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校,一大早班长就来告状,说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小孟在背后说人家一个男生跟后面的女生好,被人家追打,刚好被来巡查的校领导看见。
到了教室我立即就把“涉案”的两个人叫到跟前。不料小孟还振振有词,“咱们班说他的多了,为什么他就追着我打?”他还有理了!“你说人家对不对吧?人家两个如果是正常交往,你就是中伤诬陷;他们两个即使关系好,那也是人家的隐私,你有什么权利广而告之,泄漏人家隐私?”
小孟理屈词穷,委屈得居然抽泣起来,还是泣不成声那种。我委屈他了吗?小孟的这种把大家拿来垫背的现象还不是个例。记得上次我去宿舍巡查,查到一个宿舍三个人正在玩一种叫狼人杀的牌,我禁不住火冒三丈,把他们的宿舍长叫上来一顿狠批。记得当时那个宿舍长也是一样的口吻,“老师,咱们宿舍玩这种牌的人太多了,也不是只是我们宿舍,你怎么只批评我们宿舍?”
写文章用个“我们”就理直气壮,仿佛背后有靠山一样。挨批评了,看来也能把别人也这样当做挡箭牌。学生的认罪态度就是这样的暧昧。仿佛他们也洞晓“法不责众”的道理一样。
可是我只能就事说事而不能牵连众人,因为那样批评的震慑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了。批评你是因为你做得不对,应该批评。别人也这样不能成为你这样做的理由。人可以从众,但这个“众”如果不正确,如果把你引向歪路邪路,你就应该引起警醒,悬崖勒马,免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