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最全的董桥名言警句

2019-04-02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活了这许多春秋的老头了,邂逅的人和事说不上多也说不上不多,闲时回想恍如一出出的戏,有的缤纷,有的苍凉,更多的是幕启幕落之间的那一阵微茫。 ----《今朝风日好》

  2、早上九点多钟进城路上金金银银的阳光渐渐褪色了,天上是一片淡淡的水墨。风很冷,公园里苍老的古树窸窸窣窣诉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兴亡。有鸟语。有花香。我坐在长凳上翻一堆图书馆里影印的资料。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冷。云破处,天上透出几道午后日头的微光。上午在附近小书店认识的一位英国老先生也出来散步。他的风衣跟他脸上的皱纹一样皱。酒馆里的啤酒染红了他的大鼻子。 ----《旧时月色》

  3、我相信每一代都有不少带着气韵的人,这些人在马背上看遍了茅店月色和板桥残霜,到了乌啼时分忽然有些感悟,有些寂寥,枯坐逆旅静听阶前点点滴滴的雨声,心中一怔,那叫气韵!这样的心路历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有了孤独的性情才有,没有孤独的性情终归没有。 ----《白描》

  4、虽有时观过可以知仁,而贞固不足以干事,宜其浮名满天下而天下无一人以事业许之 ----《记忆的脚注》

  5、他偏爱的另一批书他说要跟到他归天的那一刻:「那是慰藉,是寄託;人生流离,书是故乡!」 ----《绝色》

  6、见人家家里藏书千卷还要问人家是不是把这些书全看完了,此人必是庸人。

  7、“还有一本《儿童杂事诗》,是他用毛笔写了邮寄送我的,寄来后也没有细阅。这些东西,如果不遭劫,也不过藏在筐笋中,不见得会拿出来玩赏,一旦失去,就会念念不忘。世间事物的得失,往往如此。” ----《记得》

  8、十二三年了,云姑满脸是秀丽的沧桑,仿佛前朝一幅尘封的淡彩仕女。 ----《云姑》

  9、文学害人不浅;没有文学渲染,玫瑰花根本不会那么可爱,也不会那么可怕。幸好你念的是政治、是历史,不然我更睡不着了!人活着就离不开政治;人一开始学会穿衣服遮羞之后,恋爱就离不开政治手腕。政治是管理别人的艺术或科学。爱情离得开“管理”吗?说一对男女相处得很幸福,意思是说这两个人很懂得互相“管理”的艺术。 ----《董桥七十》

  10、那句话套用的是张爱玲《金锁记》里的名句:“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圆翁抱怨张爱玲写倒了:年轻人想象三十年前的月亮一定又大又圆又白,只有老年人回忆三十年前的月亮才想得起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的一滴泪痕:“幸亏那段名句笔头一转还是转对了,”园翁说。“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绝色》

  11、不必老到清末,不必旧到民初,张爱玲笔下的洋场金粉也尽是樟脑的味道了。最近到台北历史博物馆看《流金岁月》展览,那些旧广告画旧旧月份牌都凝成二三十年代的残梦,衬着一套套的红木家具,手摇的电话,铁铸的熨斗,高挑的花几,黄橙橙的灯光下,人家苦苦等候张爱玲睡醒下楼见客。走完博物馆的石阶向左一拐,但见露亭一角,卖茶卖水,亭边矮篱藤蔓青翠,一株老树开的小花如残雪点点,纷落一地。老台北灰濛濛的天空竟见三两啼鸟匆匆飞过,原来再走几百步就是植物园了。我突然闻到淡淡的荷香,心中浮起学生时候读《莲的联想》的哀愁。 ----《旧时月色》

  12、“花时已去,梦里多愁,如果当年要了那孩子,我如今就不那么孤单了。邻居送我一株白兰花,这里天冷,只开过几次小花,总算唤回了你的童年和我的青春。” ----《董桥七十》

  13、青涩的岁月常常是一生人最缅念的岁月。未必都是密树浓阴、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也许是一个看云的心愿在严师的书斋里破灭,也许是一次黄昏的约会在听雨的残荷边落空,几十年后对着飘霜的两鬓细细回想,心中尘封的懊悔一瞬间竟给冉冉飘起的暖意盖掉了。那其实是近乎浅薄庸俗的意兴,经历了一代人一代人的渲染,中外追忆幼年往事的不少创作,却依然打破时空撩起无尽的感动。 ----《旧时月色》

  14、岁数大了人也澹泊了,企慕一幅画一幅字远远没有从前焦炙,一心随缘,一心信缘。 ----《董桥七十》

  15、承认他死了而埋葬他,是哲学;不承认他死了而又不停歌颂他,那是政治了。 ----《记忆的脚注》

  16、(周梦蝶)一写到张爱玲,他的文字不免故意白了一点点:“骨秀神清多愁善感的女子,久住严寒地区,很可能于一夜之间结晶又结晶,醒来时,人已婵娟为一影梅花,在自己的暗香里悠然微笑。” ----《旧时月色》

  17、"我困在痛苦的矛盾里:我必须记住也必须忘却。我必须把那些往事摆在我找不到的地方,不然我活不下去的。" ----《白描》

  18、我想看的是短文章里的“事”、“识”、“情”。“事”是“实例”、“故事”;“识”是“观点”、“看法”;“情”是文笔的“情趣”、“风采”。语言太甜则失真、虚假。沉郁的悲情比蛋蛋的哀愁耐人寻味;哀愁而淡淡不如火辣的愤怒。哲学写得浅浅的很难算是这里,浅浅的文笔露出发人深思的哲学才好。 ----《英华沉浮录》

  19、篇自序不长,却掩盖不住他胸中的孤愤和企盼:“我们这一代,‘救国’、‘救世’不是目的,只是抵抗寂寞的手段”。 ----《英华沉浮录》

  20、“难怪初会庞小姐似曾相识,水灵的眼神修竹的鼻子新月的朱唇,简直燕子归来!”老先生压低声音补了一句:“难得一头青丝跟身材一样浓丽,丰盈,戏台上随便过个场迷得倒千百看官。” ----《鹤顶红》

  21、“But this is how Paris was in the early days when we were very poor and very happy.”他说年轻人有缘在巴黎消磨年轻的岁月是人生的福分,一辈子消受不尽,因为巴黎是个流动的盛宴。 ----《绝色》

  22、旧小说里看惯了,这位过了半百的荷师娘苍然古貌,银发酡颜,眼睛是秋月笼烟,眉毛是晓霜映日,也许是山乡住久了,都说她年轻时那股烈火脾气都散淡了,像闲云,像野鹤,闽南语和国语也软水那么软,偶然迸出一句英语似乎硬朗些。连她住的那座青山都飘着古意,碧岫堆云,猿啼鹤唳,后门外还有流水潺漫,飞泉瀑布。 ----《玉琮》

  23、我最想要一本Edmund Dulac 画彩图的英译《鲁拜集》,英伦旧书店里见过好几部非常精美,可惜价钱都超乎我囊中买书的涓滴。有些重装的真皮封面尤其贵气,我尤其想要也尤其要不起。 ----《今朝风日好》

  24、香港是个丰硕的宝地。一九四九故国山河变色变体,贫富贵贱避秦南来,多少人创造传奇攀上高枝呼风唤雨,多少人甘心平凡归隐闹市自斟自吟,这期间,镁光灯下铁铸的辉煌往往化为流水的呜咽,繁华声中纸糊的淡泊反而永保圆缺的豁达。我在这里的寻常巷陌邂逅不少沉静的旅人,彼此客地相逢,随兴往还,从来不求深交,总归不曾相忘。 ----《记得》

  25、她那年高二了,拢到背后编成松松一握辫子的长头发更浓更黑更亮,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戴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刻意呵护贴紧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 ----《云姑》

  26、宋淇先生言谈举止常常带点矜持的关切和客气的隔阂另加孤傲的罗默契,林文月有一回在香港富丽酒店门口送别宋先生,她说她看着宋先生的背影不禁想哭。宋淇这样的器宇是六分往昔故园的教养四分西洋文化的陶铸。 ----《青玉案》

  27、我这一代人跟沈先生那一代人有点像,从小饱受苦行似的熏陶,心要载道,人要安贫,文要穷工,一点享乐都怕挨骂,大人面前不是站着就是靠边坐,笔下文章酸酸的倒是天份了。六十年代台湾一位著名作家跟我说起“五四”文学优劣,他说沈从文的作品终归不可小觑:“实心!”多年后读沈先生《看虹摘星录》后记,我才悟出他借西洋音乐涤洗文心的孤旨,说是“没有乡愿的‘教训’,没有黠儒的”思想“,有的只是一点属于人性的真诚情感”。礼貌而开朗,果敢而蕴藉,那是沈先生那枝笔。 ----《记得》

  28、气韵之说其实是自赏的孤芳。上了年纪的人总觉得他那一代的人才有气韵,下一代人没有。我想那是骗人的。我相信每一代都有不少带着气韵的人,这些人在马背上看遍了茅店月色和板桥残霜,到了乌啼时分忽然有些感悟,有些寂寥,枯坐逆旅静听阶前点点滴滴的雨声,心中一怔,那叫气韵!这样的心路历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有了孤独的性情才有,没有孤独的性情终归没有。 ----《白描》

  29、坦白说,我也深深企盼我写的怀旧小品全是虚构:苦的不是那么苦,甜的并不那么甜,只恨平顺的人生实在难求! ----《今朝风日好》

  30、“我喜欢观察古今中外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牵出的语文课题。” ----《文字是肉做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39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