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与马克思》这部电影由亚当·艾略特执导,讲述了两个笔友长达20年来的友谊,一位小姑娘和一位糟老头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3000字欣赏。
玛丽,八岁三个月零九天大住在澳大利亚的小女孩,因为心中突然冒出来的疑问“美国的小孩是从哪冒出来的”,给一个美国的陌生人写信。尽管她只知道他叫马克思·豪尔沃兹,住在纽约,但她还是附上了自己喜欢的巧克力棒,满怀憧憬着等待他的回信。
马克思,四十四岁的纽约精神病患者,因为酷爱吃各种巧克力和零食而过度肥胖,他的大脑习惯理性和逻辑,因而对许多毫无逻辑的事情感到困惑和难以忍受(女性的媚眼和随地丢落的烟头)。玛丽的来信让他感到意外和焦虑,但他还是给她回了信,在信里他回答了玛丽的问题,介绍了自己曾做过的六个职业,并附上了自己的照片。马克思希望玛丽回信,因为他一直渴望有一个朋友。两人的联系便这样建立起来了。
在第二次通信中,两人各自向对方请教自己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难题:玛丽因为自己额头的丑陋胎记被学校的小毛孩欺负,马克思正发愁要怎样控制自己饮食。当然,双方的建议都没有真正根治各自的难题,但是这总让人感到温馨。
玛丽第三封关于“爱和浪漫”的来信让马克思精神崩溃住进了医院,对他来说要理解这些还是太过于强人所难了。通信中断了一段时间,玛丽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将马克思的来信全部烧掉以图忘记这位笔友,不过马克思的回信马上让她回心转意——毕竟,他们实在是太孤独,太需要一个朋友了。
至此他们开始频繁通信,玛丽在信里了解马克思不善言表的背后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灵魂:他数过多少个乱丢垃圾的路人,金鱼亨利的各种死因以及新发明的鸡肉配方,马克思也在信里听玛丽说自己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譬如绵羊会因为下雨缩水吗,为什么老爷爷总喜欢把裤头提起,计程车向后倒车的话,司机要付乘客钱吗等等。
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状况,在这过程中,玛丽送走了她的父母,花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整容,她听从了马克思寄来的巧克力饼干上说的“LOVE YOURSELF FIRST”,并最终实现梦想——和一个帅气的邻居小伙结婚,她进入大学研究精神病人,表现优异,并以马克思作为自己的病例出书。书大受欢迎,即将销往多个国家。玛丽将一本样书寄给马克思,并承诺自己将给他一半稿费,马克思收到信以后感到“痛苦、困惑、背叛、难受、悲伤和气不打一处来”,他拔下自己打字机的M键寄给玛丽,以此表达两人关系的决裂。
玛丽的世界瞬间塌了下来,她销毁了自己的著作,在一罐炼奶上写下“I’M SORRY”寄回给马克思,她等待着他的原谅,这次打击让她变得懒散、颓废和抑郁,在她身上我们似乎见到她母亲的影子,最后一根稻草——她丈夫的离去——让她近乎绝望。而就在她准备自杀之前,她久久不敢出门的对门邻居第一次突破了自己对出家门的恐惧:他敲开玛丽家门,将放在门前的马克思的包裹双手呈给她,再划着轮椅回去。玛丽拆开包裹,看见整整一箱都是自己和马克思都最爱的动画片《诺布莱之家》的小人模型——这是马克思数十年来买彩票中了以后买下的一整套,他把这些小人作为自己原谅玛丽的标志,他最终选择原谅她,他写道: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美的,你不完美,我也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缺点,但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还说,每个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些人的路铺得很平整,还有些人,就和我的一样,有着裂痕、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很像,或许没有那么多裂痕。但令人欣慰的是,有朝一日我们的人行道会相交,那时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一罐炼奶。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一年以后,玛丽背着一个婴儿带着行李来到纽约,她推开马克思公寓的门,看见马克思头仰着,就在那天清晨马克思喝完炼奶,离开了人世。玛丽将打字机的M键放回原处,坐在马克思旁边,握住他的手,或许还带着一点温热,她朝着马克思面朝的方向望去,看见自己寄给马克思的“泪水瓶”(马克思曾经向她抱怨自己不能在适当想哭的时候流泪),她寄给他的她年幼时的照片,还有——看到这里她情不自禁地惊呼出声——整整一墙的信纸,熨平后贴满了墙壁,还有她画的各种简笔画……泪水夺眶而出,她终于能靠近自己交往了十八年的笔友,闻闻他身上的甘草和古书味道。最后的镜头交给陪伴马克思多年的小鹦鹉,它不解地张望着,仿佛从未知晓发生的一切。
这是一部黏土动画电影,画风偏暗,小人们虽然称不上标致可爱,却有着特别的动人之处。玛丽世界的淡彩色,和马克思世界的黑白互为对照,只有人们的舌头、口红、路边的花、玛丽的行李箱、戒指、发卡、送给马克思的毛球是红色的(马克思戴在头上的毛球是他的世界里唯一鲜艳的颜色)。影片讲述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它的动人不是像《寻屋环游记》那样的回忆与陪伴,而是两人十几年磕磕碰碰走过来的真实。
他们两人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玛丽和马克思小时候都被人欺负,也在爱情上遭遇不少挫折,喜欢巧克力和动画片《诺布莱之家》,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没有朋友。如果说小孩子的灵机一动仅仅是引子,那么孤独才是背后连系二人通信最坚固的纽带。影片一开始便给人们幻想中的浪漫写信袪魅:玛丽第一封信给马克思带来了很大的不安乃至惊吓,当然部分原因可能是马克思本人的精神状态,不过后来的遭遇,我想应该每对笔友都会遇到:生活的意外让回信不得不搁置,对方又因为迟迟不见回信从期盼演变成失落乃至厌恶。
不过我想,正如上帝将人放置在孤独的山谷的同时,又给了人一对情谊的翅膀,只有情谊才能缓解甚至战胜孤独。二人跨越大洋的十余年情谊,终于在最后以马克思的安详离去画上圆满的句号,唔不,我想玛丽或许还会给马克思写信,她会时常去墓地里看他,把信寄往天堂。
电影的配音非常地富有感情,配上信的内容一下子就有种见信如唔的恍惚感,配乐带着爵士的欢快和歌剧的庄严,影片中的“Que sera sera”很是耳熟。重点说说编剧,这样体现二人情谊和生活的电影,最重要的是人物细节,在这部影片中,主要的剧情都是由旁白和信的内容完成的。我太喜欢玛丽小女孩在心里所说的各种幻想,也为马克思正经的玩笑而忍俊不禁。
不过,生活并没有因为通信而变得童话般单纯美好,反倒因为通信,马克思回忆的阴影被搅动,前几次通信我们可以看到他被欺凌的过去,他从事的诸多不顺利的职业,他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的奚落和歧视。而玛丽呢,即便有了这样一位可以为之答疑解惑的过来人,她却仍旧会在生活中被人嫌弃。
两人最大的冲突便是玛丽寄书给马克思使他勃然大怒的那件事,我想原因有两个,一是马克思在信中说过,“I do not feel disabled defective or I need to be cured. I like being an Aspie(艾斯伯格症的缩写). ”而玛丽“擅自”将马克思作为病例研究并发表一事深深刺痛了他的自尊;二是马克思可能会认为玛丽在利用自己,与自己频繁通信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病症资料。
认清了这一点,再看马克思后来的回信,我又多了一重感悟:马克思最终接纳了自己的全部,他知道自己和玛丽,所有人都有着缺点,她是他的朋友,唯一的朋友,他应该原谅她,和她一起走下去。细节之上又有着许多巧合,譬如影片开头患精神病不敢出门的邻居老人,最后却赶在玛丽上吊前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将马克思的包裹(玛丽生的希望)交给了玛丽;譬如玛丽的母亲在玛丽父亲死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亏欠他很多,独自一人留在玛丽父亲生前喜欢待着的屋子里,她是个酒鬼,最后却误饮了玛丽父亲生前用来作鸟类标本的防腐剂,跟着玛丽父亲去了天堂;譬如玛丽丈夫和玛丽都爱写信给笔友,后来她丈夫离开了她,说自己爱上了在新西兰的笔友(他发现自己是同性恋)。这部电影并不像一般的动画电影或者童话一样“轻盈”(正如卡尔维诺强调的那样),它最感人的地方正是在于真实地沉重,一些从双方信中(特别是儿时玛丽眼中)轻描淡写的事情,在现实中却是一个人一生的烙印。
我想,写信于我,于其他人也是如此吧,在如此新潮、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却选择以如此传统、缓慢的方式,传达着内心的声音。pen pal也好,soulmate也好,人生难免寂寞,写信却是最漫长和坚定的陪伴。
突然想起昨天学妹问我的一个问题。
“学长写信是吗?一般给什么人呢?”
“给愿意回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