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崔永元触碰了什么?至今仍不见踪影︱如此“孝道”不要也罢

2019-05-05    作者:青眼有加特约作者    来源:网络

  文&图/瘦羊

  ◐

  传统《二十四孝》里的那些糟心事

  A

  先让我们来看两个故事吧。

  晋代,郭巨(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家贫,上有多病老母,下有三岁幼子。郭巨对妻子说:“咱家的贫穷,供养母亲已经很困难的了,何况还要养活孩子。不如咱们把孩子埋了,专心孝敬老娘。”

  妻子同意后,二人到郊外去挖坑埋儿。孝心感动上天,竟挖出了一大坛子黄金。有诗为颂: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晋朝人王祥(字休征,琅琊人,今安徽滁州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过门后,对王祥百般刁难,还挑唆丈夫把王祥赶到牛棚里去住。这年冬天,朱氏生病想吃鲤鱼。

  王祥就来到冰封的河面,赤着身子爬卧在冷冰上,用体温融化坚冰后,打捞出两条鲤鱼,供奉继母。有诗赞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中国人尊崇“孝道”历来是有章可循的。其中的《二十四孝》,就是传统“孝道”殿堂里,供奉着的一尊至关重要的神像。

  以上这两则出自《嫂神记》的故事,就是《二十四孝》里树立的“孝道”典范。

  这种血腥和残忍的守孝之道,看起来都让人起鸡皮疙瘩;难道,这就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传统“孝道”吗?

  是的。

  ◐

  B

  认真地读过《二十四孝》故事之后,就会发现,这24个“典范”,除了《为亲负米》(春秋鲁国人仲由),《亲尝汤药》(汉文帝),《拾桑供亲》(汉代蔡顺),《扇枕温衾》(东汉黄香),《行佣奉母》(东汉江革)和《卖身葬父》(汉朝董永),六个故事真实可信,且尚有“推广价值”外,其余大多是明显的作秀,甚至十分变态。

  有可信度且值得推广的,占比仅四分之一。

  远古的舜帝和春秋鲁国的闵损、晋朝的王祥一样,都有一个想把自己害死而后快的“继母”。

  将类似蛇蝎心肠的歹人,跟拼了命都要孝敬她们,即便是被活活打死,也不会动窝的“好孩子”一起生活,现代法律恐怕早就剥夺她们的“抚养权”了。

  在这些千古典范里,儿女们对长辈的“孝奉”,顺从到没有底线。

  不惜冒着被猎人射杀的危险,混进鹿群取乳者有之(《鹿乳奉亲》);赤身坐在父母床前,任凭蚊子饱食者有之(《恣蚊饱血》);就连用嘴巴品尝母亲粪便,也毫不犹豫(《尝粪心忧》这明明就是那个医生的分内工作)……

  而这些典范里的父母们,个顶个的都会闹腾,相比之下一万个“苏大强”(《都挺好》里的超“作”角色),都不是对手:春秋楚国老莱子的父母,在儿子七十岁的时候,还要看着儿子身着戏彩哭闹取乐(《戏彩娱亲》);

  春秋鲁国少年曾参的母亲,家里来了客人不会招待,就狠咬自己的手指头唤回儿子(《啮指心痛》);三国盂宗的母亲,非要在大冬天吃鲜竹笋(《哭竹生笋》);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吃不到儿媳妇的奶水就要断气(《乳姑不怠》)……

  就连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被众人耻笑的“怀橘陆郎”陆绩,也被列入了其中(《怀橘遗亲》),用偷来的橘子孝母,徒增笑尔。

  “涌泉跃鲤”和“乳姑不怠”的主人公,是两个仅有的巾帼英雄。然而,她们的壮举虽然感天地、泣鬼神,却连姓名也没能留下了,只是用“东汉姜诗之妻”,和“唐代崔山南的祖母”来代之。

  对女性的歧视,到了“婶可忍,叔也不可忍”的地步。

  ◐

  C

  难怪有教育专家指出:《二十四孝》所宣扬的“孝道”,很多已经到了“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

  我们说这些人的尽孝方式是“愚孝”,一丁点都不过分。

  那么,古人为何偏要从这样的愚孝里,提取出用以教化黎民的“孝道”来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统治阶级为了使自己的江山永固,用“愚孝”教化出“愚民”,从而培植国民的“奴性”,让百姓死心塌地的为封建政权服务,最终达到为他们的政权“愚忠”的目的。

  生活中,我们总会见到这样慷慨陈词的人:“我XXX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除此之外坚决不跪。”可现实中,真的给父母下跪者又有几人?

  古代时,场面宏大的“朝跪”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太平天国、义和团的“跪拜”也依稀可见;连刘关张三个人的小团体,都知道下跪宣誓。可,能给父母跪下者却鲜见。

  现实呢?刘关张式的跪拜,肯定没有绝迹;给上级或神汉下跪的,并非罕见;再就是逢庙烧香,见神磕头者比比皆是。

  连区区的双膝下地,都舍不得留给父母,还说什么为了孝敬父母(或继父母)埋掉亲生子、用体温化冰求鲤?

  都做不到,却不肯从嘴头上舍弃。如此“孝道”,弃之也罢!

  ◐

  D

  一旦把“孝”提炼而上升成为了“孝道”,就如同在庙堂里树立起了一尊神像,威严庄重,万人朝拜,凛然而不可亵渎了。

  假如:有人发现这神像的脸上是沾染了灰尘,不自觉地指出来时,一定是要遭人白眼的;

  又假如:有人发现神像的某个部位是不完美的,大声地说出来,肯定也是要被人呵斥的;

  再假如:有个路过的泥塑大师开口说:“这尊神像的塑造非常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并强烈要求拆掉了重塑时,那他挨骂甚至挨打也就咎由自取了。

  传统“孝道”就是这样一尊,明明不完美,却容不得让人去质疑的“神像”。

  对于一些人,若不站出来护着,好像就是大逆不“孝”了一样可怕,他会说: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东西,能有错么?!

  越是被人敬着供着护着,“孝道”这个字眼,也就越发的敏感起来了。

  ◐

  E

  这些年,“国学”一词大行其道,奉行“传统回归”成为时尚。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留下了许多值得人们敬仰和发扬的精神文化财富。

  但,不可否认:传统里面也有糟粕;“孝道”亦然。

  孝敬父母的方式很多,把儿子托付给别人抚养、卖掉等等选项,都要比亲手埋掉高明许多;即便是在古代,破冰的方式也是多如牛毛,可为何非要卧冰求之?

  这种宣扬极端的道义,除了别有他图,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而动辄用“跪孝”敬亲,这样连宣讲者自己都做不到的孝敬,来感化世人的说道,是否也该被扔进垃圾箱里了呢?

  再比如,我们在劝学方面树立的典范,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

  尽管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绑绳、扎针,尽管没有一个人去践行凿通邻家房屋的“壮举”,但,这样的“劝学之道”直到今天,仍然被老师和家长们津津乐道。

  对于传统的东西,除了不自觉地津津乐道着,就是条件反射式的全力维护着;仿佛不如此,就要成为逆子、叛臣,要遭人不齿了。

  ◐

  F

  我们有时会这样说:“质疑是改变和进步的开始。”(这样的声音实在是不够响亮)可是质疑,却不能总像是生活在烂泥里的蚯蚓,只在阴暗里默默付出,而见不得阳光。

  哥白尼因为质疑了“地心说”,而被送上了火刑柱;路边的顽童因为质疑了皇帝的新装,而被大人们堵了嘴;崔永元因为质疑了“转基因”而遭人威胁,至今不见踪影……

  啥时候,让质疑者活得有尊严了,也许,才是真正的“人间好时光”了吧。(2019.04.27)

  *作者︱瘦羊:原名董振群、就职于河南省.方城县供电公司、自由撰稿人,离岗后沉迷于山野溪畔、徜徉在字里行间、自得其乐,微信公众号「青眼有」专栏作者。

点击蓝字,
感受瘦羊君
往期
精彩
美文

  一段不该被忘却的方城历史记忆

  少林寺传奇起航,方城赵河的他应记首功︱方城追梦人Ⅱ

  玉兰花开不如薯边走边唱的方城歌者︱方城追梦人Ⅰ

  瘦羊︱历史伟人也悲催,陈胜找不到回家的路

  领导,书法这坑“艺术浑水”咱就不趟了中不?

  让普通公民活得没有尊严,是国家最大的悲哀

  己亥春思︱我不要慧眼,请赐我一颗透明心

  交通局长被停职:地方官员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

  瘦羊︱你不能再叫瘦羊了谁站在方城河流的伤口?

  我骄傲,我是方城人检查组走了

  方城的冬天感谢有你,方城绿水青山的恩人

  瘦羊:欲说还休话爱恨我站在方城大山的伤口

  瘦羊︱戊戌杂句,一个癌症患者的快乐2018

  混在县城的茶道有觉悟的“问题老人”︱俺爹

  质疑,是改变和进步的开始

  评论区见

  关注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传递友谊▼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9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