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炎盛夏,公交车迟迟不来。那片地方人烟稀少,和我一同等车的,是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奶奶。
小女孩大约十几岁,说话呛人,好几次对奶奶出言不逊,觉得自己是读过书的,嫌弃奶奶没文化,语气里满是轻蔑。
奶奶多念叨了几句,她便不耐烦地大声吼道:“你烦死了!”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还是不见公交车的踪影,祖孙俩开始研究公交线路图。
上一站的名字里有个“冶”字,小孙女不认识,说这个字念“治”。
奶奶告诉她,是“‘冶’,冶金的‘冶’”。
小孙女气急败坏,坚称没有“冶”这个字,她抬高嗓门,气势汹汹地压住奶奶的声音:“是‘治’!大禹治水的‘治’!”
这件小事,对认识“冶”字的人来说或许好笑。但其实,我们中不少人是那个小女孩,明明无知却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把自己的眼界当作全世界。
2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做了几份工作不算如意,就觉得这世上所有老板都是傻;谈了几次对象都遇见了渣男,就认为这世上没一个好男人;在困难的时候被人坑了几次,就觉得这世上人心险恶。
我们很容易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对的,自己以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
我昨天遇到一个会算卦的姑娘,让我大开了眼界。我以前一直认为算命就是“迷信”,但不得不承认,她算得真的剩膊坏貌怀腥希芏嗳硕枷嘈耪庑
人非圣贤,难免被自己的思路局限,就连名家也不例外。譬如哲学家叔本华就对女性怀有偏见,认为女性缺乏理性和智慧,“关于诚实、正直、正义感等德行比男人差”,虚伪、庸俗,不能产生“任何一项富于独创性或真正伟大的成就”。他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于是断言“乐观主义就是生存意志毫无根据的自我赞扬”。
3
前段时间流行《欢乐颂》,我一个主攻时间管理的朋友写了一篇《我为什么不看<欢乐颂>?》的文章,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每天把几个小时的宝贵下班时间,花费在看剧这种没有长远回报的事情上,不如把更多时间投入在提高自己上。
我和那位朋友看法相似,也倾向于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自我投资上。我很珍惜自己的时间,生活中很少玩游戏、看剧、唱K……
看到这篇文章后,我觉得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立即转发到朋友圈。
有其他朋友看到了这篇文章,在评论区提出了异议:下班时间,我就是爱看个剧娱乐一下,有什么错吗?
我意识到,不是所有人必须和你持有相同的看法。
池莉还写道:我不看电视,可我不能否定电视,因我的父母就看。我受不了商家大放流行歌曲,可许多顾客就是被这“热闹”吸引过来的。我厌恶打麻将,但我的亲朋好友大多喜欢麻将。
每个人都有权利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没有资格轻易否定别人的看法。
所谓的成熟,是兼容并蓄,是开放多元,而非偏激地否定一切相左的意见。你可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都得和你三观一致。
把自己当作万物的尺度,将自己的眼界当作全世界,是最大的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