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史书古籍
+

饭覆釜山僧翻译赏析

2019-05-2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饭覆釜山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

  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

  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

  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

  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

  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

  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

  荷几时还,尘缨待君洗。

  【前言】

  《饭覆釜山僧》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60首。这首诗以诗的语言,由形入神,形象地概括了作者这一类佛教徒修行习法、参禅悟道的情状,因而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注释】

  ①覆釜:山名。有此名之山,不止一座。王维所指,疑在长安,然未详所在。饭僧:即斋僧。请僧人应供。覆釜山僧:覆釜山的僧人,具体为何人,亦已不可考。

  ②磬:为铜体钵形的法器。法会或诵经时,作为起止之节。有大、小之分。

  ③悟:与“迷”之相对,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寂:又作灭,涅之别称。乃指度脱生死,寂静无为之意。

  【鉴赏】

  该诗的前六句写晚年的兴趣、候僧、僧至等事,后八句写与客僧参禅悟道的情形。重点在后八句,绝妙之处也见于后八句。

  “藉草饭松屑”至“鸣罄夜方初”四句,写修行、习法。“松屑”,指松子、松实,它被修行者奉为果腹健体之妙物。南朝梁江淹《青苔赋》:“咀松屑从高想,奉丹经而永慕。”胡之骥注:“刘向《神仙传》曰:‘绾檬乘墒担芊尚校偃缱呗怼R运勺右乓⒉幌痉笔芊撸灾寥偎辍!逼静荻运勺游梗肥羌燃蚱佑滞殉揪住6歉怪⒔饩龊螅纸袷沉浮7鸾掏矫堑木袷沉浮暗朗椤保嗉词歉髦址鸺揖洹!胺傧憧吹朗椤保陔畴迪阄碇新捉馈⑵肺斗鹄盱叮允潜鹁咭环缥丁6孀畔阄淼聂留疗胺ㄕ呗肓粟に伎嘞搿靶扌摹薄凹浴钡慕锥危灾廖菽诘愕撇胖滋旖 6嫔嘞欤忠桓鲂尴笆奔涞嚼戳恕U饩褪恰叭嫉浦缬。嘁狗匠酢彼杌娴某【啊!兑沤叹吩唬骸叭甑缺惹穑ㄉ耍缭蚯谛模尴吧品ǎ蘖钍薄3跻购笠梗辔鹩蟹希幸顾芯宰韵薄M跷纫沧跃趸虿蛔跃醯匾源寺杉毫恕

  王维曾为禅宗惠能大师作碑铭,任侍御使出使南阳时遇惠能弟子神会宣扬禅宗心要,一见倾心,又与惠能再传弟子马祖道一深有交情。禅宗的思想对王维影响极深。就禅宗思想而言,其“修行”不在乎出家、在家,而不像传统佛教那样讲究出家修行。其参禅则重在“修心”、“见性”,而不必像传统佛教那样讲究念佛、坐禅等等。禅宗认为:佛即在自性中,求佛不能到外边去求,只能向自己心中寻求。成佛只能靠自己的觉悟。只要除却妄念,拨去云雾,自识本心,直见本性,即可见性成佛。“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坛经》法海本)如果将这些和王维的诗对照着读的话,就会看到,“藉草饭松屑”四句,是禅宗弟子参禅状态的绝妙写照。

  全诗结尾四句,写悟道。“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馀”两句,描绘了悟得静寂的真谛后全身心解脱束缚的那种极乐感觉,展现了禅宗弟子悟道时的“顿悟”境界。“一悟”之“一”,有的本子作“已”,其实只要稍为考察,即可知应以“一”为是。用“一”字,两句诗就不仅表现出了参禅人悟道之时那出乎意料的、按捺不住的喜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出色地再现了“顿悟”境界。“已”则没有这种含蕴。“顿悟”是禅宗的重要思想,所谓“顿悟”,也就是说,成佛不一定要长期修习,而在于刹那间的领悟。只要一旦领悟即突然觉悟佛性便可成佛。“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坛经》法海本)。王维于此,是深有所得的。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两句,是留客的话。何必多想回去之事呢?这世界,这身体,都是虚幻的。这又是一层悟境。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及其表现出来的坚、湿、暖、动四大性能暂时聚合生成的,因此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四大合则生,四大散则灭。并且,即使是合则生时,调合之四大也不是在固定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动。后一分钟的物和我并非是前一分钟的物和我,因而四大皆空。世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人也是虚幻的。寻常留客的话竟不失佛法之精要,两者融合得又是那样的天衣无缝,由此也可见王维悟道之深,诗法之妙。王维曾赞扬惠能大师:“举手举足,皆是道场,是心是性,同归性海。”他自己也可说是臻此境界了。

  佛教徒的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佛教蓬勃发展的年代更是如此。王维生活的年代,正是佛教兴盛之时。反映佛教徒生活的文艺作品,常有其不朽之处。王维此诗,以诗的语言,由形入神,形象地概括了作者这一类佛教徒修行习法、参禅悟道的情状,因而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