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论文
+

二十一世纪治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会计毕业论文

2019-05-07    作者:    来源: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即传统的农业经济、经济正被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取代。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迅速发展的机技术和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技术含量的比重在经济中大大进步;人类社会各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的。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企业治理创新已有方方面面的进展而治理会计创新却显得力度不够。治理会计领域需要加以创新和发展的有很多本文仅就治理会计观念、治理会计的内容及治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略抒己见:

  一、治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笔者以为新世纪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治理会计职员必须树立以下新观念:

  (一)市场观念。在产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治理会计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治理与动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本钱来完成治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本钱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而进进信息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产品和生产设备很快就会过期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或边际利润顷刻间被竞争对手“抢走”产品寿命周期大大缩短;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逐渐进步市场需求将呈现小批量、多品类、易变化的特点。因此企业必须更新观念密切注视市场导向加强研究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市场竞争上风。

  (二)企业整体观念。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以具有整体上风作为基础和条件。企业治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目标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治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治理对策。治理会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上往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治理活动。整体观念的树立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减少内部职能失调。为此治理会计的控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结果的分析而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联系为寻求企业整体的竞争上风服务。

  (三)动态治理观念。在产业时代里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纵向的多层次等级治理结构企业的市场调查、工程、制造、销售、会计和财务等功能是分离的(即有严格的专业分工)加之信息传递和反馈手段落后导致其应变能力差治理本钱高昂。而在21世纪的信息技术时代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日益进步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多功能部分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同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治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规划与控制系统必须服从21世纪企业经营治理的需要树立动态治理观念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在动态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四)企业价值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治理是知识治理。与传统企业治理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不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治理是夸大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软”治理。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企业精神、经营方针、企业信条、企业座右铭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企业文化的确立和创造必然对治理会计控制系统设计带来影响促使治理会计的系统设计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以适应战略治理所需要的文化氛围有效地实现其过程控制。

  二、治理的调整与拓展

  笔者以为在新的环境和治理环境下治理会计的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调整与拓展:

  (一)本钱治理方面。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本钱治理重心、拓展本钱控制视角。

  在知识经济企业产品的价值将更多地取决于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有技术上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在企业增值中占较大的部分生产制造则占增值中相对较少的部分。产品含量日益进步。企业为确保长期竞争上风不得不在信息、知识方面投进大量资金。产品的生产制造本钱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本钱治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本钱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本钱方面由本钱控制转移到本钱计划。如何运用好各种资源使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发展是新时代企业最为关注的。

  企业的经营治理工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目标市场与产品方向既定的情况下的日常治理即战术性治理。另一类是与企业长远性和全局性发展相关的战略治理。新世纪技术的飞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要求企业在有效地进行战略治理的条件下进一步索本求源、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新的企业观以为:企业是为终极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作业本钱动因影响作业。本钱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与微观层面相连主要是与企业的生产有关的本钱动因另一类是战略意义上的本钱动因如规模、技术、劳动力投进等因素。适应企业治理的需要一方面在治理会计中传统的本钱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本钱计算将被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本钱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本钱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从战略意义上考虑治理会计可以包含以下本钱治理内容:(1)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降低本钱。(2)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为顾客提供服务产品多样性的广度来降低本钱。(3)通过公道的开发政策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降低企业总体本钱。(4)通过公道劳动力投进来降低企业本钱。

  (二)决策与评价方面。

  治理的重心在决策。从决策分析方面来看传统治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条件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应该说与结果计算相比取数分析过程更为重要。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作为模型运用的条件条件是否存在决定了模型的可运用性。加之21世纪高新技术运用引起的企业内外经济结构的不稳态性要求治理会计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做到:(1)进行模型的条件与现实条件是否吻合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选用的模型或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2)在遵从取数的一般过程和其分析要求的条件下确定取数的方法以及取数的分析方法;(3)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4)对模型中运用的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值测定并调整取数的大小。

  从决策评价标准方面来看治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本钱用度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这些利润、本钱和现金标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企业治理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过期至少说很不全面。实践证实单一的决策价值标准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教训何况企业治理已从治理的单项研究发展到治理系统全面考察、从满足于内部分析进展到注重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21世纪治理的中心课题是不确定条件下企业价值的评估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价值又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自身经济走势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综合表现。所以现实的治理会计决策离不开利润、本钱、现金等标准但还要综合考虑各种难以或无法计量的因素。比如在知识经济中企业投资方案的评价应侧重以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的积累及各项技术的进步为标准而不是仅仅注重短期可以节约多少资金等等。

  (三)人本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本将成为治理中首先考虑的题目。与此相联系治理在进行猜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对人的治理结合起来。具体做到:(1)进行人的行为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使人在开始行动之前就有积极的行为意识在行为过程中能做到有意识的自觉控制。(2)对人力资源价值及本钱的确定。为了实施具体的人力治理有必要将人力资源价值与本钱量化由于量化后的人力资源数占有助于各项治理措施的操纵。(3)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一样能够在未来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尤其是在知识)但是若不进行的可行性分析也会出现投资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此外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分析与评价还有助于企业在总资本预算中考虑到人的因素使企业资金的分配更为有效克服以往治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投资的急功好利行为。

  三、治理会计研究的与改进

  进进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作为一种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流派其特征主要表现在:(1)夸大经验的重要性崇尚回纳推理。(2)广泛采用实验、问卷调查、采访、实地研究和研究等业已为科学和科学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数据搜集方法。(3)打破会计研究就会计论会计的格式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4)广泛运用统计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且要求精益求精。早期的实证会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题目研究后来又转向研究会计选择的动机及考虑的因素到70年代末实证会计研究兴盛起来80年代即已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学派。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方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既存在人们的熟悉题目也受客观事物性暴露得不够充分的。笔者以为实证研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可鉴戒的范例但在实证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做法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特别是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要防止走极端应当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从治理会计的角度来看实证研究比规范研究在解释和猜测治理会计实践方面更具有理论价值。鉴于治理会计学属于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明显的灵活性实证研究在治理会计领域较有用武之地。目前实证会计方法在我国不少先进企业中已有广泛的实践尤其是在目标本钱治理方面实证会计方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也有其局限性。由于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以经济计量学为主要技术手段且经济计量学方法基本上属于“线性分析”的范畴。而实际中对一些治理会计系统变量关系的“线性假设”缺乏客观依据。再加上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治理会计系统中社会人文因素对研究变量的影响使得治理会计信息和治理决策之间的相关性降低甚至消失。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现实需要更好地解决治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题目我们应当提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方法主张到企业组织的实地往观察了解实际的治理系统是如何运行的、治理会计技术在实际系统中又是如何使用的。旨在弥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理论指导实践”的生命力。一般地讲治理会计中的实地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项目选择。这是实施实地研究的第一步。一个高质量的项目就是这项研究的良好开端。(2)进行实地研究设计包括针对选定的治理会计研究项目选择研究现场、采用实地方法(直接观察法、自然实验法、访谈调查法等)搜集研究项目所需的数据及创造性的使用其他方法对各种变量数据进行补充分析。(3)对实地研究数据的表达与解释。(4)对实地研究结果进行评估。“案例研究”则是研究职员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经营治理的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写出具体的研究报告和有关分析结果并以此指导治理会计实践和治理会计教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案例”可以充分体现治理学科的特征:从实践性来看治理会计所涉及的是经营治理活动中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如猜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而“案例研究”正是建立在企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讨论“实践”、“实践”来指导“实践”;从学科性质来看治理会计是在广泛吸收治理、运筹学、系统和信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门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合体。“案例研究”就是对那些成功的运用上述多学科理论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典型企业的研究它可以充分揭示众多学科在实践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完成会计治理目标的。此外治理会计要解决的是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发生的题目因而其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因事而异“案例研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的结论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某种方法确定的因而并非任何条件下的最佳答案和标准。它给实践者提供的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展示的是变化多端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新世纪新的经济和治理环境下我们相信治理会计必将大有作为。如何在新环境下充分发挥治理会计的作用是每一个会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这一课题做出的思考不过是引玉之砖希看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1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