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随笔
+

无界随笔

2019-06-11    作者:    来源:

  电影《极盗者》,描述了一支极限运动者的队伍,他们每实现一次极限挑战之后,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回报这赋予他们美好与力量的大自然。他们劫富济贫,将钻石、美钞漫天撒落到贫民窟,自己却分文不取;他们炸毁矿山,将开凿数百年的矿洞掩埋,还给山谷新的生机。影片的主角是一名特警,他受命追捕这支被上级视为罪犯的队伍,然而当他深入这个集体之后,却逐渐理解了他们看似违法犯罪的行为背后的善良与感恩。相比之下,“正义”的一方却做着非正义的事,为着自身的私利,开垦矿山,砍伐树林,滥杀生灵,榨取地球的财富。“究竟哪一边才是正义的?我究竟应该站在哪一边呢?”主角在两者之间犹豫而迷茫,难以抉择,荧幕前的我,也是迟疑难决。

  正义,究竟该如何定义?究竟该不该定义?

  善恶,究竟该以什么为判断标准?究竟该不该有判断标准?

  当年反抗暴政和专制,为民主自由而举起大旗的起义军领袖,在武装斗争胜利之后,坐上皇帝的宝座,却又重新走向专制与暴政,如同自己曾经反抗的暴君一样,遏止民众的呼喊,不顾人民的水深火热,成为下一个暴君。《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走的便是这样一条道路,最后由于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而放弃了战斗。

  雨果曾说:“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着崇高,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相反的两极之间,那条界线,我无法看清。我宁愿相信善恶相融、美丑交织,也不相信它们截然分离。

  可是,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无界的世界呢?

  托尔斯泰说他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时说,安娜的原型是报纸上一个做了别人的情人后卧轨自杀的女人,最初他心里十分不喜欢安娜,认为她是一个背叛丈夫、追求虚荣的人,他要让她“罪有应得”。但是,写着写着,托尔斯泰却渐渐深化了安娜的人格,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懂得了安娜,并为之叹惋。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十年来心怀仇恨,苦练剑法,只为刺杀秦始皇。当他成功接近秦始皇后,却因为领悟到秦始皇以杀戮统一天下而换取和平的胸怀,过往积郁的个人仇恨就在容纳天下的胸襟中化解了。于是他放弃了刺杀,尽管恨之入骨的仇人就近在咫尺。

  无论是托尔斯泰从贬低到同情,还是无名从刺杀到不杀,在这过程中,都是人心对人心的理解,人性与人性的融通。只有真正了解善恶的条件与成因,深入理解他人的处境与苦痛,才能撇开先入为主的成见,体察到是非善恶、人心人性的立体与饱满,没有美化,无需雕琢,一切自然而然呈现出最真实的样子,坦然而有万钧之力。反之,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主观情感,往往会遮蔽双眼,使人看不清现象的复杂性而流于表象,理智即被喜怒控制而无法客观行事,最终,轻率和浮躁将使一切变得更糟。

  善恶、美丑之间的界线能否被超越?龙应台认为:“文明与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只有真正认识,深入理解,才能明白善恶的无界,是非的无界;也只有客观地凝视人心,冷静地体察人性,才能设身处地地去包容世事。而包容并不意味纵容,而是意味着积极改造与主动转化,因为我们能真正懂得事实的真相,以及一切人真实的向往和追求。

  唯有心无界,心容万象,方能应对这无界的善恶,无界的人性,无界的宇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0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