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最新的《少有人走的路》经典句子

2019-04-1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想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 ----M·斯科特·派克

  2、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面对一个一个接踵而至的问题时,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大的来看,一是解决问题,二是规避问题。作者认为,解决问题,是痛苦的,但在痛苦中,伴随着能力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而规避问题,往往不会使痛苦消失,持续的逃避还会使心智退化。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呢?这就是自律。 ----M·斯科特·派克

  3、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M·斯科特·派克

  4、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也当然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M·斯科特·派克

  5、我们一定要警惕,责备与愤怒和仇恨一样,都会给人带来痛快的感觉。发泄愤怒能让人一吐为快,责备他人能让人舒服,仇恨则让人过瘾。它们就像其他使人快乐的活动一样,容易让人上瘾——你甚至会迷上它,会养成习惯,无法自拔。 ----M·斯科特·派克

  6、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7、政治的力量,就是以公开或隐秘的方式,去强迫别人遵循个人意愿。这种力量既存在于某种地位之上(比如身为国王或者总统),也存在于金钱之中,然而,它不属于拥有权力或者金钱的人。归根到底,政治的力量和德行以及智慧无关,最愚蠢、最邪恶的人,也可能成为地球的统治者。而心灵的力量,则完全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中,它和强迫、控制别人的力量没有关系。拥有强大的心灵力量的人,完全可能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他们有时也会占据领导者的地位;他们也可能是穷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既然心灵的力量不是控制别人的力量,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呢?简而言之,它是在意识基础上做出决定的力量,也即我们的意识思维的力量。 ----M· Scott Peck

  8、一辈子真的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所以不妨对爱你的人好一点,也对自己好一点,今天是你的枕畔人,明天可能就是你的陌路人,如果这辈子来不及好好爱,就更不要指望下一辈子还能遇见。 ----M·斯科特·派克

  9、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M·斯科特·派克

  10、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M·斯科特·派克

  11、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发现错误并反躬自省,我们通常就会找出问题所在,并作出相应的自我调整。我把那些不会自我调整的人称为“说谎的人”,因为他们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自欺欺人,对自己的错误和陋习茫然无知。他们发习惯性思维就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无论何时何地。即使错误有迹可循,他们也不会做出自我调整,反而去抹杀这些错误痕迹,并为此消耗他们大量的精力。不仅如此,他们还盛气凌人,经常责备他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以保护他们自己的病态。这种抹杀和责备,恰恰就是他们的罪恶之源。 ----M·斯科特·派克

  12、抱残守缺,与现实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默然置之,是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情形,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 ----M·斯科特·派克

  13、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就会由此失去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而长期的、慢性的心理疾病,就会使人的心灵停止生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就永远难以成熟。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 ----M·斯科特·派克

  14、多数人认为勇气就是不害怕。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15、潜意识如此庞大,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包含了我们历代祖先的生存本能,卡尔·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比如我们看到老虎袭来会害怕,人上台讲话会导致紧张,想把喜欢的女生占为已有。这些所有我们出生就有的经验,实际都是以无意识的形式存在在大脑里了。 ----斯科特·派克

  16、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养成自律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些心灵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 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假如这些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不过获得礼物的过程,必然是一场更为艰辛的奋斗,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M·斯科特·派克

  17、每当你想去寻找正确答案时,你都要首先向自己发问。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是你也将不得不忍受不知所措的痛苦。 ----M·斯科特·派克

  18、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M·斯科特·派克

  19、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M·斯科特·派克

  20、他们都面临 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斌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在于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M·斯科特·派克

  21、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M·斯科特·派克

  22、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有的人选择拖延时间,幻想问题会自行消失;有的人选择对问题视而不见,欺骗自己认为问题与己无关;有的人选择娱乐、酒精或毒品,想把问题排出在意识之外,让自己尽量忘记问题的存在,以换得片刻的解脱。 我们总是逃避问题,而不去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总是想远离问题,不想承受解决问题要经过的那段痛苦。 ----M·斯科特·派克

  23、做出承诺,是真正的爱的基石之一。具体而深刻的承诺,即便不能保证情感关系一帆风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M·斯科特·派克

  24、人生不仅苦难重重,而且还错综复杂,没有公式可循,也没有简单的答案。
……
任何人面对痛苦的决定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一次次地追问自己,从中寻求答案。 ----M·斯科特·派克

  25、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这不是洗脑,也不是盲目的宗教信仰。这是一个起点,书中用更多篇幅是我们在认识到了人生苦难重重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M·斯科特·派克

  26、人生是一场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 ----M·斯科特·派克

  27、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M·斯科特·派克

  28、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我说过: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问题降临,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体验。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推迟满足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会得到回报。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M·斯科特·派克

  29、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苦难耿耿于怀了。 ----M·斯科特·派克

  30、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因此,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M·斯科特·派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