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曾几的诗词《苏秀道中》赏析

2019-08-0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导语】《苏秀道中》是曾几的一首七律,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下面就和励志台Lztai.com一起来了解下曾几的诗词,欢迎阅读!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赏析】


  秋日久旱,忽然天降甘霖,作者“梦回凉冷润衣襟”,发现床头滴漏的雨水把自己的衣襟都润湿了,这种又凉又冷的雨令诗人十分清爽愉悦。他欢喜不已,想到农民的庄稼会大获丰收,更加激动不已。于是,诗人高歌“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认为大雨淋湿了床被、衣服,都是不值得愁苦的,看到溪中的水都是满满的、深深的才是他最开心的。这两句分别化用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溪流岸岸深”句,一联之内,两用杜诗,表情达意尤为自然贴切,极写诗人的欢喜之情。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音”两句紧承“且喜”二字,进一步通过景物来衬托诗人的喜悦之情。他想象着那遍布千里的稻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秀丽,而五更时的梧桐在秋雨中发出的声音亦是悦耳动听的。“五更”时的梧桐雨,是诗词中代表愁苦的典型意象,作者却说雨落梧桐是最美妙的声音,大有因欢喜而难眠之感。表明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心情。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之心。


  全诗都是围绕着一个“喜”字展开:发觉凉冷是一喜,看到溪流涨水是二喜,设想稻花秀色、桐叶佳音是三喜,百姓收成有了保证是四喜,这一“喜”字贯穿了始终。诗的语言简明洗练,轻巧明快,是曾几诗的一个典型。


  扩展阅读:曾几的人物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6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