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竟然深夜十二点多打来电话,哭诉抱怨自家老公每天玩麻将至半夜,回家后还不听劝阻,跟她怄气。我十分震怒,当即让大女儿把电话交给她的老公,当场连训斥带挖苦地损了他一顿,直至他当场服软,保证今后不再丢下老婆孩子不管去自寻开心。第二天晚上,又在QQ上与二女儿视频相遇,没话找话,心肝宝贝地闲聊了一气,她还挤眉弄眼给了几个飞吻,完事说打算放假后去石家庄找同学玩几天再回家。说实在的,孩子一去好几个月不着家,要说心里不想,那是不可能的。然而隔三差五的频繁交流,那种思念就好像每天都在日渐增多的糖里不断地加着白开水,浓度怎么也提示不起来。尤其是对老二,回来后总要缠着我做这做那,还跟我抢电脑,非等到她玩累了才让我捡洋落儿,烦都烦死了。
面对当今如此便利的交流方式,我早已习以为常了。有时静下心来回想自己当年久居在外,对亲人的怀念之深,心中总感到失落了些什么。究竟失落了些什么呢?是那种蚀骨般的思念的痛楚吗?记得当年头一次离家去县城上高中,刚过两天满脑子都是父母的音容笑貌,哪里还听得进去课。度日如年地挨过两周,周五下午一下第二节课,同学们都一个个小鸟出笼般冲出校门回家。上了大学以后,虽说已经有了独立生活的经历,但是,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终究避免不了对家乡,对亲人,对老同学的怀念。而书信便是那时与他们述说情感的最佳形式。记得那时候,我的书桌里每次都要预备好几张整版的邮票,即使这样,也还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更换的。给家人报平安介绍近况的书信,还随意些,基本上都是随心所欲的倾诉;而给老同学们的书信就要费一番周折了,要根据对方的性格,交往的深浅斟词酌句,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感情丰沛。那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感受,深藏内心的思念,源自生活的感悟,都会在字里行间潺潺流动。每当路过校门口的传达室,都要留心看一下是否有自己的名字。一旦收到家人或同学的来信,我都会如获至宝,品读着一行行饱含深情的话语,仿佛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一幕幕往事便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跳跃在我记忆的银幕上,栩栩如生。“家书抵万金”,那是岁月曾经馈赠与我的日月星华,是我人生中盛开的一朵朵鲜花,绽放着我的遐思、渴望、和无尽的爱。至今我的书橱里依然保存着许多当年收到的信件,闲暇时读上一读,如酌美酒,如饮甘露,颠簸劳累的躯体便寻到一处宁静的避风港。书信往来最频繁的时候要数元旦了,同学亲友之间寄上一张张精美的贺年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平时单调的生活产生的烦闷,日趋临近的考试带来的压力都被那形形色色、风情万种的贺年卡驱散得无影无踪。我敢说,在我的感情世界里,那时邮局门前的邮箱绝对是街头最亮丽、最神奇的一道墨绿色的风景,开口一笑,便把千言万语尽收囊中,然后倾诉给各地的亲朋好友……
那些书信往返,诗意绵绵的时光已渐行渐远,我们迎来了科技发达通讯发达的时代。在文明发展的进程里,书信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传统书信作为几千年鸿雁传情的载体,已经被手机、“伊妹”、QQ等信息时代的宠儿所代替。有人认为这是生活物质化造成的精神黑洞,呼唤书信形式的回归。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飞速发展的时代造了就人们的快节奏,而人们也在无时不刻地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成果,这是无论怎么说都应算作历史的进步,抱残守缺只能落伍于时代。如今,假如一个思想最保守的人,忽然在某一天接到一封朋友的来信,说上几句感人的话,他也会感到莫名其妙,轻者说:你太out了。重者还不定认为朋友的哪根筋搭错了。街头墨绿色的风景依在,可在心中的印象已同它的外形一样锈迹斑斑。只记得有数的那么几次,寄证明材料或书法作品时光顾过,给亲友们的节日祝福也改为手机群发短信的形式。是的,我想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更多地时候,手机里三言两语就交代清楚的事情,谁愿意费时费力费钱地去写信呢?又有几个人甘愿忍受相思之苦而不去按动那个触手可及的绿键呢?暑假里看女儿与同学们的xx聊天,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加就是好几个,车轮大战,应付自如,毫无惧色。错字连篇的废话,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夸张离奇的表情符号,哇塞,我彻底晕菜了!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女儿与同学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呢?“距离”可以“产生美”,而“天涯”又何曾不能“若比邻”呢?
让我们把书信作为我们一段美好的回忆保存在我们的记忆空间里吧,让我们尽情享受现代文明给予我们的便利和快捷吧。我们无需判明孰优孰劣,我们只需拥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真挚的亲情友情也绝不会销声匿迹,古往今来,亘古弥新。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