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超宠爱张嘉倪却连婚礼都没有,这样的爱情你相信吗? 2019-03-21 作者:小北 来源:不完美小姐姐 大家好,我是小北。不知道是不是春天的原因,总觉得身边都充满着甜蜜气息。 看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2》更是被甜了一脸,每次看到买超看向张嘉倪的眼神,就觉得这样的爱情才是每个女孩子都应该拥有的。 这2019才刚一开年,就让广大群众吃了一把大狗粮,张嘉倪和买超也成为今年首对最让人喜欢的明星夫妻。 节目播出没几期,买超更是成为新晋的“国民老公”。 虽然他们之间的甜蜜让我们都变成了柠檬本精,但当买超说“我对她就是,看到第一眼就想结婚”的时候,我还是心甘情愿酸自己了。 买超和张嘉倪结婚四年,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但从买超眼里的“小心心”来看,明明就是还在蜜月期的两个年轻人啊,哪里有婚姻的怠慢期,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嫁给爱情吧。 如今张嘉倪不仅逆龄生长,拥有帅气多金还巨爱她的老公和两个孩子,事业也是成功翻红,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因为她遇到了那个眼睛里生活里除了篮球只有她和孩子的人。 买超在节目里说,追张嘉倪是真用了心思的。 张嘉倪也说,从第一次正式认识之后,买超就再也没有从她的眼前消失过。 想和张嘉倪一起过节日,买超就组织很多人一起吃饭; 张嘉倪搬家,就“刚好”在附近买了家居日用品送过去; 张嘉倪国庆带家人去香港,他也“刚好”和朋友在香港,其实哪里有什么朋友,只是为了她追过来而已。 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张嘉倪来说,这是“强烈攻势“,或许也怕是”糖衣炮弹“,她并没有因此答应买超在一起。 买超没有放弃,反而希望不要给张嘉倪压力,只是告诉她:等你想谈恋爱了,我们就在一起。 买超的体贴和用心最后还是打动了张嘉倪,他们成为男女朋友,但也一直低调恋爱、结婚到生子。 从19岁睡梦中醒来看了一眼电视上的紫菱,到25岁遇到张嘉倪,买超说这是他最常的等待。 一见钟情很多见,但只要见了对方一眼,就在心里埋下爱的种子,让它生长发芽,长成最坚固的样子,这样的感情还是不多见的。 他守护着她的一切,别人说张嘉倪矮,他便是护妻心切说: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差距,你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也在第一期节目中宠溺的说:我就是非常小只的张嘉倪的老公。没有嫌弃对方矮小,而是满满的想要保护她的欲望。 不管是周年、生日、情人节还是宝宝的百日宴会,怎么看都觉得只要他们两个在一起,旁边不管是谁,手里不管抱着谁,都是他俩的专属屠狗现场。 只要有张嘉倪在的地方,买超的目光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真的是爱不爱一个人,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俩人的感情最让人觉得张嘉倪“作”的地方,就是买超像她求了三次婚,她才嫁的。 第一次是张嘉倪的生日宴,他瞒着她串通了真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给了她一个惊喜,但是张嘉倪认为不够有仪式感。 买超并没有因此觉得她矫情或者怎么样,反而记在心里,给了张嘉倪第二次浪漫的求婚。 情人节、鲜花、美酒、521,最土的求婚必备,也是每个女孩儿都拒绝不了的浪漫。 第三次求婚其实是我觉得最美好的方式,两人走在普罗旺斯雨后的街道,看到地上有个心型图案,便顺势单膝跪地求婚,而当天刚好是七夕情人节。 有些偶像剧情也并不需要刻意安排,心里有爱,就能发现有爱的事物。 三年抱俩这种所有男孩子心中的梦想,张嘉倪为买超实现了。 有了孩子,买超就变成了超级奶爸,带孩子散步、打球,做他和孩子都喜欢的事情,尽可能和老婆孩子多呆在一起。 我想也许就是因为买超这份担当,才让张嘉倪即使没有婚礼的加持都心甘情愿为他连着生下两个宝宝。 她的每一分辛苦,每一次努力,他都看在心里,并且会加倍对她好。 张嘉倪前不久在巴黎看秀,买超不仅全程陪同,就连随手看一眼的包,买超都记在了心里,就立马跟工作人员说去订一只同样的包包。 就是这样的小细节,才能看出来一个人到底有多爱你。 爱其实不需要在嘴上不停地说,而是要看你做了多少。 看了节目不得不说,张嘉倪的颜值绝对比紫菱那个时候还要水灵儿,一个女人幸不幸福一定是写在脸上的,现在的她恬静、淡雅、知性又少女感十足。 我们或许只是平凡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遇到这样的高富帅。 但只要对方舍得把精力和时间给你,大大方方承认你,体谅你的辛苦,珍惜你的付出,感受你的需要,那我们就可以勇敢迈出去。 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拥有这样好的爱情,希望所有都是值得的。 往期文章选读苏明哲们,孝顺这件事最怕的是自我感动苏大强掉水里你救不救?我觉得在水里待着也挺好的!贾乃亮重提当年事:我真的很好,不需要安慰!《新倚天屠龙记》被吐槽的再狠,也终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国产“千颂伊”惨被换角,你觉得她演得好吗?张智霖袁咏仪互相嫌弃,谁说爱情的样子只有一种? 点一下收获美好爱情!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宠爱张嘉倪婚礼爱情相信这样阅读:151 评论:0 上一条 最值得爱的星座:让你能好好睡,睡醒有人陪 下一条 “选择大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