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2、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3、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说难》
4、凡治
天下必因人情 5、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韩非子》
6、
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得失之地。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盲则不能避昼日之险,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 ----《解老》 7、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对于一个立志
高远的人来说,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8、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
得人心。 9、故明主之吏,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10、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大王若以此不信 ,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 ----《韩非子·难言》 11、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12、千丈之堤,以
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13、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
君子慎所树。 14、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5、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16、
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则事无不事,功无不功,而议必盖世,欲无处大官,其可得乎?处大官之谓为成事长。是以故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 17、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18、世异则事异。
19、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
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 ----《韩非子》 20、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撄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鳞,则几矣。
21、“西门豹
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韩非子 观行》 22、楚
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 23、故立尺材于
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 ----《韩非子》 24、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
人民。夫外无怨仇于邻敌者,其遇诸侯也外有礼义。内有德泽于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务本。 25、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置身在这个名为天下的
权利漩涡之中,这已经无法改变。天地之法执行不怠有形的生命的确非常脆弱。但是无形的力量就会坚不可破。我给这股无形的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流沙 ----《天行九歌》 26、故舆人成舆 ,则欲人之
富贵,匠人之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27、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28、夫痤疽之痛也,非刺
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弹之。 ----《韩非子》 29、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30、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
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解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