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一种新的“存在”可能: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 KY小姐姐在巴厘岛

2019-04-08    作者:KY    来源:网络

  其实KY小姐姐和小哥哥是去巴厘岛参加了两天的retreat,主题是“正念”。有一些笔记和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1.

  第一次接触正念是2013年在纽约。当时我不太能够理解这种技术。老师拿来一些葡萄干给我们吃,让我们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食物、仿佛是第一次吃到这种食物一样,仔细品尝这颗葡萄干。

  或者,让我们在屋子里行走,全神贯注地感受脚和大地之间的分离和接触。

  或者,让我们躺在地上,全力操纵着自己的注意力,依次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种细小的感觉。

  最简单的,就是练习把头脑放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到空气从鼻腔进入,然后带来胸腔和腹部的身体变化,继而是呼出的一系列过程。

  刚开始练习时,我对正念的全部感受只有“无聊”二字可以形容。毕竟对于一个习惯了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信息在输入的小孩子来说,这种活动实在是过于乏味、以至于难以忍受。

  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课业的要求,第二则是我很快发现了呼吸练习的实际作用。

  那时我在海外求学,一方面是课业的压力,一方面由于临床精神卫生专业培训的特殊性,我经常接触到可以用黑暗来形容的个案和家庭,我经常会感到焦虑。而如果在感到焦虑的时候引入几个简单的呼吸练习,我的心境往往可以很快得到平复。是正念练习实用的功效,使得它留在了我的生活中

  后来我陆陆续续又因为种种原因,在世界各地接触到了更多的正念练习,到如今,我才认为自己对它有了一些更多的理解。

  2.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正念”的英文叫m,它是广义的冥想技术中,没有太多宗教含义、而最结构化、最得到了神经科学等实证研究支持的技术。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是得到了科学检验、脱离了宗教的一种冥想技术。

  这样说又是过于教条和乏味的。不妨让我们换一种说法:

  正念带来的是一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人生哲学蕴含其中。

  正念首先是关于时间的。多年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相信历史和未来。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说,其实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人类构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脱离客观事实,违背科学真理,在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但这正是正念的其中一条哲学观点:我们的“存在”实际上只在此刻,我所能感知到的只有“此刻”,其余的记忆、计划,本质都是虚幻的,是此刻的自己头脑中的概念。

  但人们大部分的不快乐,却都起源于过去和未来:无法接受过去、不断担忧未来。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注意力更多的只集中在此刻,它无法阻碍坏事的发生,也无法阻碍你在坏事发生的那一刻会感到痛苦。但它能够让你不把自己纠缠于痛苦中。这就是一句很有名的英文鸡汤说的,pain is . Suffering is optional.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极少担忧尚未发生的事,也极少抵抗已经发生的事,ta所感受到的痛苦一定会减少很多。

  但不对抗过去、不担忧未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类天然的状态就是为过去耿耿于怀、为未来惴惴不安。正念,就是一套训练思维的技术,它帮助我们习得“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只在当下”的心智状态。

  所以很多正念的练习都涉及到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因为我们的思维可以穿越时间,我们的身体却只能存在于当下,当我们的注意力放在身体上的时候,它就会牵着我们的思维回到当下。通过这种练习,我们会越来越习惯于/有能力让自己的思维留在当下。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收获一些额外的收益,比如,你的注意力会变得更听话,例如你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比别人注意到更多的东西。

  3.

  正念也是关于“无知”的。

  正念是一种帮助人们始终保持无知的思维练习。另一句很出名的英文鸡汤是:“stay foolish.”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保持住一种“愚蠢”的状态呢?或者说,人为什么要训练自己的思维,保持无知呢?

  因为往往,限制我们的,是我们自以为的那些“已知”,尤其是“已知”中让我们觉得是“毋庸置疑”的那些东西。

  对他人的偏见,阻碍我们和他人发生连接;

  对自身的偏见,阻碍我们探索自身的潜能;

  习以为常、自己都感受不到的自动化的情绪、思维反应模式,塑造了我们不断重复的命运,同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世界的偏见。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节正念课上,老师说,我们每个人的头脑就像一片洁净的雪地。一开始雪地上并没有道路,是我们经常走的路径,会令雪融化,形成一条雪地上的道路来。而之后,也更多引导我们反复往那条路上走去。慢慢的,我们认为“这就是那条理所当然的道路”。

  她所说的雪地上的道路,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思维、情感、行为决策的反应模式。这种已经自动化了、甚至难以被我们自身觉察的反应模式,让我们意识不到原来还有其他很多方向和路径的存在。

  保持无知,就是保持可能性;就是保持真实的认知一个事物、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评判它;就是保持自己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就是保持自己不被自身劫持。

  正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练习,叫做“beginer’s mind”,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吃葡萄干练习,就是帮助人体验一种“全新的头脑状态”。忘记自己知道,忘记习以为常。最终让这种无知的状态,成为我们的惯性。

  4.

  同时,正念大量涉及到,让我们张开一只心灵之眼,观察的自己内在世界。你要学会像一个旁观者那样,看到你的内在世界中,升起了哪些感受、想法,你只需要真实的看见这些感受/想法的升起和消失,不去想“我该不该有这些感受和想法”,或者“这些感受和想法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第三句英文鸡汤,说的是,you are not your emotion. 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 You are beyond that. 

  什么意思?它说的就是,我们并不是和我们的情绪、想法浑然一体的。我们是比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更高的存在,所以我们实际上和他们之间是可以有一个观察者的距离的,我能够观察到它们的发生,同时能够选择自己要不要对这些情绪想法做出回应、或者将它们付诸实践

  人们很多时候都会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架,ta一定不爱我了;我很愤怒;我不讨人喜欢……等等。当我们感受到这些情绪、想法的时候,我们无力与他们对抗,而会完全被它们主宰,做出一些列的行动和决定。这些行动和决定往往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或者(在一些时候它们)才是真正导致情况变糟的原因。

  正念让我们有能力不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劫持。如果说前面说到的“无知”的思维状态,让我们能够和自己既往的固定化的反应模式“解绑”,这种向内自我观察的心灵之眼,则能够让我们有能力重新选择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应对。

  当然,这种观察本身,也在让我们练习放下对各种情绪、想法的偏见。我们很多时候拒绝承认自己的一些感受、想法。通过正念练习,我们能够更宽容地看到自己,从而看到更多、更完整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慢慢的,我们能够更深入和完整地,理解自己在各种处境中真实的内在状态,从而在更完善的信息中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

  同时,我们也更少地会因为“与自己的不断作战”而产生痛苦。

  5.

  慢慢的我发现,对正念的理解加深,改变了我的“存在”状态。

  思维就像肌肉一样,它被训练后,会产生自己的惯性。我如今远远比过去更少感知到过去和未来,我深切地感受到唯有此时此地是有价值的、是充满意义的。我的思维绝大部分时候都停留在此时此地,所以我更能够充沛地感知到每一刻的存在。

  今天的这篇手记1,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正念”究竟是什么东西,过几天我们会继续推出手记2,其中我会和大家聊自我觉察和自我关怀的问题,以及关于幸福和意义的一些讨论。

  不知道今天的文章,你有没有什么疑问?欢迎在留言区提问,我会抽时间回答的~

  好啦,今天先聊这么多,祝大家晚安

  若有任何困惑,请发信息到公号后台,

  我们会在48小时内给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测试/招聘/转载/请戳菜单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