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以学定教”的提出,真正将课堂从“教”中心转到了“学”中心,从而使“以生为本”成为了可能。它将学生从被动式的接收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一些以“以学定教”冠名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效性不足。由此笔者试图根据自身的实践从坚持知行并重优化目标制定、聚焦年龄特征优化情景导入、关注生活经验优化实验设计、重视思维提升优化质疑问难、注重主体发展优化课外延伸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以学定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策略这一议题。
【关键词】以学定教 科学素养 知行并重 个性发展 思维提升
一、坚持知行并重 优化目标制定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七)指出: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钻透教材,认准目标,制定合乎本课教材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如:教科版四上溶解单元中《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2、过程与方法:应用实验装置进行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观察比较溶解前后盐粒的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酒精灯,在课堂上学生认识了酒精灯各部分结构名称,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做了点燃酒精灯的演示。考虑到在教室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实验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危险,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对操作方面进行细化要求,教师把这个活动安排在课后一对一的指导。通过这个活动发现学生、特别是女孩子非常害怕,不会划火柴(从生活经验上来说,现在几乎不使用火柴了,学生不会划也是正常的),用燃烧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时操作不规范,灭酒精灯的时候也很害怕,迟迟不敢“下手”。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学生担心害怕,导致操作上有些问题。作为教师,首先安抚学生,告诉他们,老师就在边上,老师会保护你。等学生心理平静了再去操作,他们自己发现其实很简单,也很开心。在学习了这个部分内容之后,刚好有机会去试教五年级的一堂课,用到了用酒精灯蒸发勺子中的液体,发现学生表现很棒,甚至都超过了五年级学生的表现。
知识固然重要,技能不能忽视,要做到知行并重。学生的技能也是科学素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教师,在目标设定上要尽可能的给学生亲身经历的机会,亲身体验过的才是印象最深刻的。
二、聚焦年龄特征 优化情景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上好本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动力。同时教学情境的特点和功能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提取已有的探究经验,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如:五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教师将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马铃薯的表现是一沉一浮,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有了自己的猜测和想法,这对后面的活动展开开了一个好头,保证教学活动能水到渠成地引流下去。再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做玩“鼓”的游戏,通过做“玩鼓”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讨论得出,鼓发出声音是由于鼓面在振动的原因。那么通过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这一例子,是不是就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提出了很多猜想。
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激情、激动”这一环节。一般可通过从四个方面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情境。
三、关注生活经验 优化实验设计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这说明教育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必须尊重童趣,必须给儿童保持童趣的权利。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的真谛。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优化实验设计入手。
(一)以童趣事物作为实验设计的生长点,并贯穿实验活动的全过程,发挥童趣机制作用,激励持续探索的动力。如教学《沉与浮》一课,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来了各种物品放入水中进行实验,如:木头、海棉、回形针、木片、塑料积木等等。观察其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孩子们不仅越玩兴趣越高,而且在个别孩子的带动下,大家还玩出了新花样:想办法将沉入水中的物品让它浮起来;浮在水面上的物品让它沉下去。而在“橡皮泥浮起来”的实验中,孩子通过自己反复的操作,发现了:原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小小“沉浮实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二)突破传统实验束缚,实验方法儿童化,使探索性实验孕含学生的认识价值和情感价值。如研究水的内部压力,习惯上是用漏斗、U形管等器材做实验,方法成人化,也不便于学生独立支配。为此,我们用开口蒙着橡皮膜、底部连接橡胶管的塑料盒替换了传统器材,并从学生吹泡泡的生活内容中衍生出“借水帮忙吹泡泡”的实验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在童趣的增力作用下,推动学生主动认识:水对水中的物体有压力,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水越深水的压力越大等。
(三)改组学生熟悉的实验内容,创设新奇情景,引起求知欲,激发探索动机。比如,不少学生在学前生活中曾见过甚至做过《镜子》的第一个实验,再照图索骥,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做镜子反光游戏,并记录出光的路线,从而激起了学生非要弄个明白的探求愿望。又如我在教学“摩擦起电”的时候,先和学生一起玩一个游戏:“老师手里这只可爱的吹塑纸小兔,想到黑板上那片美丽的草地上去,你能只用手贴上去吗?”几个学生纷纷上台,想尽办法,用力地压,结果全部失败,然后我轻轻地用干燥的手背在上面摩擦几下,往黑板一贴,一下就贴上了,这时学生惊奇极了,有的猜教师手中有一种看不见的胶,有的说教师在上面放了磁铁……学生的求知欲被大大激发,都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实验中探究的积极性非常高。
四、重视思维提升 优化质疑问难
从学生的发展目标来看,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是提高科学探究实效的灵魂。而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质疑问难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鼓舞他们主动地学习、发展,变“学会”为“会学”,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营造问题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蕴发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经由提出、检验、接受或抛弃假设而作出结论,新的结论又引出新的问题,由此循环往复,步步深入,以致无穷。在这无穷的循环中,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营造问题氛围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发勇气和习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开口提问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
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迫不及待的感到有问个“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需求的时候,才能调动学生思维,以促进问题意识的产生,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的思索下去,不断的提出疑问。教师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讲解,也能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开阔学生求知的视野,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找情境中的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设计情境中的境(境即是特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境景交融,浑然一体,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质疑问题、深化提问程度,使学生“善问”
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少年儿童的天性。问题是科学思维的核心。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反思常规,捕捉“问”的契机,不但爱问、敢问,而且善问。在与学生一起走进科学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开展观察、实验、研究等实践活动;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喜欢老师少讲一点、多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自己思考、分析;更喜欢老师多给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爱提问,也敢提问,学生问题多,但科学型问题不多,科学学科所要的学会提问,必须是学会提一个可以研究的“科学型”问题。一个真的科学型问题的提出就是一次研究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更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在当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促进了学生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优化学法指导的一个着力点
五、注重主体发展 优化课外延伸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的探究观、科学的思维能力、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然科学正确的了解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科学课的学习一般在校内,绝大多数在实验室、教室上,教学、探究时间受到限制,教学场地受到限制,探究条件、材料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观,不易于了解规律,看清现象,使科学课中的主体性、开放性难以得到发挥。针对这些情况,我上科学课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把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科学探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把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架起学习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的桥梁。
(一)问题――延伸的方向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求知渴望的源泉。问题同样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方向、桥梁。有问题,有疑惑,不管是自已的,还是班上其他同学的,学生就有自已探究或通过探究帮助别人解惑的愿望。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我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压缩教师的活动时间。每节课预留5分钟,这最后的5分钟,我总是这样开头:“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尽情的说出自已的疑惑和想弄懂的而不明白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一课时,学生通过分组探究,知道了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了解了几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但学生想知道的远远不止这些,这堂课学生一共提出了7个问题:1、蚯吲吃什么呢?2、蚯蚓是怎样繁殖后代的?3、我在前几天找蚯蚓时,发现蚯蚓都呆在黑土里,沙土和黄土里没有,为什么?4、蚯蚓呆在那么脏的环境里,容易生病吗?5、企鹅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极地,那么低的温度,他们怎么受得了?6、大雁每年迁徙,怎样正确找到来回的路?7、鸭子喜欢生活在水里,不给鸭子游水,它能健康成长吗?学生想弄懂的问题真多,我因势利导,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选择自已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外探究、观察,查找资料,自已解决问题。
(二)提炼――延伸的效率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其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挥其主体性,让其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能力,获得知识,形成习惯。课内向课外延伸怎样使它不至于走过场,使学生徒劳无功,有一定效率呢?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每节课最后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学生提的问题很多,千奇百怪,有的是以前学的知识和本节课学的知识,他不知道而已,有的是大部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不了解而已,对这类问题,可当堂解决;二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现在难以弄明白,难以观察了解的,可以告诉他们以后再研究,也可以求助于互联网解决;三是因人,因兴趣爱好不同,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的问题,只要求探究一堂课中的一个问题,或独个探究,或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由学生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比如:在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一课学完后,学生先后提出了这些问题:1、镜面和粗糙的面反光能力怎样?2、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怎样?3、月球、地球都在转动,课本上说:“1969年和1971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时,安装了激光反射器”。它怎么照到地球上的?4、瞳孔能放大、缩小,人是怎么来控制的?显然,问题提出来,是提问学生的疑惑。第1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当堂就可以解答。第3、4个问题,比较深奥,学生难以探究。那么,只有第2个问题适宜学生探究,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其实,教师除了和学生一起提炼提出的问题之外,有时,也可以抛给学生一两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来拓宽书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能为生活服务。比如:在教五年级下册的《沉和浮》一课后,要求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沉和浮的应用及想办法改变沉、浮现状。在教三年级上册的《衣料的吸水性》一课后,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吸水性的利用的事例。
(三)展示――延伸的动力
把科学课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探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但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对科学探究难以保持长期的热情,怎么办呢?通过展示(课余展示、课前展示、办板报展示、在学校网站上展示),让学生的探究结果得到发布,还可以指导学生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科学小报告或小论文,在报刊杂志上予以发表,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成绩、能力得到肯定,调动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使探究的动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参考文献】
王思锦.有效侦测学生前概念.科学课.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12.
李勇乔.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开展有效教学.科学课.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01.
黄维.了解学生前概念的策略.科学课.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08.
戴辉文.还孩子一个享受的科学课堂.科学课.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05.
罗秀丹.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科学课.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