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论文
+

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及有效利用方法建设论文

2019-04-22    作者:    来源:

  摘 要:错误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都不可避免的,初中科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如果能够正确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将错误作为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宝贵资源,加以正确处理利用,就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及如何加以正确利用。 一、

  关键词:教育技术论文发表发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关于教育技术论文投稿

  错误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都不可避免的,初中科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如果能够正确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将错误作为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宝贵资源,加以正确处理利用,就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及如何加以正确利用。

  一、分析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

  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首先是由于学生获得的日常经验导致的。科学作为一门建立在日常生活上的学科,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生虽然已经可以从各种自然现象中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真正促进学习水平的提高,错误的认识反而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对规律的深入理解,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阻碍的作用。如在“平面镜成像”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教师根据相关知识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平常照镜子,逐渐由远处靠近镜子时,在镜中的像将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有些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迫不及待就会回答“变大”,这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完全基于自己的日常经验,而忽视了题意所涉及的真正相关知识。其实,像的大小并不随着人远近而改变,只是我们走近后看物体的视角变大了,所以产生了镜中物体变大的错觉。而学生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判断,还没有真正思考到问题中真正涉及的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意识到学生现存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真理。

  知识的负迁移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出现的重要原因。知识的负迁移是指学生学习的不同学科或者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时候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如数学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科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科学的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科学问题时,总是受到数学惯性的影响。将科学问题变得非常数学化,如科学学科中的公式真正含义往往被忽略,影响了运用公式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思维偏差,这种情况产生的错误大多表现在对公式的理解。

  如对于公式R=U/I,对于此公式的理解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对同一导体来说,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之比是定值 C.电阻的阻值与电压和电流都无关 D.电阻与通过电流成反比

  许多学生会认为A和D选项是正确的,这就是因为受到了数学思想的影响,看到函数习惯性想到两者之间是正比或反比的关系,自然而然就认为电阻是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而忽略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定量,影响它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等,这些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都无关,公式R=U/I只具有数学意义不具有物理意义。

  初中科学教学的错误资源的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全面。学生在解题时对涉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对知识进行灵活组合运用时,学生就会对问题理解的不完全,甚至对题目意义产生曲解。如对于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这句话进行判断,许多学生认为这句话的描述是正确的。这一错误出现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单质的概念理解不够全面,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是单质的前提,而物质不一定都是纯净物。教师应当先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概念中的重点,结合一些实际例子,如氧气和臭氧,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不同的物质,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组成了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不能成为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也是同样的道理。

  最后,审题粗心大意也是导致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产生的重要原因,许多错误都是由于学生审题不仔细造成的,而初中学生大多存在粗心大意的缺点,这种问题多发生在比较简单的题目中。如题目“一个学生身高1.70米,开始距平面镜1米,如果他以1米/秒的速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镜中的像以什么速度向他远离?”许多学生都会很快回答“1米/秒”,但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镜中的像相对镜来说是以1米/秒的速度移动,但是相对人则是2米/秒的速度,这就是典型的因为学生粗心审题造成的错误。教师应当重视这种错误类型,督促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师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错误资源的价值,首先需要正确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呵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坦诚对待错误的出现。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当将它们看作一种资源,准确判断错误类型,及时进行筛选和分类,并根据相关策略挖掘其他潜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解“力的图示”课后习题时,要求学生对重20牛顿的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用力的图示画出木块受到的力。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有时会将重力方向画成垂直于斜面的方向。教师应当根据这种错误重新带领学生重力的相关知识点,鼓励犯相同错误的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错误,并带领学生重新进行订正,这样的话,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类似题目中也就减少了此类错误的出现。

  教师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后,还应当通过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问题,肯定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不需要急着将正确的思维灌输给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在做题时的思路,就可以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学生在对教师讲解自己思路时,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观念的不合理性,对原有的观念进行反思,这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正确思路。

  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沉在容器底部物体的受力情况,许多学生认为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浮力,而忽略了容器底部对物体的支持力。这时教师可以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对于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哪个大?”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只有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才会下沉,如果只受到这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不平衡力,物体不可能在容器底部保持静止。继而认识到自己将支持力忽视的错误,在以后的学习中,对物体受力进行分析时,学生就不再会忽视支持力的作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35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