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描写洞庭湖的优秀古诗词阅读

2019-08-0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导语】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原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多年来缩水成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下面励志台Lztai.com就给大家分享下描写洞庭湖的优秀古诗词,欢迎阅读!




  《望洞庭》――刘禹锡


  全诗纯然写景,描写细致,比喻生动,读来饶有趣味。前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洞庭湖的水光和湖色。秋气侵寒,月光如水,秋夜月下的洞庭湖极其朦胧静谧,水色和月色不分彼此,相互交融,水天一色,茫然一片,到处都是一派祥和空灵的气象,表现了洞庭湖湖面的开阔和廖远。湖面上没有一丝清风,更没有一丝的涟漪,水面平静,就像没有被打磨过的铜镜一样,宁静而自然。“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静柔之美。


  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写洞庭湖中的君山。君山岛上古迹众多,风景秀丽,是洞庭湖中最的小岛。从远处眺望君山岛,只见岛上草木繁茂,山色青翠。在皓月的银辉之下,君山愈显苍翠葱茏,洞庭湖水愈显平静清澈,就如一个白银雕盘,而苍翠的君山就如盘中的一个小小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这个比喻匪夷所思,妙到绝处,不仅巧妙形象地形容出了洞庭湖山水一色的美妙景象,而且体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接近三千平方公里,何其广袤无垠,然而在诗人的眼里,诺大的洞庭湖不过是一个白银盘,而湖中的君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青螺,诗人胸襟宽广,气度不凡,可见一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一诗中赞叹洞庭湖的名句。八月的洞庭湖汪洋浩阔,湖面风云激荡,波涛汹涌,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湖中波涛翻涌,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了岳阳城。“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一个“蒸”字,一个“撼”字,有千钧之重,把洞庭湖的气势十分准确地刻画出来,而且这两个字眼还赋予洞庭湖以人的意识,产生了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此外,写景之外,这两句还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李白


  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一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秋季的洞庭湖十分宁静清爽,特别是在月照之下,一湖秋水,水波不惊,澄澈如画。在如此清净宁谧的境界了,诗人逸兴遄飞,异想天开,欲“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两句,是奇思妙想之笔。它直接点出了月色之美,虽承上写来,却有所转移。第二句写诗人欲“乘流直上天”,但因洞庭湖夜色太美,诗人“且就洞庭赊月色”,准备在人间欣赏月色。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这些“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最美的风景都是不需要金钱去买的,因此为“赊”。然而,“赊”字似又无理,“月色”既不能“赊”,也用不着去“赊”,自然美景“目遇之而成色”。然而着此一字,就将八百里洞庭写成了一位富有的主人,他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无价之宝,他慷慨好客,不吝把月色“赊”与李白。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给人以亲切之感,极其巧妙。李白是好酒之人,面对良辰美景,不仅起了诗兴,亦起了酒兴――“将船买酒白云边”。作者在船上赏月,明明在湖上,却说到白云边买酒,亦是无理之辞。但仔细玩味,便可知其中妙处。洞庭湖面十分辽阔,远望之下,水天相接,湖畔的酒家便好像在白云之处了。次句不仅极写湖面之宽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9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