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名人名言
+

赵孟頫经典名句、名言、语录精选

2019-03-05    作者:励志台整理    来源:Lztai.com

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仙吕·后庭花》

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

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挟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得吾书者,并奉赠此。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依旧,春水澹澹,秋水盈盈。
《金元散曲》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渔父词》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别久不(胜)驰想。近京口疾走来,所惠书就审腹厚清佳,八月晦日又得书,尤以为慰。不肖自夏秋来,炀发于鬓,痛楚不可言,今五十余日,而创尚未□,盖濒死而幸存耳。想民瞻闻之亦必□□也。承示以墨竹,大有佳趣,辄书数语其上,婉损眷轴,深知罪戾,不知民瞻见恕否。寄惠沉香香环,领□感□,未有一物奉报,想不讶也。老妇附致意政夫人,寒近,要鹿肉,千万勿忘。余冀尽珍重。理不宣。即日。孟頫再拜。
《炀发于鬓札》

赵孟頫简介

赵孟頫(fǔ)(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 
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頫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5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