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女人气质的高低,与它有关

2019-03-06    作者:小来    来源:小来睡前故事

女人气质的高低,与它有关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一个女人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外表的美丽,而在于内化的气质与修养。

  而读书刚好能让一个女人的魅力变得立体、饱满,像是颜料倒入水中,骨骼被注入血肉。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到读书对一个女人魅力的提升,小来想起了董卿。

  从主持人到制作人,书籍带给她的不仅有事业上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美。

  一转眼《朗读者》的第二季已经完结,这是主持人董卿第一次挑起节目制作人的大梁。

  这档节目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董卿。

  她在《环球人物》的采访中曾透露过自己的阅读习惯。

  董卿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从小对她就有严格的要求,每天抄写成语和古文,背诵诗词,中学时开始读名著,每个假期都会拿来新的书单。

  也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董卿成年以后,依旧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

  其实读书这件事,并不是要一个人在短期内读多么庞杂的书籍,就像董卿一样,哪怕每晚只读1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足够了。

  我特别赞同奇葩说辩手姜思达的一个观点,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你能不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答案显而易见。

  外在的改变或许是一件衣服,一个新的妆容带来的即时美丽,但一个女人的气质,绝不是一天养成的。

  阅读会让一个女人的容颜自然改变,或许你看过的书都会如过眼云烟般遗忘,但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气质,你的谈吐和你处事的态度。

  读书打开人生的限制

  其实读书不仅为董卿提升了气质,也帮助她打开了事业的限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歌唱比赛主持人到登上春晚的舞台,再到创造春晚舞台上属于自己的金色三分钟,这一切与她多年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

  董卿在主持2007年的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时,现场表演结束后距离跨年倒数比原计划多出两分半的空档,这需要主持人董卿临场发挥,填补节目的空白。

  正当董卿开始大方自如地自由发挥时,耳麦里突然传出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

  董卿马上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但耳麦里又传来了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

  董卿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慌乱,她走到舞台两头给观众深深鞠了两躬,表示节目组的感谢。

  她巧妙的利用了一个肢体停顿,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思考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秒,但这让她在紧急中控制住了节奏。

  读书让董卿能在紧急时刻,即便是脱离台本,仍然能妙语连珠;读书也让她练就平静的内心,遇事可以急中生智,不慌不乱。

  这或许就是读书带给一个女人的力量,它开阔你的眼界,让你在乱世凡尘中波澜不惊,不卑不亢。

  读书体味世间百态

  乔治·马丁在《权利的游戏》中提到:

  “读书的人能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一个人在这世上走一遭,似乎只能经历一种人生。

  可读的书多了,你好像陪伴着每一位书中主角体验着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看尽他们经历的世间百态。

  就像一个演员,在不同的戏剧中过得都是不同的生活,他们会去揣摩角色的情绪、心理、反应……每当架起摄影机,他们便进入了另一个人的人生。

  看书也是一样,你每翻开一本书,都是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剧场,每翻开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读书的意义,不言自明,但小来觉得不必非得去追寻读书的意义。

  真正爱书的人,只会将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就像起床洗脸刷牙一样,并无特别。

  读书也不必带着目的,它不会即时变现,但当你坚持做下去的时候,读书本身会为你带来许多的益处。

  生活中没有白走的路,同样的,你读过的书也会自然而然成为你的风骨和气质。

  爱读书的女人,哪怕是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为自己添上几丝魅力。

  你觉得一个女人的气质与读书有关吗?在你看来,读书这件事能带来哪些益处呢?快留言告诉小来吧~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0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