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亡羊补牢作文400字

2021-08-2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导语】《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接下来我就给你讲讲这篇故事吧!励志台Lztai.com为大家提供《四年级亡羊补牢作文400字》,欢迎阅读。

1.四年级亡羊补牢作文400字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户人家,世世代代以养羊为生。王明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他天天都到山上,让羊吃个饱才回家。

  可是,有一个月,总是阴雨连绵的,山羊们几乎一个月没上山了,一天,王明来喂羊时检查了一下羊的数量,发现丢了一只,立马四下寻找。突然,他看到了羊圈里破了一个大窟窿,估计羊就是从这儿逃走的。这下王明可着急了,心想:“完了,晚上爹就从集市回来了,被他知道了,一定会打我的!”,就赶紧找羊去了。出门碰巧遇上邻居王大爷。王大爷问:“干吗去呀?”王明说:“找羊,羊圈破了。”“圈补好了吗?”“没呢。”“你赶快把圈给补上吧!”王大爷又说:“要是不补,羊还会丢的。”此时,王大爷才发现王明已扬长而去。

  王明找回了那只羊,回去一看,发现果然又丢了一只。他赶快补好了羊圈,再去找羊。日子一天天过去,羊圈牢固了,他再也没丢羊。事后,他深有感触地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呀!”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得到了启发,没错,出了问题不要不补“原因”这个“大窟窿”,否则,将会一错再错。让我们在改正中进步吧!记住,补好“原因”这个“大窟窿”。


2.四年级亡羊补牢作文400字


  那位农夫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每天都点点羊的数量:“29、30”农夫的羊也一直没有丢过。

  有一天,农夫又点数他的羊,突然发现羊少了一只。农夫大惊失色,仔细寻找狼钻的窟窿,他左看右看,果真找到一个洞。他可不像上次那样懒惰了,立马人认真地补起窟窿,洞口被封的严严实实,“这下可好了”农夫欣慰的笑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就急忙起了床,点数他的羊。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少了一只。农夫困惑起来,难道是自己的幻觉吗?他眨了眨眼睛,哼了哼鼻子,又点数起来,可是无论怎样数,都是少了一只。

  农夫疑惑地想到:“这时怎么回事呀!”当天晚上,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直折磨到天亮。他的邻居劝告他说:“可能是你的羊圈出了问题?”“不可能!我那天才刚刚补过!”农夫不高兴地嘟囔道。

  因此,农夫困惑了很久。他从来不想在羊圈上找问题,光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他的羊越来越少,后来他的羊就剩几只了。

  农夫陷入了巨大的悲痛,恰好有一天,他从后院出去买东西,他平时很少走后 门,他路过自己的羊圈仔细一看,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洞,农夫恍然大悟。

  后来他把这个小洞补的严严实实,因此再也没有丢过羊了。

  这件事使农夫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完全分析,从各个方面寻找,不是说这面有问题,那面就一定没有问题了。

  农夫又恢复原来平静的生活。


3.四年级亡羊补牢作文400字


  从前,有一个小牧童,整天就只顾着玩,从来也不到羊圈里去看一眼。

  有一天,因为羊圈里的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羊圈的围栏被挤坏了。许许多多的聪明的羊都趁机逃了出来,有的自由自在地生活,而有几只笨头笨脑的羊却无动于衷。晚上,牧童兴高采烈地来到羊圈旁一看,不得了!羊圈的围栏被挤了个大窟窿,羊儿们都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了几只老羊,牧童害怕地大声叫了起来。这时,小牧童的爷爷听到叫声走了过来,笑眯眯地说:“孩子,羊儿跑了不要紧,但是你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话,以后可不能再糊涂了。”听了爷爷的话,小牧童连忙把羊圈的围栏修不好,又到处去找失散的羊群。

  从此以后,小牧童天天守在羊圈的门口,寸步不离,羊儿不但一只也没有少,反而又跑回来了几只。经过小牧童的精心照顾,羊儿们长得又肥又壮,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4.四年级亡羊补牢作文400字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篇寓言故事,名叫《亡羊补牢》。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就是讲了:从前有一个养羊的人,他的羊圈的栏杆上破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晚上在养羊的人睡觉的时候,山上的几只狼跑了下来,把一只可爱的小羊给吃了。第二天早上有人来劝告他把那个洞补好,可他却不听就说:“我的一只羊已经被狼给吃了,那些狼肯定已经吃饱了,以后不会来吃我的羊了。”可等到了第三天,养羊人的羊又被狼给吃了,养羊人怕狼以后继续吃羊,就及时把那个窟窿补好了。

  我也“亡羊补牢”过,在期中考试前,明明知道自己还有薄弱环节,课我只要听见下课的铃声,就会飞快地跑到我的好朋友的课桌前,和他一起玩斗笔。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下课在干什么?我回答说:“在玩。”妈妈对我说:“现在快要期中考试了,你可以用下课的时间来复习功课,复习完功课再去玩。这样有了复习的时间所以你的功课会很好。”。从此我就天天那样做,就考出了我满意的成绩。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就要及时改正,否则问题会一直留存下去。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42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