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史上最危险的间谍”?

2019-03-08    作者:L君说    来源:个人图书馆

 “史上最危险的间谍”?

  “史上最危险的间谍”?

  L君说

  多半脑海里是浮现出“007”的形象

  一手拿枪,一手拿酒

  处惊不乱,红袖添香

  但是,如果一个“史上最危险间谍”

  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科学家呢?

  1950年3月1日

  克劳斯•福克斯受审

  1

  时间先回到1945年7月24日。

  在德国的小城波茨坦,美苏英的“波茨坦会议”正在举行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苏联何时出兵进攻日本”。

  对于一直闪烁其词的苏联人,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这一天的休会期间给斯大林一个“含蓄”的提醒:

  “美国现在已经掌握了一种威力十分可怕的新武器。”

  杜鲁门所指的,就是在8天前美国人已经成功试爆了全世界第一颗原子弹。

  按照杜鲁门的想法,斯大林至少应该会有一个类似“大吃一惊”的表情。

  但是斯大林听到他这句话时眉毛都没动一下,淡淡地回了一句:

  “这很好,希望能用来好好打击日本人。”

  杜鲁门多少有些失望,因为“斯大林居然连一个问题也没提”。杜鲁门把斯大林的反应归结为一个老牌政治家的不动声色和强自镇定,但事实上杜鲁门不知道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斯大林对于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他。

  波茨坦会议上的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从左至右)

  杜鲁门之前虽然身为美国副总统,但他也是没有资格知道“曼哈顿工程”这个项目的。直到罗斯福总统突然逝世之后,杜鲁门在接任总统位置后的第十二天,才在白宫办公室听到了工程负责人格罗维斯将军的汇报,第一次知道原来美国居然在搞这么那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当时他一下子瘫坐在了椅子上。

  而斯大林呢?他从“曼哈顿工程”启动的时候就知道了。

  为什么?因为他“内部有人。”

  2

  “内线”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叫克劳斯•福克斯。

  1911年12月29日,克劳斯•福克斯出生在德国,早在中学时代就在数学和物理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福克斯的父亲、哥哥、姐姐都支持共产党,他本人也在读大学期间加入了德国共产党。

  1933年,希特勒通过“国会纵火案”开始对德国共产党进行大清洗,福克斯的亲人都被陷害,家破人亡。悲愤之下的福克斯只能到英国申请避难,并申请英国国籍。

  当时德国共产党是德国第二大党,占到了德国议会席位的17%。希特勒称“国会纵火案”是一名德国共产党员所为,借此开始清洗以共产党为首的其他政党,将1.8万名德国共产党员关入监狱。1981年12月31日,西柏林法院正式推翻“国会纵火案”原判决,宣布这是一起错审、错判。

  一开始,福克斯在英国过得还算不错,师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执教的著名物理学家涅维尔•莫托,并在1936年以25岁的年纪就取得了博士学位。但好日子没持续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拉开序幕,英国遭受了德国的狂轰滥炸,开始施行“敌对国家人员审查制度”,先是对出生在德国的福克斯限制了人身自由,之后又直接把他送到了加拿大魁北克的拘留营。

  在拘留营的岁月深深影响了福克斯,因为和他关在一间囚室的,是资深德国共产党员汉斯•卡尔。在汉斯•卡尔的影响下,福克斯的人生观和理想再一次被巩固。

  1940年的圣诞节,福克斯忽然收到了英国政府的一纸通知:他被释放了,并且请他尽快返回英国。

  英国政府之所以如此“优待”福克斯,并非是出于愧疚,而是要派他大用场——英国人启动了“合金管计划”,开始研究制造原子弹的可能。

  福克斯回到英国后,立刻被安排进入在伯明翰大学进行的原子弹研究工作。凭借极高的数学和物理天赋,福克斯很快就解决了一些明确原子弹基本参数所必需的重要数学问题。

  而英国政府也在不久之后就给予了福克斯正式的英国国籍,并和他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让他正式进入“合金管计划”的核心层。

  但是,福克斯并没有打算“保密”。

  克劳斯•福克斯

  3

  根据后来解密的信息来看,福克斯其实是主动联系苏联情报部门的。

  在英国的“合金管计划”启动后不久,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德国也早就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工程。考虑到德国在资源、人才方面的优势,再加上英国一直处于德国的轰炸之中,所以对于“谁先能造出原子弹”,英国人自己也完全没把握。

  就在进入英国的原子弹研究小组后,福克斯花费了一番周折,找到了苏联驻伦敦大使馆的武官秘书,主动透露了英国已经开始研制原子弹的情报,希望苏联能够尽快开始这方面研究。苏联方面对这份情报极为重视,随即派了一位少校担任福克斯的联络人。福克斯后来才知道,这位少校是大名鼎鼎的“左尔格情报网”的核心成员。

  理查德•佐尔格,德国人,加入德国共产党,被称为“二战间谍之王”,曾成功预报德国将入侵苏联和日本会进攻美国而不进攻苏联。1944年被日本秘密绞死。

  福克斯为什么会这么做?

  前东德的国家安全部情报总局局长马库斯•沃尔夫在他之后的回忆录《隐面人》中专门提到了福克斯,他认为福克斯这样做的原因是:

  “他深信,只有在苏联的帮助下才能战胜希特勒。”

  当“合金管计划”进行到1942年的时候,一直处于纳粹德国军事威胁中的英国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暂停“合金管计划”,派出本国科学家加入美国科学家团队,共同加速推进“曼哈顿计划”,为美国制造原子弹。

  而作为英国原子弹科学家小组中出类拔萃的人物,福克斯也和其他英国科学家一起最先被送到了美国。福克斯先是在纽约华尔街的一幢大楼里研究和原子弹相关的气体扩散问题,然后从1944年春季开始,在“曼哈顿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候,直接来到了奥本海默领导的位于洛斯阿拉莫斯沙漠的总实验室。

  即便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福克斯依旧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赢得很多同事的夸赞和信赖,很多繁琐和棘手的物理和数学计算问题,都是委任给他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福克斯一直在通过各种形式,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各方面情报都透露给苏联,甚至给过原子弹的相关详细设计。早在1945年6月,福克斯就告诉苏联人美国将在7月初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所以斯大林在杜鲁门说那句话后面无表情,完全可以理解。

  福克斯

  当然,苏联在西方世界铺下的庞大情报网肯定不止福克斯一人,但至少在原子弹情报方面,福克斯是苏联最重要的情报提供人之一,他甚至很早就向苏联透露美国人已经开始研究氢弹,以及背后的原理。

  而让一些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福克斯在完成这些艰巨甚至危险的任务后,从来不收取报酬。

  1945年2月,苏联驻纽约情报机构二号人物(负责科学技术侦察)的列昂尼德•克瓦斯尼科夫在向苏联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情报网基本上是相当有工作能力的,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大部分间谍为我们工作不是为了钱,而是基于对我国的友好态度。”

  4

  1945年8月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

  当美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核国家后,其他各国感到了明显不安,其中也包括美国的盟国英国。

  由于美国并不乐于向英国分享原子弹技术,而伦敦也不想因为没有原子弹而完全依赖华盛顿,所以二战一结束,英国就恢复了“合金管计划”,并且拨款一亿英镑,开始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作为参加过“曼哈顿工程”的重要英国科学家之一,福克斯再一次被请回英国,担任了英国哈鲁艾尔原子中心理论物理处处长。

  英国人重用福克斯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美国拒绝透露原子弹技术的情况下,在“曼哈顿工程”核心层工作过的福克斯就是一个“人肉情报机”,他可以将自己在美国接触的研制原子弹的各种经验、数据和情报都透露给英国。

  福克斯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他在大力推进英国研制原子弹的同时,也在以同样的方式帮助苏联人。

  1949年8月29日凌晨4点,一颗被命名为“铁克瓦”(俄语意为“南瓜”)的原子弹在苏联东部的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苏联成为了全世界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苏联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的场面

  在大吃一惊的世界各国中,情绪最激动的是美国。

  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核垄断”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就被打破,更是因为美国人深知“曼哈顿工程”的复杂程度,负责牵头的格罗维斯将军曾断言:“至少在十年之内,没有一个国家能造出原子弹。”(但“曼哈顿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奥本海默也在当时说过一句话:“只要苏联人愿意,他们很快就能造出原子弹”。)

  思来想去,美国人只想得出一个原因:内部出了间谍。

  在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亲自牵头下,一场针对所有涉及过“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的缜密调查开始了。

  在通过层层审查、监听、分析之后,嫌疑圈越缩越小,最后定格在少数几个科学家身上。

  福克斯就是其中之一。

  联邦调查局调查福克斯的文件

  5

  关于福克斯是如何被捕的,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破译了一系列电报之后,拿到了福克斯为苏联提供情报的确切证据,通报给了英国军情五处。军情五处随即逮捕了福克斯,福克斯对自己的一切行为供认不讳。

  而另一种说法还是来自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情报总局局长马库斯•沃尔夫的那本《隐面人》,按照他的说法,英国人当时只是怀疑福克斯,但手头没有确凿证据,最终福克斯是被一套“心理把戏”给“诱供”出来的。

  当时英国情报部门找到了福克斯所在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这位同时也是福克斯好友的副主任对福克斯表示,如果福克斯真的决定否认对他的间谍指控,那么整个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信任他,愿意和他站在一起维护他的清白。

  但是需要福克斯做出一个承诺

  面对好友的“挺身而出”,福克斯反而退缩了。他原来胸有成竹,完全做好了应对情报人员盘问的回答。但面对朋友的信任,他支支吾吾回答了几句后,就说不下去了。

  在吃准之后,英国情报部门在1950年2月3日拘捕了福克斯。在福克斯的所作所为后被曝光后,英国媒体大哗,称他是“历史上最危险的间谍”。

  1950年的3月1日,福克斯的审判开始。

  其实直到审判前,福克斯对于自己的罪行将被怎样判罚还毫无概念,他估计自己会被判死刑——因为据他所知,当间谍都是要被判死刑的。

  尽管苏联当时并非英国的敌对国家,但法庭还是给福克斯判了一个“向敌人泄露关键情报”的罪名,不过判决结果让福克斯松了一口气:14年有期徒刑。

  至于为什么判罚会比预期的要轻,当时有舆论认为:福克斯虽然向苏联泄露了原子弹的情报,但苏联毕竟不是德国法西斯。而最重要的是,福克斯同时也将美国的原子弹情报告诉了英国,大大推进了英国的原子弹研发进程。

  就在福克斯入狱两年后,1952年10月3日,英国成功试爆了本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了全世界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而福克斯在狱中的服刑表现良好,前后减刑五年,在1959年就被释放出狱。

  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

  6

  福克斯出狱后的生活,颇有些让人感慨。

  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西方世界,希望他能继续留下来从事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但他却拒绝了一切邀请,来到了当时的东德,成为了东德核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并且还教授物理和哲学课程。之后,他还成为了东德的科学院院士,被授予一级国家奖金和卡尔•马克思勋章。

  应该说,福克斯在后半生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但了解他所做事情的人们始终关心一个问题:苏联人是怎么看他和对待他的?

  福克斯

  在福克斯的有生之年,苏联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和他有过任何接触,更不用谈公开表彰他的功绩。不过,据东德情报总局局长的回忆,在1983年,当年两个负责和福克斯联络接头的苏联官员巴尔科夫斯基和费克利索夫曾拜访过福克斯,向他转达了苏联对他过去所做贡献的感谢。

  福克斯在1988年1月28日去世,当时媒体特别注意到,他的葬礼上没有出现一名苏联人。

  不过,就在福克斯去世的那一年,苏联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叫《冒险-1》的电影,里面提到了一个叫福克斯的人,为苏联提供过美国的核情报。

  直到1992年,俄罗斯的《消息报》上出现了一篇文章,公开承认苏联在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期间参考了福克斯提供的详细资料,并称福克斯使苏联在很短时间内研制出了核武器,苏联应该向福克斯致以深深的谢意。

  而负责牵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核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后来曾说过一句话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科学家和情报部门的功劳,各占一半。”

  【馒头说】

  长久以来,福克斯做间谍的动机,一直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诚然,福克斯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重要原因之一,但真的只有这一个原因吗?

  福克斯本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一个间谍。我不明白,为什么对苏联保守原子弹的秘密符合西方的利益。像这样具有难以想象的巨大毁灭潜力的东西,所有大国都应该有。

  一方倘若可以挟这样的威力威胁另一方的话,我觉得是很可憎的事,跟巨人在小人国里为所欲为没什么两样。

  我从没觉得把制造原子弹的秘密告诉莫斯科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我倒觉得不这样做反而是不可饶恕的玩忽职守。”

  从他这段话的意思理解,至少在原子弹这个能毁灭全人类的武器面前,他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国界。而这也能解释如果他效忠苏联的话,为何也愿意推进英国的核武器研发。

  事实上,很多当时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都和福克斯有类似的观点。他们其实对当时的苏联未必有什么好感(福克斯就曾表示过并不是很喜欢斯大林),但在原子弹巨大的威力面前,他们惶恐地意识到可以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灭绝的武器已经诞生,要避免这个威胁发生,有一个铤而走险的办法:

  大家都拥有核武器。

  当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可以轻取对方性命的武器时,一种“恐怖平衡”反而就产生了。

  所以,当时不少科学家愿意向苏联提供核武器的研发情报,一些人固然是出于信仰,但同时也是出于“不希望只有美国拥有核武器”这一观点。

  曾经在“曼哈顿工程”中与福克斯共事过的著名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汉斯•贝特(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这样评价福克斯:

  “他是唯一一个真正改变历史的物理学家”。

  这样的评价是否贴切,见仁见智。

  不过,有一个问题还是可以提出的:

  福克斯真的是“历史上最危险的间谍”吗?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2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