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论文
+

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融合进行思考的论文

2019-04-25    作者:    来源: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受到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关于研究方法论与哲学关系的外国文献很多,如西奥斯卡・兰格的《政治经济学》、斯蒙第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戴维・米勒的《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等。中国相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多,王曙光的《理性与信仰一一经济学反思札记》、黄少安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李增刚的《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等。在中国经济研究领域,推崇逻辑推理、数学和计量等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而工具化经济学研究的倾向日益明显,人文精神缺失导致很多经济现象无法得到科学解释,随着经济学界重新关注人文精神,完全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情况随之而生。本文通过梳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峙到融合的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变迁史,阐释如何正确看待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峙和融合并将其科学应用于经济研究。

  一、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

  1.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变迁概述。19世纪以前,西方经济学没有系统研究方法论,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大纲》和约翰・穆勒的《论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其适当的研究方法》让西方经济学家意识到方法论问题的重要;19世纪80年代,掀起经济学分析应采用抽象演绎法还是历史归纳法的第一次方法论之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先后产生并掀起第二次经济学方法论高潮,投入产出分析法、经济计量、博弈论等先后诞生,经济学进入数理逻辑和动态分析时代;20世纪50年代,波普尔主义促使第三次方法论之争兴起,主要围绕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和检验标准问题展开;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掀起第四次高潮并进入成熟期;80年代以来,方法论转向多元化选择阶段。

  2.科学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中叶,成熟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基础。要求检验构成理论的前提假设和推论来判断理论适用性。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利用历史数据对相关变量作回归分析,推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它要求科学理论结构公理化从而引导了经济学理论结构的形式化: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采用公理化结构,标志新古典学派思想和方法论成熟;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也遵循公理化要求,综合了最大化原理与一般均衡原理;从60年代到80年代,一般均衡理论形式化成为主流经济发展方向,阿罗、德布鲁等引入拓扑学和集合论建立模型,实现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完全公理化。波普尔证伪主义又称为“后实证主义”,批判实证主义,反对结构分析,认为科学理论只能被经验证伪,成为现代西方经学方法论基础;哈奇森把波普尔证伪方法论明确引入经济学方法论。后来,保罗・萨缪尔森和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经济理论现实性检验标准等问题如何运用证伪方法产生争执,引起经济学进入数理和计量等纯逻辑方法被广泛应用的工具主义阶段。

  3.人本主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本主义,产生了主张总结商业资本家经验方法论证经济学的重商主义,使西方经济学逐步脱离宗教而获得独立;启蒙时代,关于如何控制利己方面,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认为依靠道德,而在《国富论》认为要依靠竞争机制,这种体现了当时非理性和理性在思想体系的碰撞;19世纪初,西斯蒙第提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为人谋求福利;边际效用理论的拥护者提出经济规律是个人心理的外在体现,并进一步发展为人类经济活动受到欲望和避免牺牲的心理动机支配的,成为剑桥学派建立的基础;莱昂内尔・罗宾斯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反对完全用自然科学方法论指导经济学研究,指出经济学假设应涵括更多人类心理因素,深刻影响了现代价格理论研究;20世纪中期兴起的历史主义学派运用案例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对科学史进行动态研究,强调从历史中把握科学;从波普尔证伪主义到新历史主义学派形成前的方法论也受到人本思想渗透,这种非理性主义倾向在当代博弈论中得到充分体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回归人性化,呈现非理性主义倾向。

  4.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西方传统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在方法论上是对峙的,但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科学的认识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人类历史社会框架和价值观念,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进入相互融合的新阶段,这种融合以保持二者各自体系为前提,体现为随着20世纪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围超越传统范畴,经济学方法论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经济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可重复检验性,单纯用数学和计量模型抽象化经济现象,得出的理论难以经受实践的检验。

  与此同时,有些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人否认探求经济行为规则的可能性,全盘否认建立在实证主义、证伪等方法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对解决经济问题所作的贡献,还有人认为博弈均衡状态的达成取决于非理性因素,博弈论是对理性主义方法论的完全推翻,这些观点是极端的:首先,对“理性假设”的质疑是有科学依据的,但在理性假设下把经济现象高度抽象建立数理模型有利于简化分析,且方法严谨;其次目前没有一种经济学说方法论可以在这些方面比主流方法论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完全抛弃这一假设,否定可检验原则,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构架就失去了基础,经济学研究将变得混乱。

  二、结语

  经济学方法论反映了运用者的世界观和对经济学的认识,受到客观外部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各个学派关于它的争议可归结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交锋和融合,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界也应一分为二看待:

  其局限性在于:

  (1)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整体,把经济现象个别抽象进行静态分析的适用性有限;

  (2)经济主体在信息掌握程度、知识构成等方面是不同的,经济学主要分析方法是选取代表性主体,解释力有限;

  (3)经济行为很大程度受非理性因素支配。

  其优点在于:

  (1)抽象逻辑演绎可以极大简化复杂经济现象,研究工具严谨有效率;

  (2)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受人本主义影响,但基础是理性主义,但却经历了多各发展阶段,每一次都取得新的突破和做出贡献;

  (3)对博弈论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反映了西方主流经济学自省到其理性假设前提的缺陷性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复杂性,弥补其传统方法论的不足。

  所以,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新的方法论建立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好的方法论是适应主客观因素,认识到“回归古典作家所秉承的人文精神,重新关注人,从而将理性主义与人文关怀加以融合,是经济学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西方经济学界中对理性主义的批驳,不是要用人本主义方法论替代科学主义方法论,而是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在争议中互相发现问题,互相弥补,激励该领域创新,共同促进经济学理论建构,把握好这一方向,才能得到发现与解决经济学问题的新角度。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6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