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史书古籍
+

齐安郡后池绝句翻译赏析

2019-05-01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齐安郡后池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前言】

  《齐安郡后池绝句》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把读者引入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使人好似看到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

  【注释】

  (1)莺:即莺啼燕语

  (2)尽:指尽管

  (3)鸳鸯:指鸟名

  (4)红衣:指鸳鸯羽毛

  【翻译】

  菱叶穿透满池的浮萍高挑出水,夏日的黄莺在花枝离披的蔷薇间放开百啭的歌喉。这一天还有谁像我一样百无聊赖?凝望着微雨中的池塘,还有双双相对的鸳鸯,在洗浴红艳艳的羽毛。

  【鉴赏】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把读者引入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使人好似看到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而从这幅池塘夏色图的布局来看,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虽然淡淡写来,却是极为关键的一句,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给人以悦目赏心的美感。

  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指出“け砦迳笤谑奔保⒕佟啊堆拧酚教幕蚧苹虬祝渡А肥銮锢迹桃蹲暇ァ蔽U馐拙湓谏实牡闳旧希淮硎褂昧嗣鞅视氚当省!奥探醭亍薄霸『煲隆保鞯懵獭⒑炝缴骸傲狻薄案∑肌薄拜骸薄扒巨薄保蛲ü锾灏凳韭獭⒒屏缴3鏊牧庖逗退娴母∑级际谴渎躺妮旱挠鹈悄刍粕跸目诺那巨被ㄒ捕喟胧腔粕>驼龌娴呐渖纯矗谝痪湓诔孛嬷氐哺巧狭庖逗透∑迹盟浦闪艘黄探酢5诙湓蛭馄探跣迳狭嘶颇瘛⒒苹ā2还庋纳逝浜弦残硭鼐挥杏喽餮薏蛔悖虼耍哪┚涮匾栽а斓暮煲挛嬖鎏砉庠螅佣够娓涯俊

  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这是因为,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正道破了这一奥秘。

  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可与这首诗参读的有焦循《秋江曲》:“早看鸳鸯飞,暮看鸳鸯宿。鸳鸯有时飞,鸳鸯有时宿。”两诗妙处都在不道破注视鸳鸯的人此时所想何事,所怀何情,而篇外之意却不言自见。对照两诗,杜牧的这首诗可能更空灵含蓄,更有若即若离之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