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散文
+

文化博览园观感散文

2019-10-25    作者:    来源:

  当我走进新民文化博览园,油然间一种新美靓丽而浓重的艺术氛围弥漫开来,踏上理石板铺路,曲径通幽,廊亭相接,景馆相连,给人以风天不扬尘,无处不着花的惬意之感。据导游员介绍:新民三农博览园始建于1997年,园区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她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融合贯通于一身;以景观美、展馆多,文化氛围浓重、文化内涵丰富、科技含量高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园区内各大景观和展馆处处浸润着人文景观的幽香,孕育出匠心的民族文化神韵,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生机和魅力。

  在导游员的引领下,我们一行10余人相继观赏了10大景观,所到之处无不令我心旷神怡:九级古塔抱云接天,曲桥悬吊赏荷观鱼,宛如一座艺术长廊。水上乐园美似珠帘,滴水观音三面玉雕、龙舟畅游、金鱼潜水,丽山瀑布、游客泛舟。由迟浩田题词的词碑、八仙过海影壁、巴骏朝阳大型玉雕等,重塑了园区的古雕工艺之美。规模庞大、名家荟萃的京剧展馆、京东大戏楼、天香阁、仙人居,名人书法碑林及彩绘长廊等,彰显我国国粹艺术的精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的乡土建筑群,生产大队、生产队、农户之家、五七战士之家等,给我们带入了难忘的回忆。苏南风格的建筑群,垂钓与龙泉塔、荷花池相辉映。从科技园登天梯,徒步走上城台,俯瞰园区全景,努尔哈赤铜像、邓世昌塑像,仿北京四合院建筑群,满族风格建筑八角楼,牡丹园,葡萄园、灵芝园、观赏长廊等60尊姿态各异的农民石雕像以及生态园尽收眼底,舒展着盛世游园的绮丽景观。

  融书法摄影绘画五谷艺术、民间二人转百年服饰农史资料、农村匠人、民间剪纸、灯会艺术、油塑工艺品于一体的民俗文化类展馆,使我们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品位。

  帝王兴衰、西藏文化艺术、中外千年古旧钟展、陶瓷艺术、出土文物、抗日战争资料等历史文化类展馆,充分展现出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华。百家姓艺术展馆浸润着民俗历史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幽香,游客们更直接地了解自己的祖先的同时,欣赏其诸子百家文化的精髓,增强道教文化修养。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回眸文革历史和令人感怀的知青生活写真,作为社会发展史册的佐证,永远警示和激励着世人。当我看到直观而逼真的珍稀动物标本、字母太岁、飞碟化石、出土真品、形态各异的锁文化时,我深为科研技术的发达而惊诧,为古今智慧的结晶而叹服!在我的眼里,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再现一段历史,丰富多彩,详实可信,仿佛一幅大手笔、大空间、大视野、大跨越、大投入的科技文化艺术长卷铺展开来,百看不厌。

  畅游沈阳三农博览园,我感慨万千:新民人把地域特色文化、社会大文化、民间习俗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国粹艺术经典等,以其跨时空、跨界别、跨门类、纪实性的创意和载体融合在一起,成为融收藏、展览、教育、观赏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博览园。

  然而,我那炽烈的激情还是挂牵着家乡法库,法库作为多民族居住的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燕长城遗址、柳条边遗址,有五龙山脉,有爱新觉罗皇氏家族酒文化,是历史上文武财神雄聚圣地。民族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民俗文化遗产丰富,社会地域文化璀璨精华,名胜风光古迹瑕不掩瑜,文学艺术创作荣膺华夏,生态人文景观秀色可餐。文化是民族的,艺术是经典的,品位是高雅的,只是欠缺展示的载体和平台。

  导游员的结束语引起了我的深思:该博览园是在建设新新民,繁荣大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而我们,何不在建设新法库、繁荣大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创建法库特色文化名城。我们法库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我们一定会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载体向世人彰显法库名城的璀璨靓丽之美。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6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