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女子录下家暴全过程:“我养着全家,打我自己女人怎么了?”

2019-05-28    作者:作家清欢    来源:网络

  长按图片保存日签,传递给更多好友哦~)

  一个男人在爱你的时候,对你千百般的温柔疼惜,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融了,可当他翻脸无情,你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的嘴脸可以这样丑陋,那双会牵你抱你轻轻抚摸你的手,握成拳头落在你身上时,你根本就无力反抗,你在他面前渺小得如同一只能被轻易捏死的蚂蚁。

  除了无助、绝望、悔恨、咆哮,你什么都做不了。

  这是我最近看了一则在网上疯传的家暴视频后的第一感受。

  看完视频后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时间掐得刚刚好?难道是故意作秀?

  被家暴的女性数据庞大

  其实不难猜想,那就是家暴已成为这个家庭的日常操作。

  就像这次,也仅仅是因为妻子想给孩子煮粥,就拔掉了风扇插头,丈夫被热醒后,威胁要打妻子,妻子担心再次被家暴,便想到用手机录制视频,没想到丈夫突然就冲出来拳脚相加。

  而这场家暴视频一经发布就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再次将长期被忽略的家庭暴力摆在了人们面前。

  作为曾经的家暴“幸存者”,李阳的前妻李金因为看了这个视频,自揭伤疤,在网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话:

  “作为幸存者(指家暴),我这个月才刚刚做完手术,处理当年被家暴导致的‘遗留问题’。

  女儿已经10岁了,但每当听见男人大声吼叫,都会惊跳,而作为母亲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对家暴幸存者来说,哪有‘轻伤’?”

  是啊,那些遭受过家暴的人,哪有什么轻伤,即便如今再看到旧照里她被家暴后的伤势,依然让我很揪心。

  可最令人感到无力的还不是这些累累伤痕,而是即使视频里的女子已经被殴打得这样惨烈,其家属却表示女子并没有强烈要求离婚。

  事实上,大部分人对家暴的认知真的微乎其微,有这样一份调查数据看上去很可怕:

  特别是最后一个数据,为什么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

  那些面对家暴的女人,究竟该何去何从?

  “为了孩子,我被刀架在脖子上”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同事的表姐是最值得参考的例子。

  她和前夫是大学同学,毕业工作没多久就结婚,很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婚后这些年两人也算是吃苦耐劳,攒了些钱,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没想到这个时候,老公跟着一群朋友天天在外面喝酒打牌,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每次输了就回来动手打老婆。

  10岁的女儿在旁边被吓得哭嚎,哭烦了他连女儿也不放过一起打。

  她想逃回娘家,可每次都在半路上被追上来的他连打带拽扯着头发回了家,然后气冲冲去厨房拿刀凶狠地威胁她们谁也不许说出去。

  看着那个曾经发誓要为她遮风挡雨,如今却把她当仇人一样,发疯似的对她挥洒拳头的男人,难以忍受的她也试过什么都不管不顾的跑去起诉离婚。

  可当她走去法院的路上,脑海里不止一遍的出现一个疑问:我走了,女儿怎么办?

  是啊,孩子怎么办?

  她还那么小啊,手无缚鸡之力,假如再面对父亲下一次的拳脚相向,连个能挡在她面前保护她的人都没有了,她该多害怕,甚至她还要在这种恐惧中一直生活下去。

  再回想起跟娘家人讨论起离婚的话题时他们在耳边的那些劝慰:

  “你现在年纪不小了,女儿都10岁了,你说离婚就离婚?离了婚之后去哪?带着个拖油瓶,有哪个男人会要你?你们吃什么穿什么?孩子每年的费用,母女俩的费用,就靠你每个月那点微薄的薪水?现实一点,别总那么娇气,谁家没有点磕磕碰碰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忍忍就过去了,就当是为了孩子好。”

  “如果你不带女儿走,那你女儿怎么办?你想想她,她还这么小,你忍心让她这么小就没妈,在学校里被人嘲笑是单亲孩子?你忍心让她以后遭受后妈欺负?万一你老公再发疯打孩子,谁能救她?”

  这些话一遍一遍,在她的脑海里循环播放,于是她犹豫退缩了,为了孩子,心如死灰的她只好擦干眼泪转身回家。

  当她以为自己的余生都将在噩梦中煎熬时,一次打扫卫生,让她无意中看到了女儿的日记

  “今天爸爸又喝酒了,一回家就踹了妈妈一脚,我听了妈妈的话,躲进房间,把门锁得死死的。我用力捂住耳朵,可是妈妈的哭喊声那么大,她叫得那么痛,真希望我能像巴拉拉小魔仙一样,‘咻’的一下就把我和妈妈从这个‘大坏蛋’身边变走,再也不回来了。”

  “我每天晚上都觉得好害怕,每天晚上关灯后听到楼道里有男人的咳嗽声都会心里一紧,怕他突然过来把门撬开进来打我们一顿。我很害怕但我不敢哭出来,只能躲在被子里全身发抖。这种生活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谁能来救救我和妈妈。”

  女儿这些只敢埋藏在心里的话,让她的眼泪瞬间就忍不住了,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所忍受的一切痛苦、折磨、委屈,都比不上孩子这短短几句自白来得让人心疼让人痛心。

  她本想着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却没想过其实这样做不仅是害了自己,还绑架了孩子,连带着她一起忍受这痛不欲生的炼狱般的生活。

  当晚她就毅然决定第二天去法院起诉离婚。

  这次依然是为了孩子,但她明白了,这次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离婚的官司持续了好几年,中途也遇过很多困难,但她一想到不能再让女儿在那种可怕的环境下长大,她就会变得更加坚定。

  这几年里,为了躲开前夫的纠缠,她换了新的工作,带着女儿去了另外的城市。

  虽然目前她的薪水真的不多,日子过得也确实没以前那么宽裕,可也没想象中那么难,更何况现在她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真的很满足很快乐。

  她相信只要她认真工作,努力提升自我,日子也会一天天变好。

  家暴将会毁掉孩子一生

  我强烈支持遭受家暴的女性朋友毅然离开“恶魔”,因为家暴对孩子造成的阴影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5点:

01
影响孩子
大脑
健康发育 

  来做一道测试题,你觉得哪个是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大脑,左边or右边?

  现在揭开答案,右边的孩子经常被打骂,因为大脑中的黑暗区域较多。

  神经学家解释称,图右的黑暗区域意味着大脑容量减少缺失的区域使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由于长期遭受打骂,右边的孩子成年后有可能攻击性更强,自信心不足,事业拼搏力较差。而左边的孩子,则明显相反。他包容、善良,长大后容易成功。

02
自卑

  因为家暴中的打骂常常伴随着侮辱诋毁性语言,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认为就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才会遭到这么长期的打骂。

03 撒谎
懦弱

  面对大人的猛打狠踢,力量的悬殊让孩子不敢还手,也无力反抗,而长期打骂容易使孩子变得懦弱,长大后也一味的唯唯诺诺生活,甚至为了不被打而经常撒谎。

04 暴力
倾向

  严重的话,家暴甚至会让孩子也变得有暴力倾向。长期被虐打使孩子心中有一股压抑的怒火,这种压抑的状态会使孩子的人格变得扭曲,很可能因为一次“失控”,让他面临牢狱之灾。

05 人格
畸形

  最可怕的是,研究数据表明,从小被打骂的孩子,90%都存在“人格畸形”!

  就算是为了孩子,也请一定要反对家暴。

  

  遇到家暴该怎么办

  那么,如果有天我们真的不幸遭遇了家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1、事先做好准备

  将身份证、信用卡、钥匙、其他证件和一些现金贴身私藏;

  把值得信任的人的电话背下来,提前沟通“求救信号”;

  尽量把家里危险物品锁起来,练习逃跑路线;

  私下和孩子沟通“秘密暗号”,当你发出“秘密暗号”时,孩子就要报警或者跑出去求助;

  2、学会搜集和保留证据,例如:

  侵害证明:伤情照片、医疗诊断证明

  警方记录:报警记录、询问笔录

  多方作证:妇联的笔录、居委会证明、其他目击证人

  其他辅证:录音、录像、微信记录、短信记录

  对于家暴,我们女人是无力用武力反抗的,但我们有权利使用法律“武器”反抗;

  对于家暴,我们女人内心是充满恐惧的,但我们拥有享受自由阳光生活的权利。

  有些感情,明明已经没有希望了, 再多的忍让,只会把伤痛留给自己。

  有些人,明明已经回不了头,再多的包容,也只是在自欺欺人作践自己。

  你要始终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 ,在某个风景正好的季节来到你身边 ,并且懂得你全部的好;

  总有一个人 ,会把你的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教会你温柔对待这个世界;

  总有一天,你会指着心口骄傲地告诉所有人“我很好!”

  女人,请一定要学会疼爱自己,你要明白:

  有些路,不必走;

  有些人,不必等;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

  宁可抱憾,也不将就。

  请从此刻开始告诉你的女儿:

  如果另一半敢动手打你,马上回家,爸妈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

  千万别委曲求全,你可是爸妈的掌上明珠。

  最后也请男人们明白:

  家暴的男人最无能,真男人的拳头是向外,不是向内的。

  老婆是用来宠的,不是用来打的。暴力并不能把她永远留在你身边,只会将她推向更好的男人怀里。

  为了孩子,请停止你的家暴!

  拉至文末,为我们点个在看哦~

  你每按下"在看",我的心上就多开出一朵花。

  将文章传递给更多人,那我将拥有一片花海。

  清欢读书会10万册图书免费送,喜欢读书的你,快进入公众号输入“送书”来领书呗~

  主播简介:路小酱,企鹅FM官方节目企鹅点歌台主播,也是一名实体电台主播。愿您听到的,一直都是最真实的我。

  一个能思想的女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END

  可能你还喜欢看▼

  微信功能

  毒品伪装

  华为雄起

  穿刺陷阱

  传销骗局

  婚后变胖

  恶意退货

  中国女人

  十年婚姻

  拖底父母

  二胎家庭

  患难夫妻

  成人关系

  婆婆典范

  丈夫命运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1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