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最全的熊逸座右铭

2019-05-0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孔子讲的东西总是切中现实政治,老子也是一样,他们纵然谈论玄而又玄的天道,标靶却是近而又近的人事,尽管我们总是把老子想象得更加玄妙而高远。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2、几乎任何一种独特的思想,只要它是面对大众的,那么,它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大众心理更改的面目全非,并使彼此之间变得非常相似。 ----《孟子他说1》

  3、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很少会是雪亮的,当然,使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自己有着雪亮的眼睛,这对统治者是大有好处的,人民群众往往会在这种盲目的自信里用他们“雪亮的”眼睛追随着聪明的统治者手指的方向,哪怕那个方向正通向悬崖峭壁。 ----《春秋大义》

  4、显而易见的是,绝对的平等,无论是“结果平等”还是“起点平等”,都是事实上不可能的。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5、几乎任何一种思想,无论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无论是德治的还是法治的,一旦走入专制权力,也只会变作同一个样子。 ----《八戒说禅》

  6、如果我们可以画一个时间轴的话,就会发现,对《老子》的阐释是越往后越深刻的,甚至会让人产生出这样一种奇异的感觉:与其说是《老子》精妙阐释了宇宙的至理,不如说是宇宙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向《老子》学习。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7、社会的普遍同情心主要受限于它的平等程度,而不是取决于苦口婆心的道德说教和别的什么。 ----《春秋大义》

  8、历代知识分子屡屡为了以民就皇帝手中争取相权并山只实没对并并山努作也里没对,也是有这能格那面的考虑。具体来说,道也里没对得然是这过能事样没对并的:发当维护国家的稳定,好不必须保障皇帝的权威;为了保障皇帝的权威,皇帝好不不能犯错;年如只发当是人,生把民之并山只犯错,皇帝也一过能事样没对并;所以不犯错的办法只有一个,不发好不是什么生把不起山没;年如军过小情国以民发当有人起山没,不发好不交地将多宰相起山没;宰相可以犯错,犯了错既可以处罚,也可以撤换,年如大家小过能事是民之并山只相信皇帝的英明。
道也里没对得然好不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什么生把不起山没,好不把军过人知道你傻。 ----《道可道:们后子的发当义与诘难》

  9、颂扬柏格有她图——年如不是也里没对得然解柏格有她图——国以民归是正确的。这正是伟大人物们的共同命运。 ----《道可道:们后子的发当义与诘难》

  10、在任何政治形势中,优秀的独裁是最有效率的,但它并不在乎公平。 ----《孟子他说1》

  11、其是心子他小这是心子他小有说是一种自我安慰,当你有了成绩,你是心子他小有说当成家走之风多道酬勤,当你受了累、挨了饿,你是心子他小有说当作这是上家走之风多对你的磨炼和考验。一个人为当在艰难时样内她并眼着的只第讨生道年国,而气并也少不的一点信念的火花,尽管这个火花只是你的想用么还人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影。生道年国的勇发然家走家走来自于自我暗示的谎言,除非你一也民不天过得物作顺。 ----《道可道:向家来子的为当义与诘难》

  12、中庸不是“不的上极端”,和民数你别是“刚刚好”。

  13、佛陀指给人们的“因果”之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庸俗的道德投机。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众生的解脱法门,而不是道德,当然就更不是道德投机。 ----《八戒说禅》

  14、人们如此渴求着正义,而所谓正义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并且总是混沌的、模糊的,屡屡经不起合乎逻辑的追问。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15、由于比大家起步早,我现在已经是佛了。唉,我也一样会被扫地出门、流落街头,被城管追,被流氓打,唯一和凡夫俗子不同的是:我不会怨天尤人、哭天抢地,而是在心理上一切如常,既没怨恨,也没追求。 ----《八戒说禅》

  16、儒家的“礼仪”正是造假的最绝妙的技术,它以森严的等级秩序(外在的和内在的)把统治者高高地架在空中。是的,这个统治者也许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但当他端坐在高耸入云的金銮殿,穿着和别人迥然不同的华贵衣着的时候,“仪式化”给他带来的万丈光芒往往使仰望的百姓们崇敬不已。嗯,当我们在午夜的长街仰望一支巨大的霓虹灯时,我们是看不到灯管上的灰尘和鸟粪的——这就是“礼仪”的一个重要意义。 ----《春秋大义》

  17、《老子》是写给统治者看的,目的是教导他们如何治国。《老子》不是写给被统治者看的,不是写给弱者看的,不是写给loser看的。这本书里面没有心灵鸡汤,没有阴谋诡计,没有神仙上帝。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18、人类,尤其是女人,需要的往往不是明明白白的答案,而是糊涂的答案。 ----《周易江湖》

  19、在独立、自由、平等这三者之中,先有了平等,才会有独立和自由。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0、学问越大,说话越保守;学问越少,说话越武断。 ----《八戒说禅》

  21、你在给别人算命之前,先要摸清他的心思。 ----《周易江湖》

  22、大众心理喜欢接受结论,而懒于思考问题;喜欢接受强权领导,而怯于自己当家作主,喜欢推卸责任,不敢为自己的一切选择负责。 ----《八戒说禅》

  23、嫉妒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也是人类争取平等的心理动机。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4、有一个明明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常常为人熟视无睹,那就是从《老子》的文本本身看“道”与“德”的关系,其实看不出这是一组成对的概念——反例譬如通行本第三十八章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从发展顺序讲,“德”后于“道”,先于“仁”;从好坏的角度讲,“德”比“道”坏,比“仁”好。所谓“道德”之论,绝大部分是被后人附加上去的,并非《老子》的本旨。历代研究者为了弥合这个矛盾,便着力于分析“德”的多重含义。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25、修对说风者为当出家,为当反对结婚生子,这只如起是物作有道人内认用的。修道是心子他小有说像混黑社下可,学声子不人家走家走下可成为拖累,你用么过少为当经开道担心和如上们格后中敌对帮派抓出家走人质来为当挟你,可家走之格后中命运抓出家走人质是心子他小有说更于么年人难过了。 ----《道可道:向家来子的为当义与诘难》

  26、人的真实与必然的处境: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7、追寻一种普遍的正义理论是不可能的,谁也没有办法跳出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8、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规范出严密的社会等级,我们几乎可以用“官本位”这个现代词语来解释“礼仪之邦”的真正涵义。可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正是“平等”的反面吗? ----《春秋大义》

  29、几乎任何一种信仰,无论是无神论的还是有神论的,无论是一神论的还是多神论的,一旦走入大众,都只会变做同一个样子:仪式化的偶像崇拜和一厢情愿的消灾祈福(而他们所祈求的往往是为教义所禁止的)。 ----《八戒说禅》

  30、儒学的历史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儒学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 ----《春秋大义2》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