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勤奋,正在让你变得碌碌无为

2019-03-19    作者:能量MC2    来源:个人图书馆

  勤奋,正在让你变得碌碌无为

  2019-03-14 能量MC2

  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就对勤奋有种莫名的依赖感,神圣感。无论做什么事情,上学时勤奋读书,业精于勤荒于嬉,工作时努力干活,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努力、勤奋,似乎就一定可以成功。

  于是,学生早早起床晨读,学到夜深人静,不停的写作业,做试卷。只要你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

  工作族狂爱加班,老板喜欢努力工作的人,同事都在加班你好意思走吗。加之鸡汤横行,“你见过北京的凌晨4点吗”,“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好像只要你工作有所付出,努力再努力,升职加薪是指日可待,从此过上人上人生活。

  【二】环境的影响

  我们先看看一组数据,中国人的勤奋产生的劳动力,是多么惊人。

  ——数据来自维基百科

  数据很明显,2017统计结果:中国劳动力位居第一,远远大于印度、欧盟、美国等。

  从文化方面来说,中国文化所提供的人生动力,仅限于财富、权力和威望。用俗话来说就是“升官、发财、做人上人”。

  工作氛围方面,身边的人,基本都在日夜拼搏,你身不由己,也根本停不下来,而且人言可畏。

  谈及到个人层面,成家立业,结婚、房子、车子标配,中国人如果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没有安全感的。虽然现在的年轻一代思想有些转变,但是双方家庭就都会看重这些经济因素。而且买房买车已经基本成为结婚必需品了,而房价又上涨速度惊人。

  最新一组财富数据结果:

  1、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 6%。

  2、2018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大于GDP增速,通货膨胀,物价贬值)。

  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

  4、近日广发银行等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预计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规模为 161.7万元,户均净资产规模为154.2万元,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为55.7万元。

  你,不努力奋斗,行吗?

  【三】但好像从来没想过为什么

  大多数人都从未想过,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看到大家都在做,跟着做就行了,相信群众的力量,缴着智商税。

  那么,现在请你认真思考下:

  你是否正直做下来认真想想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你擅长什么?你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成就?是什么阻碍了你的道路?

  大部分都没有问,他们只是接受了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想”做什么。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不喜欢自己工作,也不知道真正喜欢什么。或者因为钱,不得不勤奋努力,而这种努力是低质量的,没有前景的,依靠出卖劳动力,一旦不去工作,就失去了收入。

  他们从没想过,这种勤奋与努力,是不是可持续的,等到步入中年时发现生活——难。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用雷军的话说:很多人用勤奋在麻痹自己,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自己在战略上的懒惰。

  【四】个人经历——我很努力啊

  我工作很努力啊,为什么每次升职加薪都没我,公司和领导冷酷无情,视而不见。

  就举我本人例子,深有感触:努力并不代表一定回报,甚至让你迷茫。

  在最初出来工作时,因为知道自己是职场新人,所以勤奋努力是必要的。秉承着年轻人要学会吃苦耐劳,不求回报(不在乎工资),领导布置什么任务,就主动承担。那时,依稀记得每天早上9点到公司,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才下班,周六主动过来加班,过着9-10-6的生活,这样一直坚持到离开这家公司,可为尽心尽力,凡事亲历而为,鞠躬尽瘁。

  以为这样拼尽全力,吃苦耐劳,一定会被领导认可和提升的,职业生涯就此扬帆起航。

  然而,最终发现错了。工作两年多,直到离开都没得到任用,工资职位老样子,除了感动了自己。

  于是进行了自我反省与总结,暂不说老板对于年少无知的年轻人进行画饼充饥,先从自身来说起。

  当时我勤奋努力完全陷入了从大众的思维,随波逐流,只管努力就行,可是发现自己迷茫,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便去找些事情去做,掩盖这种内心的诚惶诚恐。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实现目标,所以,就让自己忙起来,这样感觉“充实”些。

  就这样在这家公司“忙了”两年多,实际上是荒废了两年,机会成本太大了。

  其实类似本人这种现象不少,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思考的能力,那些天天泡在图书馆自习的同学,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那些天天加班加点熬夜的工作族,你真的知道这份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吗?你们到底是在工作,还是想借以勤奋之名给自己营造一种充实感呢 ?

  【五】如何改变——思维目标

  爱丽丝:“你能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吗?”

  神秘猫:“那要看你想去哪儿了。”

  爱丽丝:“我并不是很关心去哪儿。”

  神秘猫:“那么你选哪条路都无关紧要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

  首先思维要打开,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你的目标清晰后,才知道那些事情重要,那些不重要。

  思维要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合作共赢,清晰的目标。

  国外一项著名的研究。研究人员询问1953年耶鲁大学某班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其中包含三个与目标有关:

  ⊙ 你制定过目标吗?

  ⊙ 有没有把它们记录下来?

  ⊙ 你有去实现它们的计划吗?

  调查结果:3%的学生记录下来,并有完成目标的计划。13%的学生有目标但没记录下来。84%的学生除了“过得快乐”外没什么具体目标。

  1973年再次调查他们时,有目标与没目标的学生差异瞠目结舌。13%的学生赚的钱平均是84%学生的两部之多,而3%是其他97%的10倍之多。

  那么怎么寻找自身的目标呢? 基兹•法拉奇在《别独自用餐 》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蓝色火焰——激情与能力聚集的地方。

  激情就是你喜欢什么,做什么工作让你感到兴奋。能力是你擅长什么,你的能力是什么。两者找出交集,就是你的努力的方向。

  比如你喜欢遨游在计算机的0/1世界中,你可以从事研发;你喜欢突发奇想,善于发现问题,可以做产品经理;你对孩子很喜欢,那你可以从事教书育人;你喜欢野生动物摄影,拍摄唯美瞬间,那就拿起相机捕捉美妙的镜头。

  当然你喜欢行业一定要有前景,如果你喜欢的东西是夕阳产业,那最好再想想,因为我们不能只活在过时的爱好幻想中。

  与时俱进,行业前景可以决定你成长的天花板,如荀子《劝学》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六】如何改变——行动方法

  在有了目标后,我们需要实现它,那么如何实现呢?著名的麦肯锡四象限工作法是个很好的方法。

  相比大家都经历过临时抱佛脚情况,比如考试时突击准备;工作时任务“突然”变得复杂了,原计划无法完成,手足无措,于是加班加点,仓促赶进度,最终结果令人不满意,做出的东西漏洞百出,质量参差不齐。

  那么如何改进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著名的麦肯锡四象限工作法的内容:

  麦肯锡四象限工作法

  麦肯锡公司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会关乎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尽管这些事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业绩、事业高度、成就大小、生活质量等。养成“做要事而不做急事”的习惯,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让你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记住决定你未来的,永远是那些重要的事情,但并不是紧急的。比如,健身计划、写作、投资、有效的社交等。比如一个月陪家人几次,增进感情,你说重要吗?重要!因为增进感情,家庭和睦。但是紧急吗?不紧急,一个月不见也行。但长期来看,常回家看看你会倍感幸福。比如,一年阅读10本书,重要吗?重要,提升自我。紧急吗?不紧急。但长期来看,多读书才能真正提升自我。

  可大多数人的时间都被浪费在回复邮件、刷刷资讯、吐槽八卦、各种会议、无效社交、无聊的聚餐、盲目的追剧、玩游戏等上面。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自己安排第II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其多数集中于规划、学习、投资、感情维护方面。比如,学习,思考未来,考虑发展规划、战略等问题,这些事都属于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总结下来:

  (1)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重视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做正确的事”强调的是效能,重视正确的结果产出,如果用户要一个苹果,你就要生产苹果,不要生产香蕉;女朋友想要一朵玫瑰,你跑遍漫山遍野拉一车油菜花也没用。

  先想想这件事有意义吗,做得最终结果是否大家想要的,然后再提升效率。

  (2)要事第一: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80/20 原理”对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 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 20% 的成效。

  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七】三省吾身——反馈机制

  为避免思想巨人,行动侏儒,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要做的就是必须将我们的终极目标化为明确的具体目标,化为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且立即朝着这个目标彻底行动起来,且需要不断反馈。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反馈机制,检验自身行动结果:

  制定的这个远期、中期与近期目标是不是明确,是不是可行? 可以动态调整,以适合自身,切勿一条路走到黑。

  对于下周所想从事的工作,我是不是已有清晰的概念? 比如周末,阅读学习书籍一章节。

  在每个工作日开始之前,想想已考虑妥当这一天的工作次序?

  是否做到事实之重要性而非以其紧迫性作为确定行事优先次序的依据?

  是否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过程,有或以绩效而非以活动量作为目的的自我考核之依据?

  学会授权,凡事不必亲历而为,适时分发任务,给别人成长机会,也给自己节省时间精力。

  对于不重要不紧急的琐事,可以延迟享受,比如放到中午吃饭休息时间,适度克制。

  经常思考每天的做得事情,是否都在接近目标。

  【八】最后

  以终为始(避免枉费心机,权衡机会成本),要事第一,有质量的工作和学习,不要高估一两年的努力(勿要急于立竿见影),不要低估十年的努力(厚积薄发),只要它是正确的,耐心去做,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One more tips: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会关乎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尽量安排你的事情为重要不紧急!想象一下,做一个项目、拜访一个客户、阅读10本书假设预估为两个月,如果合理安排落实到每天,是轻松的,高质量高效的;但如果没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到尾期再行动,是痛苦的,倍感压力,且易出错。

  愿你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目标,一套科学正确的方法,不再迷茫。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3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