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书籍名句
+

最新的《吾国吾民》经典语句大全

2019-02-12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轨范。中庸即为本质上合乎人情的“常轨”古代学者遵奉中庸之道自诩已发现一切哲学的最基本之真理故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林语堂

  2、说来稀奇这个世界上精神的兴奋往往是伴随着体力的兴奋而发展的而生命的观念居于五千呎高度者与地面上又自不同。 ----林语堂

  3、这种烦恼的感觉其对象是很模糊的真不知所烦恼的是什么;或许所烦恼的在于春或在于花这种突然的重压的身世孤寂之感是一个小姑娘的爱苗成熟的天然信号。 ----林语堂

  4、只有读书人才知道知识的宝藏只有读书人才知道历史和法律也只有读书人才知道怎样在诉状中机巧地运用字句以一字而杀人。 ----林语堂

  5、譬方一架收音机它使吾人安于闹的习惯闹的婚礼闹的葬仪闹的饮食以至于闹的睡眠。它麻痹了我们的神经而发展了吾们的耐性。 ----林语堂

  6、伟大的智慧所产生的伟大文艺予人以一种虱子戏一样的异样诙谐的印象。 ----林语堂

  7、竹笋一物所以如此流行即为其嫩笋所给予吾人牙齿上的精美的抵抗力。一般人之爱好竹笋可为吾人善辨滋味的典型例证它既不油腻却有一种不可言辞形容的肥美之质。 ----林语堂

  8、在中国精神的价值还没有跟物质的价值分离却帮助人们更热情享乐各自本分中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愉快而幽默的原因。 ----林语堂

  9、只有直接从人们心灵上发生的思想始值得永垂不朽。 ----林语堂

  10、知足--这是一种特殊的品性,其作用可使平庸的生活有愉快之感。 ----林语堂

  11、进步是有味的但进步也是痛苦的。更不止此进步还是险恶的。 ----林语堂

  12、吾们同一个时间生活于感觉生活与精神生活如觉并无不可避免的冲突。因为人类精神乃用以美饰人生俾襄助以克服吾们的感觉界所不可避免的丑恶与痛苦但从不想逃免这个现世的生命而寻索未来生命的意义。 ----林语堂

  13、那些乡民围绕着拦住卸任而行将离别的县官的轿子跪倒尘埃感泣零涕。这是中国人的感恩图报的最好表现也就是中国官吏之恩典的最好表示。因为人民只知它是一种恩典而不知道它是一种公义。 ----林语堂

  14、中国诗之令人惊叹之处为其塑形的拟想并其与绘画在技巧上的同系关系这在远近配景的绘画笔法上尤为明显。 ----林语堂

  15、很难说究有多少事情是郑重其事的信仰又有多少是游戏性质的幻想。 ----林语堂

  16、了解旧的文化固甚困难而明了新的亦非容易。 ----林语堂

  17、欢喜骑马的人时常对人说当一个人跨上马背他对于这个世界另有一种看法。 ----林语堂

  18、上自祠天的圣殿下至文人信笺及其他工艺品中国艺术显示出一种纤巧和谐的情调判别出人类性灵最优美的技巧的产物。 ----林语堂

  19、一个人倘常替贫苦被压迫者抱不平在没有宪法保障的社会里一定是一个挺硬的硬汉。 ----林语堂

  20、一切智慧之极点一切知识之问题,乃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他的怎样善享其生存。 ----林语堂

  21、幽默,尤其亚洲式的幽默是知足悠闲的产物,超乎寻常之力量。 ----林语堂

  22、任何一个国家中女人的幸福非依赖乎她们所可能享受的社交机会之众多却有赖乎跟她们终身作伴的男人的品质。 ----林语堂

  23、没有人常能交好运而好运又不能临到每个人头上人遂很愿意容忍这种不平等认为一种合乎天然的法则。 ----林语堂

  24、情为人类的天性理为永久的道理情代表柔韧的人类本性而理代表宇宙不变的法则。
从这两种元素的结合体产生人类行为的是非和历史的论题的判断标准。 ----林语堂

  25、一个明显的谎语倘用了优美的形式说出来也可以受到赞美。 ----林语堂

  26、每个国家都发展一种最适合于本国语言的文学作品。 ----林语堂

  27、那些说教的文学大体上均属品质低劣的次等作品充满了宣扬道德的陈腐之说和质直的理论思想的范围又为畏惧异端邪说的心理所限。 ----林语堂

  28、中国文学批评中有许多形容各种写作方法的不同的表衬辞句;有所谓
“蜻蜒掠水”谓笔调之轻松;
“画龙点睛”谓提出全文之主眼;
“欲擒故纵”谓题意之跌宕翻腾;
“单刀直入”谓起笔之骤开正文;
“神龙见首不见尾”谓笔姿与文思之灵活;
“壁立千仞”谓结束之峻蛸;
“一针见血”谓直接警策之讥刺;
“声东击西”谓议论之奇袭;
“旁敲侧击”谓幽默之讽诮;
“隔岸观火”谓格调之疏落;
“层云叠嶂”谓辞藻之累积;
“湖上春来”谓调子之柔和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林语堂

  29、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

  30、在一个人真能写确实流利的古文以前(至少需十年)需要范围广泛地使用法之熟习是以练习之时经常累月地背诵古代杰作亦为免不了的手续。 ----林语堂

该文章所属专题:林语堂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42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