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戏剧之中的昆曲情有独钟。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目前但凡稍有名气的京剧大师,没有不会昆曲的,该剧也被誉为“百戏之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曲的念白也很有特点,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跟随着演员的一动一停,一颦一笑,感觉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在这如此纷杂的城市中,心似乎有了一点点宁静。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历史像一堆灰烬,但灰烬的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却的灰烬,而是将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
欣赏国学,要有闲又心静的时候慢慢品味...
游园惊梦是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以前只看过剧本,辞藻缱绻华美,令人流连。这次看的是视频,才发现昆曲的美,不仅仅美在辞藻,更美在唱腔表演。醉扶归 和 皂罗袍, 杜丽娘和春香好像照镜子的表演很有意思,摆手移步轻轻缓缓,却惟妙惟肖。在 好姐姐 那一阕,贴白旦唱,又恰是春色关不住,又恰是年少寂寥心。昆曲的唱腔,一开始只觉得咿咿呀呀没有曲调,多听一会儿才知道宛转绵长。就好像 梅花三弄里面,有同样的曲谱往复三次,或幽远沉静,或轻快明亮 。小女生顾影自怜,说,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过相爱总要一波三折的,人生也是一样。又不过无论再凄凉的人生,也总会有喜剧收场,这便是中国人,也总算给微小的你我加点勇气 。春天到了,看到姹紫嫣红了吗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看完牡丹亭游园惊梦这段昆曲,我便被它深深地吸引了。牡丹亭中的丽娘一举手 一抬足的优美婉转...说不出的细腻动人..那柔雅的唱腔中的藏不住的寂寞哀伤...真的很吸引人...昆曲有种庄生梦蝶的灵幻之美。伟大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林黛玉只是隔墙听了几句《牡丹亭》的曲调,,就已经“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明代末年可怜的妇女冯小青所写的这首诗,,是几乎所有研究《牡丹亭》的人都喜欢提及的: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任何虚假的艺术都不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的。舞台、服装――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背后的水墨山水、淡雅的牡丹,写意传情、含蓄悠远。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去昆曲的起源地,那个优雅的千年古城――苏州,去看一看,去感受昆曲的最初记忆。去听听那穿越了百年时光的悠扬的笛声,看那早已远去的岁月是否还可以重现眼前?
《牡丹亭》讲述的不朽爱情故事正是从女主人公杜丽娘春日游园开始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美丽雅致的诗句,将故事与曲调融为一体。几百年来,也不知曾有多少人为此神伤为此落泪。痴情勇敢的丽娘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局,然而还是有那么多渴望追求梦想与所爱的女子红颜薄命,她是一个奇迹,因爱而死,为爱而生,如同漆黑夜色上一盏高高在上的孔明灯,寄托了梦想,最终成就了牡丹亭这样一部名曲。
我想,我对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戏曲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根和血脉。它清晰的传递着我们民族的艺术精髓和审美情趣。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