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大冰的新书,我们不推荐 | 硬核读书会

2019-06-07    作者:新周刊    来源:网络

  书从来都不是生而平等——因为有些真的很蹩脚。/ upsplash

  必须承认,这些书我们还未全部读过,但这并不妨碍否定它们——就像我讨厌一台冰箱,不必非把它买回家通上电试试看。

  大冰老师又又又又又出书了。

  继《你坏》《我不》《好吗好的》《阿弥陀佛么么哒》《乖,摸摸头》几部力作之后,这次最新的一本是《小孩》。书名依旧直击灵魂,和之前的名字排列组合一番,简直可以凑成一出霸道总裁的戏码:

  “小孩,乖,摸摸头。”“我不,你坏。”“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

  不同的是,这次新书的影响力还溢出粉丝圈以外,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起因是大冰老师在新书上市之前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和图书编辑的对话截图。

  这条微博现在已经删除。

  对话里,图书编辑力劝大冰老师把新书价格提到四十块以上,理由是新书有42万字,如果不提价,“无论是从成本还是渠道来说都是令人发指”。且不说这位图书编辑的“令人发指”用得对不对,光是这个图书定价按字数来的说法,就有种大白菜论斤卖的廉价感,密密麻麻的《新华字典》也没有更贵啊?

  更精彩的是大冰老师的回应,“我知道买不起书的滋味”,“干嘛老和别人比……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作家,我就是一个说书人,一个讲故事的”,语气里大有舍小我为大我的豪迈。最后,大冰老师忍痛让利,书价确定为39.6元,评论区照例是读者的欢呼和感动,以及下单截图。

  一贯的蓝色封面。/ 《小孩》湖南文艺出版社

  不同以往的是,不久之后,嘲笑、批评、揶揄、冷眼旁观的言论越来越多,和大冰粉丝吵成一团。

  要说起来,这种不差钱的洒脱一直以来都是大冰老师的风格,这次之所以翻车,大概是这番定价言论槽点实在太多。鸡汤煮过了头,虽然粉丝依旧爱喝,但路人却受不了越来越浓的糊味。

  大冰老师随后又发了一条微博,粉丝依旧踊跃。

  其实,只要往书店的“青春励志”随便走一圈就能发现,捧着一锅焦糊鸡汤出来卖的作者,何止大冰老师一个?

  冰式鸡汤:鸡汤界的公路片

  《阿弥陀佛么么哒》 / 湖南文艺出版社

  “从我读课外书开始,感觉《乖,摸摸头》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能让我一口气看完的。而且读的过程中不时的感概:这文笔豪放不羁,自有千钧之力,这里面的故事太温暖了,这作者这么多的职业让我瞠目结舌。”

  2015年,大冰出版了新书《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位豆瓣用户在网上写下这段话,回忆起初读大冰时的震撼。

  这位网友给这本书的打分是:一颗星。

  长评还有后半段,说起大冰的讲座令他失望,标签多到令他迷茫……于是,这个曾把大冰与路遥作比、把英语PPT作业用来介绍大冰的书迷,最后说道:“反正以后要是无聊,宁愿抢抢微信红包,也不会去新华书店花上大半天时间来读十二个‘真实’的故事了。”

  远方+酒+故事,这一类书可被称为公路片式鸡汤。/ upsplash

  不过,这几年大冰的作品仍然稳坐畅销书榜前列,可见拥趸不少。

  “豪放不羁,自有千钧之力”的文笔,是这样的:

  我随口胡咧咧,她却醍醐灌顶,风驰电掣般地回去料理了后事,拎着一个超大号旅行箱跑回山东。

  她说她梦想的事业并非在幼儿园里从妙龄少女熬成绝经大妈,而是要当一名电视主播。

  ……

  她南方姑娘,“哥”被她喊成“锅”,听得人火大。

  我沉着脸压低声音说:你别他妈跟我撒娇,连A罩杯都不到的人是没资格撒娇的,你再这么NG下去,哪儿来的给我滚回哪儿去。

  她咬牙切齿地大声发誓:哥,你别对我失望,我一定努力工作,努力发育。

  嗯,如果脏话算是“豪放不羁”的话,如果把处理交接写成“料理后事”算是“千钧之力”的话。

  再来看看这一段:

  “我路过了许多的城市和村庄,吃过许多漂亮女孩子煮的面,每一个姑娘都比你胸大、比你腿长,可没有一个能煮出你那样的面来,又烫又香的西红柿鸡蛋面,烫得人眼泪噼里啪啦往碗里掉。”

  不敢想象多少有故事的年轻人,曾经用这段话发过微博、做过签名。一个无怨无悔、无微不至的姑娘,一个皮囊平淡、灵魂有趣的姐妹,多好的红颜知己呀,哪个文青不向往,哪个传奇可或缺?

  听一首大冰老师的歌吧。

  大冰努力把这个女孩子塑造成“男人想要,女人想当”的典型,可惜,这一套在早年影视剧里都玩过了,现在流行正面刚的爽剧,不是压抑隐忍、只能感动自己的苦情戏。

  除了这种献祭流角色,大冰笔下还有很多游侠式人物。这些人或狂放或孤傲,或潇洒或忧郁,或工作不喜欢,或考研不顺利,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不怎么守“规矩”。

  在大冰宇宙中,规矩约等于世俗,不守规矩是种勇敢,是种信仰。这个车水马龙、运转有序的现代社会,远不如人烟稀少的西藏纯洁美丽;薪水、前程、柴米油盐,跟琴弦、酒杯和花裙子比起来,什么也不是。

  ”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作家“的大冰老师,微博认证是作家。

  有关大冰的报道总要提起他的多重身份: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老背包客、不敬业的酒吧掌柜、科班油画画师、手鼓艺人、业余皮匠、业余银匠、业余诗人、资深西藏拉漂、资深丽江混混、黄金左脸……能跟大冰比谁头衔多的人物,大概只有龙妈。

  哦,最后这个黄金左脸实在叫人费解,查了一下,原来是说左脸很帅。

  书迷爱大冰的书,或许更爱大冰这个人,再或许,更爱大冰身上这一堆标签。有趣的地方在于,大冰深爱的西藏是纯粹的,大冰的标签却繁复无比;大冰说他的故事是真实的,但上架分类,又全是情感励志小说。

  大冰故事汇,加上“真实”二字,就好像鸡蛋前面加了“土”,鸡肉前面加了“野”,身价倍增。

  去年的一份中国作家版税榜单上,本文的几位主角有不少上榜。/ 封面新闻 华西都市报

  另一显而易见的特色是煽情。

  没说出口的话,错过的人,告别时的微笑和夜深时流下的眼泪……如果一定要扯到文笔上,大冰的功夫或许就在于这些元素的随机变换组合。他无疑是拨弄情绪的高手,对人生阅历不足、价值观还未成型的年轻人来说,晦涩的暗示、遗憾的口吻,都充满了张力——因为这些读者大部分都年轻到还来不及制造遗憾,正是强要说愁的时候。

  或许可以把这一类鸡汤称为“上路汤”,上架售卖时标注出来,作者们想要的凯鲁亚克情怀,以及那种号称纯粹实则油腻的伤感情绪,路人立刻就能接收到了。

  对此,毒舌的王小波做过精准的总结:

  在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无所不在;因为照那些高调去生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高调加虚伪才能构成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王小波:听说你有故事?

  做一枚精致的女性主义者

  灵魂要有香气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江苏文艺出版社

  前几天,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的一段采访视频在微博上火了。2016年,林洙作客北京卫视访谈节目《非常故事汇》,谈到了“林徽因是不是一个好太太”。

  林洙说:“就像林徽因的好朋友费慰梅说的,林徽因是一个好朋友,但她不是一个最理想的家庭主妇。她对儿女当然关心,但对家务事不很擅长。比如说孩子吧,她要请护士来照顾,家里有若干保姆做家务事,做饭什么的都由这些保姆来。基本上不会自己做饭。”

  网友们当然不买账了:林徽因有条件,请护士和保姆怎么了?护士照顾孩子,不等于母亲不陪伴、不教育。做家务也不是好太太的标准,林徽因花更多时间去研究建筑,与梁思成琴瑟和鸣,怎么就不是好太太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

  这难免让人想起传闻已久的“梁思成、金岳霖、林徽因”三角恋故事,便出自于林洙女士的回忆录《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后来经考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但由于流传甚广,已经让林徽因背上了“绿茶”的污名。

  尽管林洙和林徽因有那么多的不同,她们的关系有那么多的是非,但她们在《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本书里,都是“让人羡慕的女神”。

  说到林洙,书中形容她和梁思成的婚姻是“幸福像个拖着黑色尾巴的风筝”,甭管幸福也好,狗血也罢,都变成了女神人生的注脚。

  而说到林徽因,这本书说她是“女神行走人间路”,“她早早明白了嫁给一个人,便是嫁给一个家庭”。仿佛林徽因是坠落凡尘的天使,放弃了浪漫诗人徐志摩,嫁给了“老实人”梁思成。

  用最近时髦的话来说,就算梁思成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第一国士,林徽因嫁给梁思成也得叫“下嫁”。

  在作者的笔下,其他民国女性也逃不过“灵魂香气”的熏陶,统统变成了从头到脚散发着精致气息的“文艺女神”:

  张爱玲:小姐爱上凤凰男

  唐瑛:珍爱自己的女子,才是一辈子的美人

  宋庆龄:梦想是朵永不凋零的花

  于凤至:我们总是辜负,最爱我们的人

  萧红:青春并非一场死缠烂打的依赖

  ……

  写出人间悲歌《呼兰河传》《生死场》的萧红,生生被解读成了青春疼痛文学作家郭敬明。如果这种鸡汤就是作者所谓的“新女性主义”,萧红泉下有知,不知会如何叹息。

  萧红:我就静静地看着你。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热销以后,一系列巴不得在书上喷点香水的图书跟风出版:

  《灵魂有香气,内心有风景》

  《做一个有香气的女子:心若幽兰远》

  《做一个有香气的女子:身如薄荷清》

  《优雅美人魅力修炼 :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淡定从容.诗意优雅:做一个自有香气的女子》

  《你若寻她,她在岁月最浓处 : 灵魂有香气的民国暖女子》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

  《做个说话有香气的女子》

  ……

  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言行到举止,就差一本“遗矢有香气”了。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

  要大量生产这些鸡汤故事、教材并不难。去年11月,“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公号发表了一篇文章《48岁钟丽缇哭着向丈夫承诺“会尽快生孩子”:别让子宫绑架了爱情》,称钟丽缇为了怀孕被迫去打针,还服用激素。钟丽缇和丈夫张伦硕怒而回应:胡编乱造!

  没有生安白造,就没有散发着迷魂香的鸡汤。

  “青春”是返老还童的灵丹

  还是给读者打的心灵玻尿酸?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中信出版社

  刘同的书,除了能阅读,还能当家具——每一本的名字都是励志金句,往书桌上一摆,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有态度,有腔调,有品位,忧郁奋斗的人设马上就立起来了。

  如果你不知道刘同是谁也没关系,他的书你总听说过几本:《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光从名字里,不仅有作者对年轻人的理解和体谅,还指明了方向,引来了光亮。

  光冲着这标题,不买还是年轻人吗?

  刘同还参与了同名电影的制作。

  按理说,刘同本身的经历确实足够励志:出身在小城市,北漂多年,在知名传媒公司有了一席之地,还成了畅销书作家。甘苦冷暖,个中滋味,本来是可以好好地写下来,给自己留一个记录,也给青年人留几块路标的,但刘同偏偏选了一种最矫情、最虚浮、最讨巧、最情绪化的方式来书写他的青春。

  大概,我们的青春不一样吧。/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

  比如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刘同喜欢上了冯唐的书,下单之后发了一番感慨:“喜欢上一个作家,这就是命。发现他的书不能打折还坚持买就是认命。如果找到其他的方式来优惠自己,这就是和命运作斗争。”

  这样轻浅取巧的反思,既没有代表性,更缺少共鸣。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去年,刘同推出新作《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还是教年轻人做人的路数,而刘同已经朝着四十岁迈进了。

  和刘同不一样,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俩打的是真青春牌。

  出生在1993年的二人,于2012年一起考入北京大学,从此,“北大最帅双胞胎”成了甩不掉的标签,接受采访、上综艺、拍纪录片,兄弟俩忙得不亦乐乎,当然也少不了出书。

  “北大最励志双胞胎”/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湖南文艺出版社

  从进入大学开始,以二人名义出版的书包括《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世界上另一个我》《穿越人海拥抱你》《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当大人》,封面无一例外是两人或走或跑或站立或对视的合影。

  ”北大最帅双胞胎兄弟“/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 译林出版社

  刚刚到来的六月,二人推出新书《青春的梦,在青春做完》,某购书网站给出的宣传语是“2019首次合体”,言下之意是这二位每年至少要在畅销书榜单上合体一次才行,他们青春的梦,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

  不出所料的是,在新书的封面上依旧大大地写着“北大励志学长”——此刻,距离他们走进北京大学的那个夏天,已经过去整整七年了。

  ”北大励志学长“/ 《青春的梦,在青春做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必须承认,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通俗点说,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同的人眼里,甚至是同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里,所认定的好书都是不一样的,这倒也无可厚非。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一本书的内涵和水准有高低之分,相比于那些熠熠生辉的作品,贩卖廉价感动、编造现代童话、立人设、圈快钱的文字,就是无愧于毒鸡汤之名。

  最后还必须承认,上面那些书我们还未全部读过,但这并不妨碍否定它们——就像我讨厌一台冰箱,不必非把它买回家通上电试试看。

  读过也没什么,如果你常常觉得过去读的书浅了点、俗了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upsplash

  ✎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本期作者:胡厘头 张家明 曹吉利

  编辑:苏炜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逃离大城市的人,早晚还要逃回来我还是失去了你,在摇摇晃晃的人世间

  再见《生活大爆炸》:成年人的童话结束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0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