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信仰、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少年儿童深受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时尚、新潮、独立,富含个性,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反叛性。这不但导致其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缺失,有的连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不具备了。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对少年儿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学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在文化变迁之中,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信仰、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少年儿童深受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时尚、新潮、独立,富含个性,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反叛性。这不但导致其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缺失,有的连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不具备了,在社会实践中反映出很大的不适应性。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是通过文化传递才得以实现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缺少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染,其发展不可能是健全的,这不但因为没有得到后天的滋养,而且缺少了先天的延续。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对少年儿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我校确立了“国学立基、导师引路、技能立身、小班促进、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等校本课程。组建了茶艺、饮食文化、布艺、陶艺、民乐、棋类、太极拳等社团,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
一、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儒释道三家及世界上许多古圣先贤都肯定人性本善。在中国古代,儿童读诵最普遍的是《三字经》和《弟子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彰显了教育的真谛。
圣贤的智慧、教诲超越时空。人们生存于父子、君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夫妇、长幼、朋友之中,其心术、威仪、衣服、饮食无不各有符合自然法则的规范。对于这些做人的规则,中国古人历来十分重视在儿童阶段的培养。做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中国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遗憾的是我们现代多注重孩子纯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习练,而忽略了其根本教育。这些根本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突出。
二、国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学慎于始,“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凡事能谨慎于开始,就能免于日后的忧患,教育孩子更是如此。在儿童天性未染之前,善言易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所以,我们要把握先入为主的原则,把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们,以潜移其气质,默化其思想,养正其品性,训练其技能。
三、具体做法
1、明确教育目标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学校确立了4个主要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3)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4)帮助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我校开展的所有国学教育活动都是为实现上述目标服务的。
2、开设校本课程,传承中华文明。我们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及书法课程。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启蒙读本》和《行书》、《楷书》、《隶书》、《篆刻》书法教材。
练习书法,可以通过体验笔法的圆与方、提与按、轻与重、迟与速、中与侧、藏与露;字法的松与紧、向与背、正与险、争与让;章法的虚与实、疏与密、开与合、纵与横等辩证因素,从而形成辩证思维方式。
3、建立国学社团,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开设国学课程的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相继成立了茶艺、饮食文化、布艺、陶艺、民乐、棋类、太极拳等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维系中华民族精神,认同中国传统人文精粹,开发和培育多方面的潜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4、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为了保证国学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我们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四方面。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特质,并将学习“国学”课程的方法互相分享,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与思考方式;家长评在国学教育的评价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弟子规》时,每位家长在学生的学习记录后面都有评语,评价学生在家的表现,记录自己的子女在接受“国学”课程之后行为的变化,包括更懂礼貌、尊敬父母、帮助做家务等等,这些外显的行为正是传统美德内化的结果。四种评价方式互相补充,有利促进了国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国学精粹,按照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要求,熏陶和教育学生。利用国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更感受到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知识之余也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其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让我们一起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品味先哲智慧人生,为加强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