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1) 产业布局情况
从广西汽车产业整体布局来看,已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林客车集团、一汽柳特、重汽运力等企业为依托,在保持国内最大微车生产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乘用车、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和低速货车的发展,同时重点推进面向家庭的轿车及乘用车的布局;零部件配套供应已形成以玉柴集团、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广西方盛、桂林福达等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为依托,立足本地配套,面向全国,进入全球零部件采购体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广西汽车工业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制造业、专用车改装车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钦州、河池、百色、贵港、崇左、来宾、贺州等13个市。同时,已经形成以柳州为中心并辐射玉林、桂林和南宁的汽车产业集群,依托五大整车厂及专用车厂的配套需求,带动柳州、桂林、南宁三地的零部件产业发展,使其形成完整的配套加工集群。4市占全区汽车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
(2) 产业结构情况
广西百强企业中有10家汽车企业占10%的比重,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上汽集团、东风公司、一汽集团和重汽集团四大汽车集团均已在柳州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广西还拥有一批较具实力的专用车生产企业,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利用本地微车、载货车底盘进行改装,通过市场细分拉动整车发展。广西低速货车生产也已具备一定规模,产品出口越南等地,具有比较优势。
(3) 产业组织情况
广西汽车市场化程度有所改善,但国有经济比重仍偏高。由于坚持实现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了行业企业产权多元化的组织结构调整,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完善。但是,区内汽车工业国有资产占全行业的比重仍高于全国机械汽车工业的平均水平,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尚未剥离,债务沉重,资金短缺,抑制了内在发展动力。相对应,在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非公有制企业至少占三分之二以上。
(4) 生产经营及出口情况
广西汽车产量近十年来呈现稳步上升,2013年产量是2004年的6.5倍,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并稳定在8%左右。2011年,广西汽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 417.7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工业增加值306.8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销售收入1 443.1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1.5%。2011年实现汽车工业出口交货值13.61亿元,同比增长39.8%。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借助南美市场发力,整车出口突破15 000辆,实现交货值52 622万元,同比增长112%。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依托越南、阿尔及利亚等传统市场全面进入秘鲁市场,并通过南美自由贸易区逐步渗透到南美的其他国家,选择有实力的经销商,营销服务配件网络进一步加强,整车全年累计出口2020辆,出口额50 428.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90%。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出口额19 869 万元,同比增长146%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 责任公司出口额达6 538万元,主导产品为高尔夫球车、社区休闲车等。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出口已覆盖 五 大 洲 ,特别是东南亚、中亚、东欧、非洲、南美和中美地区。
(5) 主要创新成果
区内汽车企业持续迈出创新的步伐,根据汽车产业的状况,围绕着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度。几家整车企业近年来都不断推出新的车型上市,并且销售成绩可观;发动机、底盘、车用电器、车身附件等零部件企业也开发了一批新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2广西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1) 产品档次及附加值低
2013 年广西汽车产量已接近 200 万辆 且还将继续呈增长趋势,但超过80%的产品属于微型客车,商用车、多功能乘用车、重型卡车也多为中低端产品。这集中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产品档次低,附加值有限,相应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利润都难以和高端产品抗衡。在汽车领域,利润多集中在高端产品上,广西汽车产量的激增并没有相应带来企业利润的大幅提升,与资源的消耗不成正比。二是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创新能力的薄弱不利于全区汽车企业的发展壮大。几百家零部件企业中,生产汽车电子、车身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产品性能难以达到资质要求,因此整车企业不得不寻求区外配套,增加了配套成本。所以,受产品档次及附加值的制约,广西汽车企业在与区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恶性循环长期没有得到改善。
(2) 缺乏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从我国科技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8、2009年,广西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分别为29位和26位,技术成果市场化排名分别为30位和30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分别为16位和19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分别为20位和21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的排名连续两年都是排在30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大部分原因是缺乏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一方面本土汽车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和政策等原因,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也迟迟未能落实。部分大型汽车企业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和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中小型企业更是人才比例失调,创新人才不足。
(3) 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高级经济师黄劲曾在 《广西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书中对广西及其他7个省市的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行评价 。选用2002~2008年间北京 、 上海 、 重庆 、 广东 、 吉林 、安徽、湖北、广西8个地区的汽车工业产值、汽车工业增加值、汽车工业年末资产、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等11个指标对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的汽车产业在这8个地区中竞争力最弱。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各大型整车企业没有明晰的战略定位,在商用车技术日渐成熟的时刻没有找到新的技术增长点;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在同步研发和产品质量上达不到要求,以至于出现“舍近求远”的尴尬局面,即整车企业寻求外地零部件配套;在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如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融资能力上,也存在各种不足。
(4) 配套产业政策不健全
虽然近年来广西区政府和各部门为推动汽车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政策是以全区工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立足点较为宏观,专门的针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构建不足,缺乏细则化的具体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力度有待加强。此外,在相关财税政策、创新平台建设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上发展滞后,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例,国家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府采购、基础设施投入、技术研发和消费环节巨额投入三个方面进行政策指导。部分省市也在大力促进,如江苏省为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规定除了国家补贴外,省、市两级还构建了双重补贴制度,其中省级补贴标准为国家补贴的40%,市级补贴标准不低于国家补贴的60%。广西在2010年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计划重点投资14个项目用于技术研发与改造,但是在购买补贴、消费市场的培育等方面政策不够具体,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法规不健全,缺乏新能源汽车批产上牌公告,缺乏产品检测与鉴定的实施细则,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
(5) 企业创新规划尚需完善
创新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与市场条件、自身实力和政策有效结合。例如自治区对全区汽车产业技改立项项目实施补贴政策,部分企业不考虑自身技改能力如何“一哄而上”,但由于技改项目立项金额标准较高,一般企业的项目达不到补贴标准,项目资金短缺,中途搁浅而导致各企业“一哄而下”。国家和自治区对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技术的重视,企业也应政策先行,根据综合实力来规划阶段性目标。否则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力、生产资质无法获得、核心技术尚未掌握的情况下盲目上大项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3对策与建议
(1) 做大做强传统汽车产业
一是按照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要求,全面实现乘用车的轻量化、智能化、电子化的核心技术突破。研制系列小排量微型乘用车,优化产品结构,形成多元化产品优势。扩大产业化能力,实现总额320万辆的产能突破。开展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前瞻性技术研究。二是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环保减排、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先进节能减排柴油机商用车品质,研制MPV 跨界车等个性化车型,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中重型车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向重型化、专用化、轻量化方向发展;轻微型车遵循中低端产品自主开发、高端产品引进的思路,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形成多元化产品优势;客车要充分利用区内已有的客车底盘和整车基础,引进新的合作者,拓展产业规模。到202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汽车达到90%。
(2) 做优做精专用汽车产业
实现液压件、泵类、阀类、控制仪表等专用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提高生产适合不同专用汽车的专用底盘设计生产能力,实现底盘规模化生产。研制高端物流类专用和建设用等高附加值专用车。通过优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两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企业集团。
(3) 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广西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前瞻部署,攻克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各个方面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混合动力与插电式客车、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轿车规模生产,并在全区示范运行。制定并实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车辆购置和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在购置、使用、维护等环节中给予政策优惠,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研究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用电优惠等相关政策,保障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结合示范推广规划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4) 提升零部件产业配套能力
对区内现有零部件配套体系进行整合,加快发展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提高区内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与国外优势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按专业化分工。立足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在为主机厂配套的同时注重服务社会市场,努力扩大出口。提高发动机、变速箱、车桥 (悬挂)、制动、转向五大关键总成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车身内饰和电控系统附件的技术附加值,提高系统研发能力,实现整车厂商的产品策划和预开发阶段承担同步开发任务。到2020年,区内零部件配套能力提升20%。
(5) 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链
汽车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推进有色金属、钢铁、塑料、橡胶、电子、纺织、皮革、石化、复合材料等产业链上游行业的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务租赁、售后服务、二手车市场、旅游等下游产业的发展,拉伸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共同发展的集群优势,在不断壮大关联产业的同时,支撑促进自治区汽车产业的整体规模扩大与结构升级。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