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何以为家》:不止是父母,我希望所有人都去看这部电影

2019-05-04    作者:一先生    来源:网络

  我一直有家人陪着长大。

  中学学习紧张的时候,我爸会在周末抽空陪我去公园玩无人机,尽管电话不断,但在飞机挂在树上的时候,他还是挂掉了电话帮我用竹竿捅了下来。

  虽然我从小到大都和我爸一直对抗着,但这个对抗的前提,也是他一直在我身边。

  直到我上了大学,我才真正意义上地离开他,但这之后做的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他的支持。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

  有人还未出生,就被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的“父母”打掉了。

  当然,这也可能仅仅是一场意外罢了,但其实在性教育缺乏的大背景下,又有多少男男女女顶着“安全期”去以身犯险呢?

  有人出生了,但父母并不懂得什么是教什么是育,一边是频发的新闻事故,一边是孩子与父母的尖锐矛盾。

  还有人出生了,就直接被他们的父母扔到了大街上……

  “生而有养,养而有育,方是父母”

  这样的硬道理不是用来苛责父母,而是不断地告诫,告诫我们这些还没成为父母以及即将成为父母的人。

  在你还没有经济能力去抚养自己的孩子时,在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培育你的孩子时,请你不要生孩子。

  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把一个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依附品来对待,特别是那种自己做得不好还要求“子女”无条件感恩的人。

  而关于“生育”,在电影《何以为家》里,它帮我们陈述了一段对抗生而不育的故事。

  《何以为家》上映了,来势汹汹,丝毫不惧《复联4》的影响,票房突破亿元大关,豆瓣评分8.9,一举成为五一黑马电影。

  电影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法庭里,主角赞恩被问起为什么要起诉自己的父母时,他说:因为他们生了我。

  这个开头十分具有冲击力,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孩子对父母的存在还停留在“无条件感恩”的状态下。

  他们打你,是爱你;

  他们骂你,是爱你;

  他们哪怕做得不对,还是为了你好。

  这种不管对错,仅仅是因为我生了你你就必须听我,把孩子私有化的观念一直被我们诟病着。

  这明明是错误的,但我们又不敢说。

  这次电影帮我我们说了,可主角赞恩的遭遇比我们惨多了。

  叙利亚战争爆发,大批难免涌向黎巴嫩。

  赞恩和现实里大多数难民孩子一样,都是黑户,他没有身份证明,连自己几岁都说不清,甚至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他确切的生日。

  因为是难民,他们一家子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在这里,孩子们没有任何个体权利可言,男性的出生意味着多一个劳动力,女性的出生意味着可以被父母卖出去换取金钱。

  年幼的赞恩看透了这盘生意。

  他有个自己很是疼爱的妹妹,但她来月经了,倘若父母知道了,妹妹将会被卖走。

  赞恩不同意,他竭力地抵抗这一切。

  他去小卖铺里为她偷卫生巾;用自己的背心帮她遮掩月经的事实;在得知父母即将要卖她时,赞恩准备和她一起离家出走……

  但失败是注定的。

  尔后,赞恩也离开了这个家,随后他遇到了那个叫拉希尔的女人。

  在赞恩走头无路时,同是难民并育有一子的拉希尔收留了他。

  只不过一样的是,拉希尔和赞恩父母一样是难民,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稳定的收入,随时面临着警察的拘捕与遣返。

  故事到此,我们也明白了,在那个本就不富裕的地区里,不断涌入的难民以及不断被生出的孩子们。

  这里的每一个大人,几乎都没有抚养一个孩子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会继续生孩子。

  赞恩的父亲说:“只有生孩子,孩子才是希望!”

  荒唐、迂腐、难以理喻。

  不久之后,拉希尔被捕,赞恩的妹妹因年少怀孕死亡。

  回到那个充满暴力、虐待、饥饿、愚蠢的家中,赞恩愤怒了,他操起一把刀冲向了那个买他妹妹的人,一刀捅了下去……

  最终他被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

  在监狱里,他拨通了一个电视台的电话,他对主持人说:“我要起诉我的父母。”

  在法庭上,他的父母泪流满面,说自己从小到大也是这么活过来的。

  本以为律师会大声地斥责他们,但镜头就此停止了。

  与其永无止境地批判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们,不如从孩子的角度听听他们想法。

  在电视台的直播电话里,赞恩说: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你这狗娘养的’,‘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

  赞恩没有办法选择他的出生,但他的父母可以选择不生下他。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大部分选角都是真实来源于难民区。

  主角赞恩被导演发现时只有12岁,在路边捡垃圾,不识字,没有上过学,做过快递员,帮人跑过腿。

  拉希尔的小孩,也就是赞恩离家出走后遇到的“弟弟”,其实是个女孩,当时选角导演看到她躺在母亲推着的摇篮里,就拍了张照片发给导演……

  因为演员群体中大多数人都是非法移民,这也一度出现演员被捕的情况。

  导演娜丁·拉巴基,是位女性,出生在黎巴嫩,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生长环境优渥。

  因为战争的原因,叙利亚每年都涌出数十万的难民,其中黎巴嫩承接了其中的五十万。

  娜丁·拉巴基在年少时就经常看见在街上怀抱孩子乞讨的母亲,这些画面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灵,她脑海里不断地出现一个画面:“一个孩子对着父母哭喊,控诉他们为什么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这便是《何以为家》的前身。

  影片取材的背景虽然是离我们较远的战争,但在我看来,它的侧面就像是当下中国孩子与父母的冲突。

  只是我们的情况好一点,基本能吃饱穿暖,但要知道,这并不代表这些是正确的。

  那些年产数十亿的补习班兴趣班,那些被强制填下的高考志愿;那些被灌输进大脑里的不许顶嘴的价值观……

  我们烦透了这样打着“为你好”名义的话语,孩子活得开不开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何以为家》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

  是因为中国的小孩,不管是现在长大了的,还是正在上学的,在电影里,我们总能从自己的身上或者身边的朋友里,看到那种被“强迫”的影子。

  我们只是幸运的,没有一出生就面临战火,但那种感同身受的压迫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被震撼到。

  最后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身后坐着一位爸爸和一个孩子。

  孩子大概10岁左右,没有闹腾,静静地坐在他老爸旁看,除了中途上了次厕所外,偶尔问他老爸一些电影里不懂的问题。

  电影结束播放滚屏时,影院很安静,没有人离场,孩子鼓了鼓掌。

  这个掌声有点意味深长,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眼里他看到了什么,但在离开时,孩子不断地问他老爸各种问题。

  当然,假如这个小男孩回到家后,他老爸没有要求他写观后感,我觉得,这部片子一定能在他心底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

  还记得几天前,17岁少年跳桥,当时我们做了期推送,当时有个人评论道:

  “没有父母养你生你,你不懂得感恩吗?还说被父母逼死,你这种人也是没谁了。”

  当时没忍住,和那个人对骂起来,这种逻辑很诡异,赞恩的父母也是生他养他,但赞恩的生活是怎么养的呢?

  是暴力、是打骂、还有各种压迫以及看在眼里的人口贩卖、毒品、强奸……

  在赞恩的父亲的眼里,他就是个不孝儿。

  理由便是:这里所有人都是这么长大的。

  所以现在用赞恩说的那句话怼回去: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痛苦面前,仅仅因为你生我,而我就应该无条件的“感恩”你。

  我们比赞恩幸运多了,但也仅仅是没有生活在战火下,其他的,并没有多少改变。

  -END-

  作者:一先生

  审核/编辑:山肉

  关注我们

  就当是简单聊聊吧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4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