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改变随笔
2019-06-02 作者: 来源:
陆春祥先生是散文、杂文界很有名望的作家,2010年10月,他的杂文集《病了的字母》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目前,他已出版杂文随笔集《用肚皮思考》《鱼找自行车》《新世说》《新子不语》《焰段》《字字锦》等十余种。其作品叙事简洁而活泼,结构新颖而灵活,广征博引,生动幽默。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陆先生的理想都不是当作家,而是做一个学者。1984年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浙江桐庐毕浦中学教语文,认真教学之余,他孜孜不倦地从事修辞学研究。短短七年间,就在《中国语文》《语文学习》《中文自修》《语文园地》等一批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并应邀为《中国历代游记文学鉴赏辞典》《中国文学艺术大辞典》《修辞方式例解辞典》等书籍撰写辞条,还出版过《语文开眼界》一书。后来,陆先生进了桐庐报,再后来又到杭州日报,需经常写评论。做评论员培养了陆先生对写作的兴趣,业余他开始创作杂文、随笔,结果,文章越发越多,名气越来越大。
想起另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在中学里历史成绩特好,一心想考上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做考古学家,高考时历史打了89分(百分制)。只是,朋友报志愿时没有经验,每一个志愿都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放在前头,结果被中文系录取。最初的时候,朋友也很苦恼,甚至有换专业的念头。可试着读了一个学期,朋友对文学越来越爱好,后来,他学会了写诗、写散文,在省级、中央级报刊发表了四千多篇作品。
任何一种成功都是时间的产物。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爱好一种东西,沿着目标始终不渝地前进,获胜的机率会比较大。拿破仑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这绝对不是忽悠人的。然而,当环境发生改变,我们实现原先的梦想已有难度,不妨高高兴兴地换一个与新的环境相适应的目标。原因很简单:一个人做事业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光有决心、勇气、魄力,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都不具备,想走向成功一定会踉踉跄跄。相反,假若我们充分认识到新环境对过去梦想的制约,悦纳时间赐予的改变,主动调整远方的目标,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灿烂。
世界上最怕的不是创新,不是改变,而是墨守成规。一个人一旦认定自己一生只能做某件事,或者做一件事只有一种方式,他离失败也就一步之遥。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只要自己的行为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触犯道德法律,任何改变都是值得尝试的。某片新的天地,你反复尝试了,没获得成绩,才是真正不行;没有尝试,则永远存在行的可能。
生活中的事分两种:一是想做的,一是能做的。一件事又想做又能做固然极好,但如果两者“打架”,我们不妨先从能做的事开始。所谓“悦纳改变”,说穿了,就是要学会在不能做想做的事的情况下,将能做的事变成新的想做的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