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爆肚羊头肉我非燕人,过去也没喝过豆汁。但豆汁却是老北京的小食,雪印轩主人《燕京小食杂咏》
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不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诗后自注云:“豆汁即绿豆粉浆也。其味酸苦,分生熟二者,熟者沿街叫卖,佐以咸菜食之。”咸菜是盐水腌的芥菜头,切成细如发丝的咸菜,以干辣椒入油炸透,再将滚烫的辣油,倾于咸菜丝上,其味尽出,并配焦圈食之。焦圈是和妥油面,挽成细如小拇指粗的环状,入油炸焦,其程序一如炸油条,入口焦脆。豆汁由来已久。
——逯耀东 《肚大能容》
《燕京风俗志》
云:“立秋日,人家有丰食者,云贴秋膘。”贴秋膘是广东人说的进补,广东进补吃三蛇,北京人补秋膘吃鲜羊肉。虽然北京人一年四季都吃羊肉,这个季节更盛。红焖、清炖、包饺子、蒸包子及涮烤皆佳。《都门杂咏》
咏煨羊肉云:“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羊肉细火文煨,午问下锅晚上吃,再酌二锅头四两,这种生活对老北京而言,真的是“亚赛王侯”了。此时来北京,该吃顿牛羊肉了。
——逯耀东 《肚大能容》
豆汁由来已久。《今古奇观》
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故事即由金玉奴以豆汁救活饥寒交迫的书生莫稽开始,后改编成杂剧,就取名《豆汁记》
,京剧的《鸿鸾禧》
或《金玉奴》
即由此而来。现在,北京人喝豆汁的习惯没落了。不过,这次不远千里而来,潜意识里就想喝碗这种逐渐消逝的“京味儿”。
——逯耀东 《肚大能容》
北宋时期已经有夜市,中期更是已经能通宵营业,那是大概是公元11世纪;而西方最早的夜市则出现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治理下的巴黎,那说的是18世纪的事……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逯耀东 《肚大能容》
川味小吃中有小碗红汤牛肉一种。其制法将大块牛肉入沸水锅汆去血水后,入旺火锅中煮沸,再用文火煮至将熟,捞起改刀,然后将郫县豆瓣剁茸,入油锅煸酥去其渣成红油,以清溪花椒与八角等捆成香料包,与葱姜入牛肉汤锅中,微火慢熬而成,其汤色泽红亮,麻辣滚烫,浓郁鲜香。
——逯耀东 《肚大能容》
饮食文化
工作者不是美食家。所谓美食家专挑珍馐美味吃,而且不论懂或不懂,为了表现自己的舌头比别人强,还得批评几句。饮食文化工作者不同,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即便粗蔬粝食,照样吞咽,什么都吃,不能偏食。而且所品尝的不仅是现实的饮食,还要与人民的生活与习惯,历史的源流与社会文化的变迁衔接起来或为一体。岁哦一饮食工作者的度量比较大些,不仅肚大能容,而且还得有个有良心的肚子,对于吃过的东西,牢记再洗,若牛啮草,时时反刍。
——逯耀东 《肚大能容》
《燕京风俗志》
云:“立秋日,人家有丰食者,云贴秋膘。”贴秋膘是广东人说的进补,广东进补吃三蛇,北京人补秋膘吃鲜羊肉。虽然北京人一年四季都吃羊肉,这个季节更盛。红焖、清炖、包饺子、蒸包子及涮烤皆佳。《都门杂咏》
咏煨羊肉云:“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羊肉细火文煨,午问下锅晚上吃,再酌二锅头四两,这种生活对老北京而言,真的是“亚赛王侯”了。此时来北京,该吃顿牛羊肉了。
——逯耀东 《肚大能容》
石库门式的弄堂房子,以每户三开间双层或三层为一个单元,左右并列连成一排,房子内有个小天井,有间客堂,东西是两间厢房,后面是厨房,楼上除了主房外,在楼梯拐角处还有间小房子,称为亭子间,采光差,亭子间上面有个小阳台,供晒衣乘凉用的。
——逯耀东 《肚大能容》
胡适似乎创造另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那就是周旋于政治之间、自置于政治之外。这种想超越的想法的确是天真。但事实上,他仍然堕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旧窠臼之中,真不知是他玩了政治,还是政治玩了他。后来他自称是过河的卒子,可是从这两年的社交与应酬来看,他似乎已经脱了袜子脱了鞋,在河边漫步了。这不仅是胡适个人的悲剧,也是早已存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
——逯耀东 《肚大能容》
唐鲁孙说:“任何事情都讲究个纯真,自己的舌头品出来的滋味,再用自己的手写出来,似乎比捕风捉影写出来的东西来得真是扼要些。”
——逯耀东 《肚大能容》
外出觅食,虽然方便,但出得家门,踟蹰街头,食肆林立,市招满眼,品目繁多,而且店名又奇特,真的是四顾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因为这年头只要会五六个菜,而且又能把菜炒得半生不熟,就可以竖招牌立字号。至于价是否廉,物是否美,主人是否亲切可惜,都是次要。反正现代人吃的不是滋味,为的只是疗饥,疗饥是不讲滋味的。
——逯耀东 《肚大能容》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