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关于张华名言大全

2019-04-2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或许是因为人类从自然中走来,血液里潜藏着对自然的依恋和敬仰,当人类跌入自创的人化自然,即社会中的时候,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的无限怀想。这种怀想最后上升为一种审美情结,即:凡是自然都是美的。自然因此也最能感动人心,最能俘获人心。

  2、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是位置决定思想,或者说处境决定情怀。一个班主任爱自己班上的学生,就无须要求他像爱自己的学生一样爱天下的子民,但是,他的爱,跟一个国君对子民的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道义上也是一样的。

  3、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方法背后看不见的东西,比方法更本质、更深层,也因此更有影响、更为重要。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就是语文素养。

  4、教学是一门讲究能耐的职业,发怒就是其中的一种能耐。发怒的最高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做到言虚发而事实指,处虚境而收实利。说得直白点,就是要学会“假发怒”,因为假,所以可冷静处理,进退自如;因为怒,可以痛陈固弊,激浊扬清。

  5、真正的写作高手,追求的恰恰是“常字见奇”的艺术境界,最能打动读者的语言魅力,往往也是一个普通常见的词语被高手运用得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6、在这种积极有效的发怒模拟准备之后,可想而知,我们真正在课堂中的发怒,才能做到有礼有节,做到抑扬顿挫,做到游刃有余,才不会信口雌黄,不会口不择言,不会说过激话,不会触犯学生的心理底线。

  7、之所以讲“技术”而不提“方法”,是因为在流行的语文备考中,泛滥成灾的各种方法,十有八九本质上还只是一种要求,而且,技术观念显然是一种更具有“技术含量”备考观念。

  8、从边界来说,语文的所有活动,必须是向心性的;从中心来说,语文的所有活动,必须能辐射到的。不具有向心性或不能辐射到的“语文活动”,就不是语文活动,因为它们处于语文的边界之外。

  9、世界上最大的浪费,无过于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世界上最大的损失,无过于课堂上的青春损失。

  10、绝大部分学校只拥有弱性生存危机,因而也只能孕育弱势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当前的学校文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秘密所在。

  11、记住:写作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很多人”。写作如果不会批判很多人,你的写作就是多余的文字的垃圾。写作的诞生就意味着批判的降临,写作的存在就意味着孤独的穿行。写作者永远要有一个假想敌人,而且是强大的假想敌人,这个敌人甚至普天之下的。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他的敌人是“举世”;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他的敌人是“我以外的人”。

  12、学校图强的源动力在于打造强势文化。如果不从强势文化入手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而只是修修补补做一些表面或边缘的改革,终究不会带来学校根本的变革。

  13、我们抱着“诗歌不可翻译”的草率认知,刻意避开在白话翻译上的努力和过程,而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可以在自读中完成诗歌的“读懂”任务。这种抽离学生“白话翻译”过程的做法,无疑是将学生推入了一个混沌无知的理解世界,这也就难怪我们的学生厌恶学习而学无进步了。

  14、一定要学会听到你听不到的东西。

  15、我的上课体验一再表明:将上课与人生有效对接,你的课堂就不在平面,而是立体,不再趴着,而是站立,不再干瘪,而是丰盈,不再乏味无聊,而是生机盎然。

  16、处理对立考验的不是勇气,而是一个人的智慧。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卡夫卡笔下的句子一下子就紧张了,摩拳擦掌剑拔弩张的;而句子一紧张,思想就有了互相扯皮的张力了。什么是思想?思想就是拥有张力的意见。

  17、对词语进行脱俗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选用公众性弱而艺术性强的词语。读者喜欢在陌生而确当的词语里,领略到文章的艺术意味,感知到作者的写作水平。

  18、在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惨痛现实面前,我看到了语文教学“去科学化”严重弊病。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活跃着无数的“语文教学”,这种泛滥的个人化的语文课堂,彻底消解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严肃性和专业学术性。语文教学缺失“公理”,丧失“原理”,消失“机理”的现状,可以说正是语文教学“科学性极度疲弱”的必然结果。

  19、我曾经批判过,印刷术的发明,是对人们语言敏感的第一次阉割;而互联网,则是对人们语言敏感的第二次阉割。与前一次阉割不一样,前一次的阉割刀锈迹而钝,所以割而未阉,互联网技术是一把锐利之刀,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剃须刀片,这一次是把我们很多人彻底阉割了,痛绝子嗣。

  20、扣题说到底不是文章写作的刚性要求,而是安抚读者心理的柔性需要。但读者是上帝,作者是子民,子民只能服从上帝的指令。

  21、所谓重要,只是抛弃的条件尚未成熟时的一种暂时性判断。

  22、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23、细化是分析的形象化说法,任何一种工作,细化都是重要的一种指导思想。细化是一种做事方法,同时,细化更是一种行动力量。

  24、在长期的观课过程中,我发现,“没有结果”已经成了我们的课堂,至少是语文课堂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无结果教学”竟然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许多教师在纠缠于“是否有效”时,却意识不到自己的课堂竟然是毫无结果的。每当听完这样毫无结果的课以后,我就感叹很久,为我们几十位学生40分钟的青春而唏嘘不已。

  25、落后的文化阻碍生存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一定是促进生存与发展的,弱势文化只能造就弱者,强势文化必然造就强者。

  26、这给了我们上课的一个重要启示:好的课堂,应当有人生指导的底蕴。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你的课要有人生的高度和趣味,你必须学会适时兜售点成功学。

  27、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咀嚼、寻找、对比、确认词语和句子的过程,我们带着一种二度创造的快感,依着原作的足迹,搜寻最切恰当的对接文字,如果我们对接错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们理解不到位,那么我们的文字对接也一定不准。

  28、写作是一种述说方式,是聚拢观察思维的有力抓手。对于一个无须述说的活动,我们的感受是迟钝的,我们的接收信号的微弱的,我们观察过程是浮皮潦草的。

  29、我们会得到一个学术的真理:不管一方、双方或多方是多么的肯定或决绝,他们的相反命题一样可以甚至更加肯定或决绝,任何标榜为探得本质的判断,都是一孔之中的偏见。皮浪说,对于每一个命题都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立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这真是人类思想的一语中的之语。但皮浪因此认为“一切独断论都是不能成立”就错了,恰恰相反,一切独断论都是能成立的,因为所有的独断论都是因个人而生的,也是因个人而成立的。

  30、有没有说,有时候就代表有没有思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7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