧没了。

  传说二战德军入侵之前,巴黎市民自发地把玻璃一块块卸下来藏在各自家中,等德国人走了之后,又重新拿出来装上,一块都没少。

  堂内珍藏着大量的13~17世纪的名画,全都有着上百年历史,这次不知道还能保存下来多少。

  《拿破仑一世加冕》,记录着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登基

  堂内的风琴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风琴之一,由五组键盘和8000支音乐风管组成,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如今怕是命运叵测。

  不幸中的万幸,圣母院中的镇馆之宝耶稣受难荆棘冠已经被成功抢救。除了荆棘冠,路易九世的一件长袍也已被成功抢救。

  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说:建筑艺术的最伟大产品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的创造,与其说是人才人物的作品,不如说是人民劳动的结晶。

  这一次,8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遭焚毁,损失的是全人类的艺术结晶。

  02

  巴黎圣母院,烧得好?

  大火烧起后,当地的法国居民,悲伤掩面,泣不成声。他们自发聚在一起,下跪为圣母院祈祷。

  在这样的悲怆动容面前,我实在想象不到国内很多人竟然在叫好。

  每当外国有什么灾害时,都有国人跳出来叫好,历来如此。我本以为这样幸灾乐祸的只是极少数,但我还是实实在在低估了某些人的卑劣性。

  基本上每篇关于圣母院被烧的微博、文章下,都弥漫着大量“烧的好”、“大快人心”、“天道好轮回”……嘲笑讽刺声。

  当年我们的圆明园被烧了,所以是这次巴黎圣母院着火就是报应,我们根本不用惋惜,应该大快人心?

  但问题是,这完全是两码事。两者相隔将近160年,中间不知道隔了多少代,当年烧圆明园的法国人早已化作尘土。

  看不得别人好,觉得烧了别人一座教堂,就是为自己报仇,这本质上是一种自卑和狭隘。

  就事论事,火烧圆明园是错,嘲笑别人的国宝被火烧了还诅咒“烧的好”就不是错了吗。

  不要用人之短护己之短,别人犯的错不是你拿来犯错的借口,否则又和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不管是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瑰宝。如果你对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没有一点惋惜之情,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去提圆明园呢。

  我看到有人评论:圆明园那场大火,全世界伤心了吗。

  对此我想说,每一位正直的人们,都为圆明园伤心过。

  写出巨著《巴黎圣母院》的雨果,在一位参与了劫掠圆明园的法军上尉写信给他,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时,他是这样回信的: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在历史面前,有两个强盗,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在信中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代表了人类的良知。

  不要把自己的偏激和狭隘绑上爱国的名号,一个真正爱国的人,首先应该是有良知的,善良的,懂得尊重历史和文化的。

  圆明园被烧的历史告诉我们不要忘了历史,但不是让你在别人遭遇灾难的时候幸灾乐祸。

  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将前人的错怪罪至后人的民族。

  03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需要美?

  有人说:巴黎圣母院着火了,烧了就烧了呗,和我有什么关系?也有很多疑问,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保护古建筑遗迹和古文物,拿来投资民生不是更好吗?

  对此,我想先给大家看两张照片——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改建前后的对比照。

  这是宾夕法尼亚旧车站的候车大厅,四周由众多巨大醒目的多利安式石柱围绕,透着古罗马式的典雅和精致。

  这是新车站的候车大厅,已经毫无特色,闵然如普通车站。

  一位建筑学家曾经愤怒地说:旧车站就像出自上帝之手的杰作,而新车站却像丑陋的老鼠。

  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案例,济南老火车站,是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

  (济南老火车站)

  这是现在的济南站。一对比,美感差了多少倍?

  但在1992年3月,因为一名身居要职的官员称老火车站是殖民主义的象征,这座宏伟的老火车站便被拆除了。

  直到现在,济南民众重建老火车站的呼声一直没停止过,曾有民间投票有超过半数济南人都希望老站复建。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人都是爱美的,审美的需求是人类内在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

  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为什幺都要送孩子去美术、学舞蹈、学乐器,学这些能未来对他工作并有什么用的艺术呢?不就是为了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美,感受到快乐吗。

  人会所以区别与飞禽走兽,正是因为在生存之外,我们可以从人与人之间感受到情感,从自然中感受到美。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而是文化和审美。

  近些年来,央视出品了如《国家宝藏》、《我爱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文化古迹综艺,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不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美好吗。

  我们常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这里说的贵族不是指有钱人,而是指真正的精神贵族。

  用文化来培养,用美学来浇灌,用艺术来熏陶,这才是真正的贵族。

  人活着不应该只是工作、吃饭、睡觉那么简单,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那是代表我们感受生活美好的存在。

  它没有功利性,也不在乎实用性,它是我们向更徇烂生命进阶的基石。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民国《开明国语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中写到: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不仅仅只吃草,我们还要学会看花。这才是我们需要巴黎圣母院的原因。

  *作者:时光君--双木,90后,慢时光专栏作者,喜欢烹饪,热爱旅行。用理性认真思考,用态度安静生活。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个人微信号:sh。本文授权自公众号:慢时光(),转载请联系授权。

  黄磊、何炅新节目官宣!用灵魂热爱生活的人,都散发光芒

  7天全蔬食挑战 | 这样吃让你的肌肤年轻10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7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