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attachment )是指婴儿与抚养者(特别是母亲)形成的一种持久而深入的情感联结,包括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两个维度,Bartholomew等依据内部工作模型区分出四种依恋类型,即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积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恐惧型(fearful attachment)(消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专注型(preoccupied attachment)(消极的自我模型和积极的他人模型)和回避型(dismissing attachment)(积极的自我模型和消极的他人模型)。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个体按照内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整体评价,包括认知因素、体验积极情绪和缺乏消极情绪三个维度。人格因素是预测最可靠、最有力的指标之一,而依恋与人格紧密相关,本文对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1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主观幸福感差异
Torquati等以自我报告的方式研究了成年早期个体的日常情绪和社会背景,发现安全型依恋个体更容易体验积极情绪,精力充沛,擅于建立关系。La Guardi在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依恋与幸福感的关系,指出安全型依恋与更高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并且依恋对象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依恋类型。相反地,Van Buren等提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消极情绪呈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
这些研究者将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主观幸福感差异归因为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积极的自我模式能够预测更高的幸福感,而他人模式与幸福感的关系不显著。Bartholomew等的研究也显示出安全型与回避型(焦虑维度得分均较低)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恐惧型和专注型。具体而言,自我模型建构较好的个体,在社交中更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从而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了主观幸福感水平。对依恋焦虑较高的个体而言,他们的自我工作模型相对消极,对自我的不自信以及对他人的不信任常常使其在交往中左右为难。一方面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一方面又拒绝他人的帮助,这使得他们难以发展和维持亲密关系,从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2不同依恋对象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体现在依恋对象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研究者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和恋人依恋等领域分别做了探讨。虽然学者均认同父母依恋对青少年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母亲依恋与父亲依恋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还没有定论。ACOCri等发现,对母亲的依恋与青少年的幸福感相关程度更大;而venezian Veneziano则认为父亲对青少年幸福感的作用更加突出,超过了母亲;另外一些研究提出,未成年人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联结对其幸福感同等重要。
良好的父母依恋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同伴依恋。但是,Schwar发现,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家庭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越大,同伴接纳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就越小。
Dush等提出,愉悦而稳定的恋人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婚姻是社会支持的关键来源,而处于支持与助人网络中的个体更易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同时,来自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不仅能带来幸福感,还能对个体的消极情绪起到缓冲作用。
3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中的中介变量
随着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它们之间可能的中介因素。Wei以大学生为样本探讨了自我同情和同理心在依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用社会成人样本对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依恋通过自我同情的发展与主观幸福感相联系。还有学者研究了社会支持在依恋与幸福感之间的作用。Kafetsio以青年人和老年人为独立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依恋焦虑越高的个体,幸福感越低;这种负相关在青年人中的强度高于在老年人中的强度。同时,依恋回避只在老年人中与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并且,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在依恋回避和心理健康以及孤独感的关系中扮演中介的角色。对此可能的解释是,青年人更多地具备特质焦虑、易怒和依恋焦虑等特征,这些特征指向了某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随着个体逐渐成熟,更容易调节和管理策略,从而使这些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减小。
另外,有研究者探讨了依恋、情绪调节及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Karreman发现,每一种依恋类型都与情绪调节及心理弹性有着独特的关系,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有着较高的再评价和心理弹性,对依恋和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回避型依恋的个体,较高的再评价和心理弹性起完全中介作用;专注型依恋的个体有着较低的再评价和心理弹性,对二者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恐惧型依恋的个体通过较高的再评价和心理弹性与幸福感呈正相关。表达抑制对依恋和幸福感没有中介效应。
4思考
4. 1研究大多采用横断研究,纵向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依恋存在跨代传递,也即依恋的发展具有连贯性,婴儿期开始的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较难或较少发生改变。但是,父母与儿童的关系会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修改,从而影响着依恋的过程,使其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采用横断研究,强调依恋在各个阶段的共同性和稳定性,而忽视了其在每个阶段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纵向研究是必要的,以便从某一个方面解释二者的多元关系。
4. 2研究存在的主要争议己有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一方面,依恋回避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仍没有达成一致结论。另一方面,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未成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仍然不确定。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内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包含了多种层面和关系,因此,需要在具体情境的框架下探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 3建议在时代背景下探讨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代的发展催生出一系列社会现象,在童年期没有获得连续抚养或者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留守儿童、收养儿童等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群体逐渐增多,对这些儿童依恋特点的研究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时代背景下探讨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