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杂忆与杂写》经典语录、经典名句语句精选

2019-03-31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以下是励志台Lztai.com小编精心整理的《杂忆与杂写》经典语录、经典名句语句摘抄精选大全,通过这些经典语录名言、名句,你可以了解《杂忆与杂写》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杂忆与杂写》名句,欢迎投稿发布出来与我们共享。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杂忆与杂写》

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
——杨绛《杂忆与杂写》

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
——杨绛《杂忆与杂写》

“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的只够我们惶恐 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经过艰难困苦,不知道人生有多么坎坷。有了亲身经验,才能变得聪明能干。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对钟书叹气说:“看来一个人太笨了,不能是好人。” 
钟书问:“为什么?” 
“是非好歹都分辨不清,能是好人吗?” 
“谁又分辨得清?”
——杨绛《杂忆与杂写》

车过了“蔚然而深秀”的琅玡山,窗外逐渐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过了蚌埠,窗外景色还是不改。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
——杨绛《杂忆与杂写》

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低于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杨绛《杂忆与杂写》

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杨绛《杂忆与杂写》

责怪人家说话不真实,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们夫妇常说;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只好自己譬解:知道我的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随他们怎么想去吧。人生在世,冤屈总归是难免的。 
虽然是一番屈辱,却是好一番锤炼。当时,我火气退去,就活像一头被车轮碾伤的小动物,血肉模糊的创口不是一下子就能愈合的。可是往后我受批评甚至受批斗,总深幸这场控诉大大增强了我的韧性。
——杨绛《杂忆与杂写》

我读《三国演义》,读了一肚子“白字”(错别字)。据钟书说,自己阅读的孩子,都有一肚子“白字”,有时还改不掉。我们两个常抖搂出肚子里的白字比较着玩,很有趣。
——杨绛《杂忆与杂写》

一位大妈见了我们说:"真要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毛主席,你们会到我们这种地方来吗!"我仔细看看她的脸。她是不是在打官腔呀?
——杨绛《杂忆与杂写》

有一次,她听同伙传说,某家在物色一个姨娘,主要条件是要能生育。阿灵对我妈妈说:“我去把。我会生。我生过。”大家笑她,她也不知有何可笑。
——杨绛《杂忆与杂写》

储安平家住公共租界,我们家住法租界,不仅距离远,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又加我不善交际,很怕单独一人出去做客。钟书出门之前,我和他商量说:“我不想去了。不去行不行?”他想了一想说:“你得去。”他说“得去”,我总听话。
——杨绛《杂忆与杂写》

皱面先生是天主教徒,也许就因为要娶她而进教的吧?天主教不准结婚,可是离过婚的人想必也准进教。
——杨绛《杂忆与杂写》

阿七以后每画“搭其眉毛,豁其眼梢”;未到“鸭蛋其脸”,阿必就哭。以后不到“小圆其鼻”她就哭。这幅漫画愈画得神,大家都欣赏。
——杨绛《杂忆与杂写》

《杂忆与杂写》简介


《杂忆与杂写》经典语录、经典名句语句精选 图1

本书初版选收了杨绛怀人忆旧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而发的小品文等共二十余篇,这些文章读来亲切感人而又发人深省。 
这本增订本比初版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多为作者九十高龄以后所写,长或方余,短则数百,无不体现了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的宽厚睿智,而情感的蕴藉有致,文笔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该文章所属专题:杨绛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2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