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个小巧玲珑的警铃给一位常常旅行的好友。
在我认为,这是护身宝物。不料好友说:“我不需要。”我惊问:“你是柔道高手吗?”她淡淡笑道:“我啥武功也没有,不过,一旦碰上歹徒,我会放掉所有身外物。有时,放,就是自保之道,也是万全之策呀!按了警铃,也许反会招来杀身之祸。多行不义必自毙,歹徒总会受到惩处的。”
的的确确,适时的放,许多时候,反而是一种得。放掉了肩上那一捆辛辛苦苦砍来的柴,还有一整片予取予求的树林啊,怕个啥呢?
然而,中国人的哲学,恰恰是教人去抓呀!
沿袭至今的抓岁习俗,不正是教混沌初开的黄口小儿用双手去抓人生的美好志向吗?及至适学之龄,抓奖杯、抓奖牌,抓个满襟满怀,一心期盼能独占鳌头。工作时,抓表现、抓业绩,为求平步青云,不顾他人的感受,横冲直撞。当双手猛猛地抓抓抓时,自我健康受到戕害,周遭的人际关系也蒙受重创。
恰如其分的放,既是宽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放这门哲学,也适用于婚姻。亲如夫妻,也需要自由的空间。古人所谓的欲擒故纵,说的不正是放的艺术吗?
最近,挚友阿槿来鸿,谈及了人生的另一种放。
孀居的她与儿媳同住,婆媳俩抚养孩子的理念南辕北辙。一日,痛苦不堪的阿槿经好友指点,忽然开窍了。好友对她说:“一代有一代的事――我们要抓的,是孩子那一代的事;到了孙子这一代,我们却得放了。当年,该抓时你抓得好,今日才得以安享福泽。可是现在,该放时你不放,很可能前功尽弃!”
在给我的信里,阿槿如此写道:“放,原来是如此美好的事。现在,我天天实践放的艺术――放一点,又放一点,再放一点……愈放,人就愈轻松,日子就愈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