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与拉关系 2019-03-01 作者:叶春雷 来源:叶春雷投稿 推恩与拉关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的“推恩”思想。他在《梁惠王》中言:“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但事实上,孟子的“推恩”思想,还停留在纸上,并没有在生活中贯彻执行。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的父亲如果跌倒,我会毫不犹疑上前将之扶起来,但一个陌生的老人倒在地上,我就要想一想扶还是不扶。 时下,虽然城市化的进程如火如荼,但是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熟人社会,有一个又一个熟人的圈子。熟人之间关系融洽,而陌生人之间则基本上视而不见。这就足见孟子的“推恩”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落地。即使有人“推恩”,也不过是由亲人推及熟人,要说进一步由熟人推及陌生人,在目前还看不出个端倪。 事实上,中国人不擅长“推恩”,更擅长“拉关系”。关系这个词,在中国人心中相当神圣,没有人不崇拜它。按照孟子的理想,“推恩”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无功利行为,我把爱我父亲的心推及到别人的父亲,这应是自然而然的率性而为,是情感的自然升华,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这种道德,是孟子所谓人皆有恻隐之心的一种道德实践,正像孟子所言“为长者折肢”,见到老人,自然而然鞠个躬,完全是举手之劳,没有任何勉强做作。 但这种看似简单的合乎道德的行为,所谓“推恩”,在中国人做起来却非常难。相反,在一个西方人看起来莫名其妙也烦琐不堪的“拉关系”行为,中国人做起来却游刃有余。送礼、吃茶、聊天、旅行、钓鱼、打牌、洗桑拿,做这些事情都非常费时费力费钱,但有人愿意做。也许这人也在心里骂娘,但做起来依然环环相扣,面面俱到。 我们为什么对“推恩”不感興趣,而对 “拉关系”乐此不疲?我想根本原因,是“推恩”的行为虽然不费力,但没有现实利益的回报,最多说你是个好人而已。“拉关系”虽然费时费力费钱,但是回报可能巨大。孩子择校找工作,自己评职称升职拿项目,只要找对了人,拉近了关系,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到此,我们就基本上明白了,“拉关系”为什么盛行,而“推恩”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时下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基本不是依照孟子所谓“人皆有恻隐之心”的这种心理动机来发动,而基本上是依据一种功利目的,也就是你对我是否有用来发动。当发动人际关系的动力不是情感而是利益,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就偏离孟子的“推恩”,而走向了“利益交换”。自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责怪千方百计无孔不入“拉关系”的人,因为好多事情,正常渠道要把事情办成真的很难,所以,“拉关系”虽然比“推恩”耗时耗力耗钱,很多人仍要勉为其难去做,这里面,也有不得已的成分在。 要从根本上溶解“拉关系”,让孟子的“推恩”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流,法治中国的建设就变得迫在眉睫。想一想,如果一切事情都能公事公办,找熟人基本上失去作用,中国人也就会彻底放弃“拉关系”,而“推恩”就可能大行其道。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拉关系推恩与阅读:152 评论:0 上一条 985名校硕士非婚生子,结局怎样? 下一条 9岁女孩的创新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