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史书古籍
+

高中语文《象虎》原文及译文

2019-04-0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象虎

  原文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

  他日,豕曝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槎埃鸲芍荻馈

  导读:象虎不是真虎道理十分明白.如果自己以为像虎就是真虎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注释:①患狐者:受狐狸扰害的人.②或:有的人.无定指代词.③牖(y u)下:窗户之下.④焉:它.代象虎.⑤啼而踣(b ):惊叫吓倒在地.踣跌倒.⑥驳(b ):马名.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乃使作象虎( ) 2.狐入遇焉啼而踣( )( )

  3.豕曝于其田( )( ) 4.被象虎以趋之( )

  5.颅磔而死( )

  二翻译

  1.咸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2.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

  三"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这个楚人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

  参考答案

  一、1.假老虎 2.代象虎 跌倒 3.野猪 出现 4.同"披" 5.裂

  二、1.都吓掉了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俟命听命听候处置发落.)

  2.就派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派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人呼野猪从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大路奔去被捉住了.

  三他认为象虎可以像真老虎那样征服所有的野兽实在糊涂还不听别人的劝告.

  注释

  患狐者:遭受狐狸的祸害的人。

  患:以…为患,(意动用法)

  方:方法。

  以:来

  之:它,代表狐狸。

  弗:不,没有。

  或:有的人

  之:他,代楚人。

  雄:王者。

  咸而亡其神:全都害怕得丧魂落魄。咸:全,全都。:恐惧,害怕。亡:丧失。

  伏:趴在地上。

  俟命:听天由命。俟:等待。

  乃使作象虎:(楚人)就让(木匠)做了个老虎模型。乃:于是。使:让。作:制作。

  蒙:覆盖。

  牖:窗户。

  焉:它,代象虎。

  啼:尖叫。

  踣:扑倒。

  曝:暴露、显现。

  伏:埋伏。

  使:让。

  掎诸衢:把守在大道上。掎,牵制,这里有“把守”的意思。诸:之于。之:代“豕”。衢,大路。

  田者:种田的人。

  逸于莽:逃入草木丛中。逸:逃跑。于:到。莽:草丛。

  反:同“返”返回。

  获:捕获。

  大:非常。

  以:认为。

  为:是。

  皆:全,都。

  服:制服,使......降服,降服。

  于是:在这(时候)。

  野有如马:旷野里有个似马非马的动物

  被象虎以趋之:披着老虎模型迎上去。被,同“披”,穿着。趋之,奔向它。

  驳:传说中的猛兽名。《尔雅・释兽》:“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且:尚且。下文“往且败”中的“且”意思是将。

  雷槎埃豪酌愕睾鸾凶疟忌锨袄础椋昂稹薄

  攫而噬之,颅磔而死:抓住他就咬,楚人被撕裂了头颅死去了。攫,用爪子迅速抓取。噬,咬。磔,裂开。

  译文

  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有人教他说:“虎,是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狐进来遇到老虎模型,惊叫着吓倒在地。

  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老虎的模型埋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宽敞平坦的道路上拦截它,他大声吆喝,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老虎模型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

  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老虎的模型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传说中一种像马的猛兽,以虎为食)呀,真的老虎尚且不能抵挡它,你去了必将遭难。”(但是他)不听。那驳马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

  寓意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不看客观形势的变化,而机械移植、盲目照搬,就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