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提问的魔力

2019-03-14    作者:李松蔚    来源:李松蔚

提问的魔力

  如何改变一个人?有时候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他就可以按照你希望的去做。这是最理想的形态,省时省力。这种方式叫做给建议

  建议有时好用,有时没用。取决于建议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你们两个人的关系。关系好,信任度高,对方相信你的看法,他才愿意听你的。

  妈妈说:「以后你放学回家,先把作业写完了,再玩。」孩子说:「好的。」

  这是因为亲子关系还不错。

  但也有可能,孩子嘴上答应了,作业还是不写,照玩不误。这时候该怎么办?多数人的做法,是把建议的强度升级,比建议更强势一点的,叫命令。假如再强一点,就是威胁,或者训斥:「你写不写?你再给我玩一下试试?」

  这种时候,关系里的麻烦就大了。

  吼过之后,对方可能就从了,乖乖地按你说的做。但他的行为改变不是因为他想做这件事,只是屈服于跟你的关系。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其中之一是,你想要的改变很难长期保持,这个行为里混杂了他的屈从和愤怒。

  其实,改变别人有一种更神奇的方法——提问。

  心理咨询的过程,伴随着很多提问。比起建议,我个人更喜欢提问。提问的精髓在于激活对方,让对方自行思考,感受,判断,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提问者置身其外,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被提问者纠缠,就像「我本来想这样做,可是你让我这样做,我偏不要这样做」,纠结得要死。问题抛出去,像石头扔进水里,一闪而逝,却激起一圈圈涟漪。涟漪还在荡漾,扔石头的人已经可以走了。

  好的提问,有余音绕梁的魔力。

  试想一下,孩子放学回家,你并没有责令他写作业。你给他吃点心,喝水,看他玩,玩了一会你随口一问:「对了,你们今天有作业吗?」

  可以轻描淡写,问完就走,甚至不等他回答。

  试想这么一问,孩子会有哪些反应?

  再想一下,相比你急吼吼地说:「还玩!赶紧去写作业!」两种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上面这几段里,我问「试想一下……孩子会有哪些反应?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这也是在提问。我满可以说:「我建议大家提问,因为提问的效果更好。」但是这样一来,你就可能说:「不见得,我曾经这样试过,效果反而巴拉巴拉……」

  是的,如果我给你一个方向,你就可以通过这个方向跟「我」较劲。可能是顺着我,也可能是反对我。如果我再反驳,我说:「不对!这样做肯定是有用的!你多半是哪里没做对……」我们就吵起来了。那我要根本不给你方向呢,你自己来判断。

  你怎么判断跟我没关系,我只是提个问题。

  但这么轻描淡写的一问,就有改变的魔力。

  有人担心,就这么问一问,万一对方的答案跟我想要的不一样,怎么办?会这样想,多半还是有一种执念,太想要对方按照我们的愿望来行事了。——不一样就不一样呗,对方有权利选择他喜欢的答案。我问过,你想清楚了,就可以了。提问难就难在这里,妙也妙在这里:提问之后根本不用盯着对方,眼巴巴地等着对方说出那个「正确答案」。提出问题,就是把选择权交了出去。我不用发力改变你,你想改变,就可以自己改变自己。或者说,只有你自己想改变,才能改变自己。

  提问的魔力,是摘出「我」之后的力量。

  给建议的时候,「我」就在建议里面。你要是这样做了,就表明你在听我的,你认同了我的判断。这种姿态的好处是更有力,方向更明确,坏处则跟好处一样鲜明——对某些人来说,他之所以不这样做,也是因为他不想听我的。

  提问不一样。你思考的过程没有「我」,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你怎么想,只要你交代了这个问题,你爱怎么想都可以。你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有没有可能,对方会替自己做一个糟糕的决定呢?比如他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假如我只是问一问,有没有可能他说:「有作业,我就是不写」?

  有啊,有这样的可能。

  也许从你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做这种「糟糕」的决定。我们忍不住担心:如果全都交给对方做决定,他们耽误了自己怎么办?不过,一方面他们的确有权利这么做。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妨问自己:为什么呢?他耽误自己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在这些好处里,多少是因为他们真的排斥作业本身,又有多少是在借着不写作业,反抗那些替他们做决定的人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