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柴静《看见》经典语录、经典名句语句精选

2019-04-2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以下是励志台Lztai.com小编精心整理的柴静《看见》经典语录、经典名句语句摘抄精选大全,通过这些经典语录名言、名句,你可以了解柴静《看见》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柴静《看见》名句,欢迎投稿发布出来与我们共享。

正义没什么放诸四海而皆同的标准。
——柴静《看见》

老范坐边上,后来她写道: “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他甚至都不为自己辩解一句。为什么不在镜头面前,哪怕是伪装歉意向大家忏悔以乞求宽恕呢? ”
——柴静《看见》

实习生一边转着手里的圆珠笔一边说:“赶紧把地都给农民,让他们直接卖给商人,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啰嗦那么多干什么呢?” 
我问他:“你将来想干什么?“ 
小伙子挺坦率,“当制片人。” 
“当了制片人呢?” 
“当台长。” 
“当了台长呢?” 
“影响别人。” 
“影响别人什么呢?” 
“......这个还没有想。” 
我说:“你还是给我一个宾语吧。”一个动词总是比较简单的,但如果没有宾语,它不知会落脚何处。
——柴静《看见》

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柴静《看见》

和解,是在心里留了一个位置,让那个人可以进来。不是忍耐,不是容忍,她指指胸口,是让他在我这里头。
——柴静《看见》

生和死,苦难和衰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柴静《看见》

钱钢老师说:“他这么做对么?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
——柴静《看见》

看见它,和经历它,是不一样的。
——柴静《看见》

他一再说: “很多人需要我告诉他们一个怎么样才正确的生活,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告诉他们。假如我知道那么多,这些积累的知识也只会阻碍我的行为。如果一个老师不理踩自己的感受,仅仅根据知识去做,这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
——柴静《看见》

“听说人死了以后家里会有什么动静。其实有啥动静,什么动静都没有。”
——柴静《看见》

《看见 做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初次接触,接受,总结,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模样 
人们常说最幸福的事是痛苦的,只是回忆起来特别幸福 
有人说,你得了非典,就嫁给我吧,想死来逃避失败的现状 
小孩子之间就是那么重情重义,可又懵懂无知,多沟通 
关心别人的时候,我们才忘了自己 
自己文艺了几年,怕出门,怕遇友,怕应酬…需要参与这个世界 
要是多关心群众,我们jiu先进了 
野夫-我们已不是大多数,很大程度上免于受辱了 
人都是一样的,追求幸福 
他人之受,我必受之 
山西,山西,当一个山西人来过南方后,打定主意不回去。为了发展经济,挖,盖,排,没有清山,绿水也没了,地下水也被污染,水利局怎么不公开消息,还不如不发展
——柴静《看见》

石头就在那儿,我不仅要让人看见它,还要让人感觉到它。
——柴静《看见》

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心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柴静《看见》

后来才知道康德对启蒙的定义不是谁去教化谁,而是“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
——柴静《看见》

我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我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我的恐惧而工作。最简单的东西没有了,我的心不在腔子里。
——柴静《看见》

“你们为什么要卖力工作?” 
“为了理想。” 
“为了乐趣。” 
“为了你们,我为你们而工作,你们高兴,我就高兴。”
——柴静《看见》

节目播出后那个暑假,有三所大学和几十个志愿者去板烈小学给学生补课。搞晚会,来来去去。卢安克说,学生 “被忘记” 的状态改变了,成为 “被关注后又被忘记”。他在博客上写: “请你先弄清楚:你是不是只因为我才想来?是不是期待着看到什么?如果是,你面对学生就不是真实的,对学生不可能是纯粹的,所以你也就会被他们否认。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学生,你也不一定需要选择一个已经有志愿者的学校。 ” 
在给老范的回信中他写过: “有很多其他的人被学生吸引到这里,但他们都没有留下来。为什么呢?他不可能留下来,是因为他与当地之间没有了命运关系。 ”
——柴静《看见》

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柴静《看见》

因为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会被挑出来站在什么地方。大家说,看,她跟我们不一样。怎么才能克服这种恐惧?
——柴静《看见》

史努比老说我有“塑料感”,跟现实隔着朦朦一层。但这层膜很快就保不住了,人被硬生生直接摁在犬牙交错的生活上,切开皮肤,直入筋骨。
——柴静《看见》

就是此时的感受,让我想起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在这期叫《告别卢安克》的节目结尾我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
——柴静《看见》

柏大夫说给他,也说给我听: “和解,是在心里留了一个位置,让那个人可以进来。 ”不是忍耐,不是容忍,她指指胸口, “是让他在我这里头。”陈虻说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柏大夫说的, “强大了才能变软”。我有一个阶段,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但这之后我觉得世间有另一种可能 ——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人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 “客观” 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柴静《看见》

我制动自己身上已经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能问出来了————在动物界,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了,很快,很快,你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
——柴静《看见》

王小波说过,在认识的人面前,被当人看是尊重,但是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被当做东西。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柴静《看见》

我在日记里写: “一个人得被自己的弱点绑架多少次啊,悲催的是这些弱点怎么也改不掉。但这几年来,身边的人待我,就像陈升歌里唱的, ‘因为你对我的温柔,所以我懂得对别人好 ’,能起码认识到什么不好,最重要的,是能以 ‘别人可能是对的’为前提来思考一些问题。 ”
——柴静《看见》

“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 
“空的?” 
“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他的声音很慢,我从没听过一个人在镜头面前的语速这么慢。 
“你是说这样影响不到别人?”我喃喃自语。 
“这个很奇怪,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
——柴静《看见》

远远听见琴声,顺声望,只一位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斑驳剥落的朱红亭子里,膝上一块灰布,对着湖拉胡琴,琴声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
——柴静《看见》

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
——陈虻《看见》

他有一点好,不管骂得多凶狠, “你认为对的,你就改。想不通,可以不改。我不是要告诉你怎么改,我是要激发你自己改的欲望。 ”但你要投入了,他又要把你往外拉: “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件本身了。 ” 
你点头说对对。 
他又来了: “你要听懂了我的每一句话,你一定误解了我的意思。 ”打击得你哑口无言,他还要继续说: “你别觉得这是丢人,要在这儿工作,你得养成一个心理,说任何事情,是为了其中的道理,而不是说你。我的话,变成你思维的动力就可以了。 ”
——柴静《看见》

吱吱叫的车轮才有油吃
——柴静《看见》

在动物界,如果你身上散发着腐败的味道,那么很快,很快,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扑倒在地,同伴四散奔逃,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
——柴静《看见》

卢安克刚来板烈村的时候,村里人认为他是特务,有的拉他去政府跑项目,有的偷走了他的钱和手电,他什么反应都没有。“这样我就变成了一个没用的人。”他说,“这样我就自由了。”
——柴静《看见》

我的医生朋友小心翼翼地跟我谈:“这期节目(双城小学生连环自杀事件)很好……” 
“你直接说‘但是’吧。” 
他笑:“你是文学青年,还是记者在发问?” 
“有什么区别吗?” 
“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
——柴静《看见》

柴静:我怎么总是改不了我身上的弱点? 

卢安克:如果我们这么容易的话我们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
——柴静《看见》

他(卢安克)说很多人都试图帮助他,“城市人好像不太愿意承受各种事实,就想出各种改变事实的手段。但我都不愿意走那种非常规渠道,因为这样的渠道和手段才让我的社会变得不公平。” 
…… 
日后我看到卢安克在博客里写:“现代社会人的追求就是想要有保障,对一切的保障。如果出现任何意外,人们马上就要找一个负责人,让上级负责任。上级就很紧张,怕出事,所以要管好一切,不容许任何意外发生。反过来说,我们为什么要提那么多要求?偏偏这些要求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自由。”
——柴静《看见》

法官认为报道个别地方与现实有出入,但并非严重失实,他的判决是:“只要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在采访者当时以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判断,认为是可以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支撑,不是道听途说或是捏造的,那么,新闻机构就获得了法律所赋予的关于事实方面的豁免权。” 
我问他:“您希望观众怎么来理解您这个判决。”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我心头一人。
——柴静《看见》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柴静《看见》

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柴静《看见》

他笑的时候……他给你一个微笑的时候,简直就像把世界都给了你的那种感觉。
——柴静《看见》

人被硬生生直接摁在犬牙交错的生活上,切开皮肤,直入筋骨。
——柴静《看见》

《看见》简介


柴静《看见》经典语录、经典名句语句精选 图1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该文章所属专题:柴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48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