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史书古籍
+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翻译及赏析

2019-05-1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梗胨瓤闪骸Tа於浪藓卧撸魑髀ヒ宦圃啤

  【前言】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所写的一首词作。词篇虽多绚丽之词但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蕴含了诗人同情惋惜之情,多次化用典故或者其他词人的词句,更能体现出词人的同情与惋惜。

  【注释】

  ⑴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⑵风流:品格超逸。

  ⑶津:码头。

  ⑷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⑸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⑹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⑺绿:青黛色的眉毛。

  ⑻乍:表示时间短暂。

  【翻译】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轻启朱唇 ,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赏析】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坎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而且,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首句“京洛风流绝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的意思。

  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绝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由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遇,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绝代人”的不幸遭遇。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绝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下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她笑时短,故背ぁ=鲇昧鲎郑唤鍪谷说纳裉舷郑倚闯隽巳怂峥嗟哪谛氖澜纭U庑Γ蠢词敲阄缎Γ共攀钦媲榈牧髀丁!昂煺Γ坛埂绷钟玫酶呙钇婢!昂臁庇搿奥獭倍裕氏拭鳎萌硕倬跫讶说囊翘蚍剑骸罢А庇搿俺ぁ倍裕允奔涑ざ炭袒讶松裉牧鞒蹋骸靶Α庇搿埂倍裕沂境黾讶烁丛拥男奶R庠瘫救冢约蛞怅唷C栊磁忧樘拇示浔疽渤<纭靶廾剂谗欤I胶岽洌喽越岽撼睢保馈渡倌暧巍罚鲎种恍闯隽巳说摹按撼睢保骸敖肯愕倦僦畲合富渫湓隆保母鲎种恍戳巳嗽谑嶙贝虬缡倍俺畲骸薄K嵌济挥薪收庋叨扰ㄋ酰衔队圃丁

  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歌妓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层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层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虽有深情,由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3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