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月亮代表着思念,于是月光便象征着乡愁,包孕着离别伤感。
一桌简单的饭菜,几个盛酒的茶缸,几位操着外地口音的汉子,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外面不时传来如泣如诉的笛声,灯光倾斜在窗外的马路上,这是工地附近的简易工棚里常见的情景。
这就是民工,上海城市建设中引人注目的庞大建设队伍。
说起民工,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些在工地上吃苦耐劳、浑身沾满污泥的"乡巴佬"们。
不错,这些来自内地农村的"乡巴佬"们,蜂涌般踏进了大城市的门槛,他们自然是为了金钱而来。
当出国潮在全中国汹涌澎湃的时候,当城市的户口制度正在松动的时候,当农村的改革开放让庄稼人视野开阔、倍尝甜头的时候,那些"乡巴佬"们当然不会囿于土地的束缚,闯进了大都市,他们要在大都市争得一席生存之地。
民工,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主力军。他们抓住建筑市场竞争机制日趋完善这一时机,发挥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硬是凭着自己的坚强体魄跻身于庞大的建设大军之中。
他们所承担的并非是高难度的建设项目,他们也难以象都市人那样,尤其是那些全民企业的职工那样,以投入很少的力量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诸如那些挖运土方、搬运重物、日晒雨淋的重活累活,都被他们揽下来了。他们对此并不在乎,因为这要比在家乡的收入好得多。
从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到两鬓染霜的老农民,他们都活跃在民工队伍里,以一种令人惊讶的力量和形象出现在繁华的大都市。
都市人中有些是排外的,对家门口的民工队伍怀着一种固执的偏见:乡下人是来城里"扒分"的。
"扒分"是上海人对一味赚钱人的别称。民工们不分昼夜地劳作,哪里活儿最重有他们,哪里活儿最苦有他们。所以有人冷言冷语地说"这些民工为了几张票连命都不要了!"
是的,他们需要钱,他们祖祖辈辈过惯了苦日子,他们对钱的确看得很重。但他们仅仅是为了钱吗?晒黑的皮肤、酸痛的骨架,难道仅仅是为了换取几个钱吗?不,他们也渴望获得尊重,渴望获取自己的尊严!
也许他们仍然是农民的后代,也许他们最终还是要返回古老的土地,但他们毕竟走进了竞争的市场,走进了现代文明的城市,谁能否认上海的高楼大厦中浸透了他们的血汗和泪水?谁又能否认他们托起的太阳和月亮为上海增添了新的光明新的景观?如今,他们来到了黄浦江畔,迎着江风迎着晚霞迎着雾霜,难道他们的眼里只有几个钱吗
天空的月亮又大又圆,他们在皎洁的月光下也发挥着自己淳朴的想象。老婆孩子和农田此刻都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工地就是他们的家,在建的工程是他们此刻唯一可以寄托情感的希望。他们为自己居然参加了这么美丽的建筑建设而心情激动,也正通过这筑路架桥他们才认识到未来的世界!
远处的汽笛声持续不断,茶缸里的酒见底了,面红耳赤的几条汉子擦一把脸又戴上了柳条盔。工棚外的寒风吹散了身上的热气。那些没喝酒的兄弟往脚手架上攀登,脚手架顶端的灯正吸引着他们,他们就要融汇进那灯的海洋。
他们站在脚手架上俯视着这灯火辉煌的大都市,心潮也象浦江水一样奔涌不息。
等到工程竣工的那一天,也许他们就得离开这片繁华的土地。都市并不属于他们,但他们不会忘记都市,不会忘记他们曾为之日日夜夜的艰苦拼搏。
他们更相信,这城市不会忘记他们,这大桥不会忘记他们,这里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缔造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